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72架戰機花了130億美元,比F-35還貴,卻是無奈的選擇

72架戰機花了130億美元,比F-35還貴,卻是無奈的選擇

原標題:72架戰機花了130億美元,比F-35還貴,卻是無奈的選擇



MQ-25A黃貂魚無人艦載加油機塵埃落定,波音公司方案勝出,如果一切按計划進行,波音公司將完成四架MQ-25A原型機開發,並且將在航母上進行測試。預計在2024年達到初始運營能力,這份研發合同達到了8億美元。美海軍已經確定了至少72架的採購計劃,總共撥款達到130億美元,當然裡面也包括了研發費用。


相當於72架戰機花了130億美元,分攤研發成本之後單價高達1.8億美元。目前美國海軍已經向波音公司授予了一份價值8.053億美元的合同,用於開發MQ-25A無人加油機,這也是世界上第一種無人艦載加油機。


海軍作戰部長約翰理查森在8月30日批准了授予波音公司的合同,標誌著美海軍開始整合無人駕駛飛機和有人駕駛飛機在航母上的聯合行動,提高航母艦載機群的殺傷力。


雖然MQ-25的定位很特殊,是無人加油,但不排除美軍繼續提升其對地打擊能力,變成X-47B的定位。當年美海軍就是試圖研發X-47B作為航母遠程打擊平台,無奈諾格公司選擇了退出,讓美海軍非常尷尬。


本來都很可能內定了X-47B,諾格公司卻宣布X-47B退出競爭。原因在於美海軍對成本控制太嚴,而且諾格有B-21轟炸機任務在身,兩大原因讓X-47B項目退出。因此MQ-25顯然是無奈的選擇,現在就看波音是否能夠發揮好了。



波音方面太空與安全總裁Leanne Caret也透露,MQ-25最早可能在2021年開始測試,波音已經為第一次航母起降飛行做號準備。頭條獨家的軍情瞭望台指出,波音公司之所以能夠勝出是因為美海軍認為波音公司具備研發能力,並且大幅縮短從合同到初始作戰能力的時間,不到5年的時間,這是波音公司的優勢。


因為MQ-25的出現是美軍應對東風21D反介入的一個方法,那當然是越快越好,波音也有艦載機的研發經驗,不出五年的時間就能夠拿出產品,美海軍當然願意給波音合同。

洛馬的方案為什麼沒有獲得認可,一大原因是洛馬本身有F-35合同在執行,關於美三個軍種的空戰能力,也沒有足夠的精力去搞艦載無人機。同時美海軍為了平衡軍火商之間的蛋糕,洛馬拿了幾千億的F-35合同,那剩下的蛋糕也要給波音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事視野 的精彩文章:

至少造200架隱身轟炸機敲定, 年產量翻倍, 單價五個億跑不掉

TAG:軍事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