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29九軍打響全面抗戰的第一槍後去了哪裡?宋哲元說了2句話

29九軍打響全面抗戰的第一槍後去了哪裡?宋哲元說了2句話

要說二十九路軍,不得不提「倒戈將軍」馮玉祥。馮玉祥作為民國著名軍閥之一,被稱為西北王。他手下的西北軍看似實力不俗,但是,由於馮玉祥在軍閥內部口碑很差,沒有軍閥願意和他真的結盟。所以,馮玉祥的西北軍註定要被別的軍閥消滅掉。馮玉祥先後八九次倒戈,人品真的不怎麼樣。他和蔣介石,閻錫山合影時,只有他穿的很樸素,一副大兵打扮。但是,很多人說他這只是做做樣子罷了。而且,馮玉祥在面對別人收買時曾說:「誰的力量大,我們就和誰合作」。

1935年夏,國民政府中央軍受制於「何梅協定」退出河北,宋哲元成為冀察地方集團領袖人物。蔣介石心裡極不情願,但也只好面對現實,「今後二十九軍居華北前線,全軍動向,關係大局,切望兄肩此重任,不負所托;我與日寇終將一戰,謂努力與日周旋,在維護主權之下,為我國備戰儘力爭取時間。」

戰後,根據國民政府軍委會的命令,29軍整編為第1集團軍,擔負津浦路抗戰,仍由宋哲元擔任總司令,其餘37、132師合編為第77軍,38師擴編為第59軍,143師擴編為第68軍,仍由馮治安、張自忠、劉汝明擔任軍長。經歷過先前幾場大規模戰爭,由於高級指揮員的一再失誤,這支部隊開始出現巨大的離心力,致使在津浦路之戰中再度失利,各軍開始調往各個戰區。

之後,29路軍收編察哈爾的抗日同盟軍,擴編為四個師,六萬多人。從此,成為華北舉足輕重的一支軍事力量。1934年,西北軍在運作之後,填防平津。日本人開始拉攏宋哲元,而此時,蔣介石卻有意調29路軍南下「剿共」。作為軍閥,宋哲元從自己生存考慮,也不想失去平津這樣的地盤。面對日本人的拉攏,宋哲元就等蔣介石的「調令」。只要蔣介石調他南下,宋哲元就要叛變投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用心拍攝影片 的精彩文章:

太平天國最後時刻,為何洪秀全不採納李秀成的救命奇計?來看看
地球上這些科學解釋不了的現象?專家表示超出你想像

TAG:用心拍攝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