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臉譜三國|劉安殺妻的背後,竟暗藏封建社會一個秘密?

臉譜三國|劉安殺妻的背後,竟暗藏封建社會一個秘密?

原標題:臉譜三國|劉安殺妻的背後,竟暗藏封建社會一個秘密?


作者簡介:立早閑人,泉州人,公共管理碩士,早年因追求名利而奔波勞累,在而立之年遭遇人生第一坎後淡泊明志,致力將自己的人生閱歷轉化成文字,寫出人性之廉恥,告誡世人勿瘋癲。


從劉安妻的死,可得一個結論,即女子嫁人不可嫁獵戶,夫家不可姓劉。嫁獵戶,就有可能隨時被丈夫當獵物來獵殺;夫姓劉,就有可能出現類似「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的劉備或「使君如神明,妻子如祭品」的劉安。劉安妻之死,是封建專制下女性悲慘命運的縮影。劉安殺妻,是封建禮教忠孝仁義面紗下的吃人本質。

劉安妻,不僅沒名沒姓,還被自己的丈夫當獵物獵殺掉,被做成美味食物送給兵敗逃亡路宿家中的豫州牧劉玄德吃。劉安妻註定是丈夫劉安的獵物,男人刀板的魚肉,竟未正面出場,甚至未見其一言一行。只是通過劉備所見所聞,方知曉曾經有那麼一個女人,被同甘共苦的丈夫殺掉取下臂肉煮熟獻給代表權力的豫州牧吃。原著是這樣記載:至曉將去,往後院取馬,忽見一婦人殺於廚下,臂上肉已都割去。玄德驚問,方知昨夜食者,乃其妻之肉也。玄德不勝傷感,灑淚上馬。連這位經常把丟妻當作家常便飯的劉玄德,竟然也灑下幾滴清淚。劉備的清淚,即是對劉安妻的祭祀,又突出劉安的殘忍,劉安妻的可憐。劉安妻之所以可憐,是因為所處的社會制度造成的。漢末三國時社會吃人,吃人社會。這裡的吃人並不單單像劉安妻的臂肉被身為豫州牧的劉玄德吃掉這種狹義的吃掉人的肉體,而是借喻封建禮教和封建制度戕害、壓抑人性這種廣義的殘害人的精神。不管是吃掉人的肉體還是殘害人的精神,都具有吃人的性質。


原因如下。


其一,古代婦女地位低下(不單指東漢)。


封建社會裡,身體被摧殘、精神被折磨以及無產依附就是古代婦女地位的真實寫照。身體被摧殘表現為審美標準——纏足殘疾,即三寸金蓮;精神被折磨體現在禮儀稱謂——卑下羞辱,婚姻制度——七去休妻,道德規範——三從四德和貞節觀念——貞節牌坊;無產依附出現在經濟狀況——無私有財產。有這樣一句順口溜反映了古代婦女地位極其低下:「自己的老婆自己的驢,任自己打來任自己騎。」

其二,男人決定婦女命運。


在男權社會裡,女人的生死榮辱皆由男人決定。「三從四德」、「男尊女卑」、「夫為妻綱」時常出現在古文典籍的詞語,無不反映出古代男人可以任意決定婦女的命運。所謂三從,即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使女人成為男人的附屬物、私人財產,無論是卑微丫鬟、普通人婦還是尊貴皇妃,沒有那個女人能夠主宰自己命運。卑微如貂蟬,一女二嫁,成為男人政治鬥爭的棋子;普通如劉安妻,淪為獵物,成為丈夫攀龍附鳳的美食;尊貴如何太后,臨朝稱制,成為權力鬥爭失敗的陪葬。深受封建禮教毒害的劉安心中眼裡,老婆根本就不是人,是獵物,剝皮剔骨,便是一道待客的美味佳肴。


其三,封建禮教造成婦女悲慘命運的根源。


在封建禮教影響下,父權和夫權是捆在女人身上的兩條掙不斷的繩索。從一而終,恪守禮教,是封建社會對婦女的要求。在封建禮教為主體思想的社會裡,處於弱勢的婦女完全失去自我的個性與獨立的人格,精神麻木,一切以丈夫為準則這種夫婦之間特殊的道德關係。劉安殺妻,在那吃人的社會裡,殺妻不僅不用接受道德的譴責和法律的審判,還能得到重賞,得到頌揚,樹立典範。在劉備看來,在曹操看來,在劉安看來,劉安妻為統治者實現遠大理想而死,是很有價值很有意義的事情。


劉安妻就是封建專制下女性悲慘命運的縮影,更是一個戴著禮教的枷鎖走向死亡的「道德囚徒」。

筆者按:悲慘,指悲苦凄慘。劉安妻,一個封建社會最底層的農村婦女,一個被獵戶丈夫劉安當成獵物獵殺並取下臂肉獻給兵敗逃亡路宿家中的豫州牧吃,成為封建專制下女性悲慘命運的縮影。劉安妻的死,讓後世看透封建禮教忠孝仁義面紗下的吃人本質。所以幾千年的封建歷史,是一部女性的血淚史,亦是一部人性扭曲的黑暗野蠻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馬晉壹 的精彩文章:

三國煮酒|此人智力直逼諸葛亮?身為託孤重臣,最後卻一敗塗地!
都頭專欄|梁山好漢後代之謎?射鵰大俠郭靖在列!

TAG:白馬晉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