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生死存亡之際,毛主席據理力爭,紅軍長征的方向首次得到修正!

生死存亡之際,毛主席據理力爭,紅軍長征的方向首次得到修正!

春哥說長征

【春哥註:一部長征史,也是一部革命史,在那些艱難困苦的歲月里,多少先賢英烈無懼槍林彈雨,奮勇廝殺,衝鋒向前,才給後人帶來一個清明世界,我們永遠無法忘記長征途中的點點滴滴,每一個細節,儘管很多細節可能隨著歷史的遠去而漸漸沉澱在河底,有的甚至無法再想起,太多的無名英雄,太多的長征故事。今天恰逢十一國慶,說長征顯得特別有意義,多少長征英烈在天之靈也會為之振奮。】

在紅軍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洋顧問李德一意孤行,依然堅持北上和紅2、6軍團會師,而蔣介石已經非常清楚的知道紅軍的這個戰略意圖,在這條線上重兵把守,一道又一道的封鎖線等在那裡。經歷湘江之戰的紅軍,早已彈藥不足,身體也極度疲憊,是無法衝破這一道又一道鐵桶般的封鎖線,即使僥倖衝過去,也會損失慘重,甚至全軍覆滅。

在會議討論中,張聞天、王稼祥等人堅決支持毛澤東的建議,決定轉兵黎平。在當時決定紅軍軍事決策的「最高三人團」中,原先更多作為執行者身份的周恩來明確表示應採納毛澤東的建議,這是至關重要的一票,毛主席和周總理在許多歷史關鍵時刻的默契也是讓他們彼此信賴的原因。

而博古在嚴重的敵情面前,也不得不承認只有先西入貴州,然後再北上,「才有可能遇到很小的抵抗」,他早已被湘江之戰被嚇怕了,中途曾有過自殺的輕率舉動,可見其意志力已經被摧毀了。會議最終部分採納了毛澤東的建議,通過了將紅軍行進路線轉向貴州的決定。

毛澤東的正確主張首次得到了中共中央、中革軍委多數領導人的支持,並被部分地得到採納。特別是「三人團」中周恩來態度的轉變,具有重大的意義,李德的軍事指揮決策權此時已經鬆動了。

但通道會議並沒有完全解決紅軍的戰略方針與戰略行動方向問題,也沒有最終做出放棄北上湘西與紅2、紅6軍團會合的計劃,完全轉兵向西,在敵軍兵力薄弱的貴州圖謀新的發展的決定。紅軍的西行,只是為爾後北上湘西所採取的機動行動。

依舊掌握紅軍實際指揮權的博古、李德雖不得不同意毛主席西入貴州的決定,但依舊頑固地堅持既定目標,堅持北上會師紅2、紅6軍團的方針不變,否定了毛澤東建議中最重要的成分。

12月13日,中革軍委發布命令:中央紅軍「迅速擺脫桂敵,西入貴州,尋求機動,以便轉入北上」。

第二天,中革軍委又電示賀龍、任弼時、蕭克、王震,令紅2、紅6軍團「以發展湘西北蘇區並配合西方軍行動」為目的,主力向沅江上遊行動,以調動或牽制黔陽、芷江、洪江的敵人,並以一部前出桃源,牽制與迷惑湘中之敵,配合中央紅軍的北上。

12月13日,中央紅軍分為左右兩路,由通道地區出發,繼續西進,於15日突破黔軍防線,進入貴州,攻佔黎平與老錦屏。16日,前鋒紅1軍團部隊前出至柳霽地域,準備渡過清水江,沿湘黔邊界北上,與紅2、紅6軍團會合。

黎平會議會址

在部隊行動期間,關於紅軍戰略方向和行動路線的爭論繼續進行,毛澤東的建議得到越來越多的同志的贊成。在通道會議中途退會的李德得知會議決定後,曾嚴厲質問周恩來為什麼要西入貴州。周恩來自長征以來力撐危局,每天都要處理軍務,通宵達旦,睡覺只能在行軍的擔架上解決,他對李德的太上皇作風早已厭惡,但為了黨內團結和軍事決策的統一,一再忍讓。此刻一向沉穩鎮定的周恩來再也無法忍受李德的態度,情緒激動地回答:「李德同志,紅軍戰士需要休整,這隻能在貴州進行,因為那裡敵人的兵力比較薄弱。我們再也消耗不起了!」

12月17日,軍委縱隊進駐黎平。在此期間,敵情又發生了重大變化。紅軍繼續西進,破關入黔,使得國民黨軍在湘西南城步一線張開的口袋陣瞬間失去了作用。蔣介石急忙調整部署,以黔軍退守黔東的施秉、台拱(台江)一線,繼續堵擊紅軍;以「追剿」軍兩個兵團迅速向銅仁、玉屏、天柱一線開進,企圖構成新的防線,配合黔軍,攔截中央紅軍北上。桂軍也趁火打劫,以一個師向榕江推進,企圖對紅軍進行側擊,並趁勢入黔。

國民黨軍正在黔東北、湘西北地區形成新的口袋陣。紅軍如繼續北上,堅持與紅2、紅6軍團會合計劃不變,不僅將困難重重,而且是自投羅網,前景吉凶難測。

在這種情況下,中共中央政治局於18日在黎平召開會議,再次討論紅軍的行動方向問題。毛主席指出國民黨軍已經在湘西北布下重兵,並正向黔東北集結,這對於紅軍來說是非常危險的,他主張放棄與紅2、紅6軍團會合的計劃,建議紅軍繼續西進,進入敵人力量空虛的黔西北地區,在川黔邊創建新蘇區。周恩來、張聞天、王稼祥等人支持毛澤東的建議,因病缺席會議的李德則託人帶來意見,主張紅軍折向黔東,繼續尋機北上。

會議最終否決了李德的意見,接受了毛澤東的建議,確定放棄北上與紅2、紅6軍團會合的計劃,繼續西進,進軍黔西北,創建川黔邊新蘇區。同時決定在適當時機召開會議,決定審查以黔北為中心建立新蘇區根據地的決議,總結第五次反「圍剿」和長征中軍事指揮下的經驗教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哥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翻轉歐洲史:現代歐洲真的發源於古希臘文明么?我們究竟忽視什麼
這場持續十八天的決戰失利之後,紅都瑞金已經無險可守,何去何從

TAG:春哥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