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任繼愈:氣節是中國人重視的精神情操

任繼愈:氣節是中國人重視的精神情操

【述往】

2009年春,在北京醫院一間僻靜的病房裡,重病中的任繼愈艱難地書寫下幾個名字,交給了我。他寫了梅貽琦、胡適、傅斯年,卻沒有寫蔣夢麟。

「我佩服梅貽琦,我不佩服蔣夢麟。」這是任繼愈先生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對我說的。

任先生是一個溫文爾雅的人。一般他只用肯定語,言外之意讓你自己領會。然而此時,他卻用了一個強烈的對比,對自己的校長提出了指責,語氣剛毅。

西南聯大學人普遍對梅貽琦校長懷有深刻感情,不分「三校」之界限。抗日戰爭是一場「國難」,我懂得,任先生這話直接針對兩位校長在憂患中不同的擔當態度。

從東三省淪陷,梅貽琦已知,中國「與日本一戰」不可避免。他清醒而敏捷,提前轉移清華設備與物資,將預備建校的工程款放到長沙去蓋樓,為後來的師生提供了戰時教學的可能性。梅貽琦也從此肩負起北大、清華、南開三大名校的存亡之責。

梅貽琦有「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的浩然大氣,有八年「不棄不離」的職責堅守。蔣夢麟則初始反應遲鈍,致使北大面對「七七事變」猝不及防。及到了長沙,面對簡陋的校舍他頗無信心,將「長沙臨大」稱為「由混雜水手操縱的危舟」。很快,蔣夢麟離開了這條驚濤駭浪中的船。

任先生的話蘊含著對戰時大學艱難玉成的體驗,及他終其一生對志節的追求。

同年夏天,任先生辭世而去。仲秋時節,我登台灣,代他一一祭掃諸校長墓地。

憂 患

任先生代表著那一代「生於憂患」的學人。在西南聯大,他前半段是學生,後半段是教員,與這所大學相始終、共命運八年。

「七七事變,正值暑假。那時我家在山東,回不來了,報紙上有個廣告,說是北大、清華的學生到長沙去集合。」

任繼愈去長沙報到。開學後,爆發了「是上前線還是繼續讀書」的激烈爭論。一些學生上了前線。爭論由錢穆作了歸結:為國家保住「讀書的種子」,用上前線的精神來讀書。

住在嶽麓山寺廟裡,夜間,任先生聽見虎嘯,早上出門,看見寺院外樹枝上的虎毛。在這半壁山河裡,他興緻盎然地考察,看到儒道釋同居一山的景觀。當時,他離畢業還有一年,正在考慮自己在哲學中的研究方向。

任先生有一張剛到達昆明時的紀念照片:一個穿著灰白色棉軍服的青年。那套服裝是當年長沙臨時大學的「步行團」離開長沙奔赴昆明的時候,張治中將軍送給他們的,一人一套,還有雨傘水壺等行軍裝備。

日本飛機轟炸長沙校舍,對學校大有跟蹤追跡殲滅之意,「長沙臨大」大批師生家屬從香港繞越南去昆明,同時組織了一批志願者步行轉移。

這是一個悲壯的支撐。學校當局認為,如果全體人員都從海外轉移,那將是一種恥辱。必須有一支人馬代表著這個學校,從還存在著的國土上走過去。

聞一多等選擇了步行,任繼愈選擇了步行。在採訪中,我發現很多有志向有剛性的學長都選擇了步行,也許是步行練就了他們後來的剛性和志向,也許他們本來就有些與眾不同。

任繼愈說:「當年國弱,而『民氣』依然不可被征服,是當時鼓舞和支撐師生們的一個精神源泉。」步行團走過貴州,一路上見到人民背鹽為生。「我看到中國的民氣始終不衰,窮困是窮困,志不窮,人窮志不窮。所以罵人當漢奸是最重的一個詞,比罵他祖宗什麼的都還重。」

「我們中國有一個很好的傳統——就是從上到下不願當亡國奴。老鄉們也是這樣。小日本非把它打跑不可。當時的生活很困難,很痛苦,但是日本人來,他就不能忍受。打日本,他們是很積極的。有志氣,民族志氣。那時候,我就感受到中華民族的文化是滲透在窮鄉僻壤裡頭,不光是在上層。所以我從那時起就專攻中國哲學史,過去我在大學學外國哲學多一點。」

正是通過步行,任先生對這個苦難中的民族產生了深刻的理解與信心,從而選擇他一生的事業。這樣志存高遠的學人,在那個時代不罕見。他們成為中華民族復興之路的中堅。

西南聯大文、理、法學院在雲南蒙自棲身時,師生們常去一個小鋪喝粥。吳宓教授為小鋪主人寫過一副對聯:「無名安市隱,有業利群生。」任先生專門講了這件事。他說,那位熬粥的雷氏非一般市井之輩,他常與聯大的師生們交談,從時事到歷史。

那個時代的大學鴻儒,對於邊地和民間具有深刻的理解與同情、欣賞。大學「南遷」之旅,使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精神走出了象牙塔,士大夫之氣節與民間之民氣相遇、相激勵,這是一次民族精神的再造。

任先生堅持著這條「接地氣」的道路。他曾對我說:「我很喜歡雲南人這個民風,非常樸實,這個非常可貴。」令先生深深懷念的,是當年戰時大學那股精神有追求的濃郁氛圍。

在《〈西南聯大啟示錄〉觀後感》一文里,任先生寫道——

「抗戰勝利後,日本投降,西南聯大解散。三校各回原址辦學,生活條件、教學條件都有了顯著改善。三校分開後,各立門戶,日子過得還不錯,總感到似乎還缺少點什麼。西南聯大的形象長期留在人們記憶里,歷久彌新。」

淡 泊

看一個人對什麼事情重視、投入,可以知道這個人的信念和價值觀。

攝製電視片《西南聯大啟示錄》是一個艱辛浩繁的工程。我從1998年開始拍攝,到2003年春天在央視播出,其間三次率攝製組採訪任先生。他從來沒有說過:「為什麼不準備周全了,一次問完?」其實,他是有理由這麼說的。

任先生是以導師的睿智,海涵與寬容著我步步深入的認知過程的。我訪問的內容,從他參加「步行團」的一段經歷開始,到總結階段講釋馮友蘭碑文。而最後一次採訪,是央視10頻道《探索發現》欄目已決定播出,在改版時,需要添加「師生撤離」的細節,我又來央求先生「臨陣填空」。

任先生從來沒有以「大人物」自居,而是把自己當作是西南聯大的一磚一瓦,隨時可以添上。他還提供給我一個珍藏本,是日軍進北京時拍攝的,那些圖片從來不曾問世。

2002年秋,《西南聯大啟示錄》在北大勺園會議廳開研討會,名家雲集,大家都等著任先生來發言。我電話催促,任先生說,因夫人馮先生有恙,故不出門了。

2003年初春,《西南聯大啟示錄》由於一些史實上的異議播出突然遇阻。寒風凜冽中,任先生出現在北大圖書館的石階前,他一手拄杖,點路前行。他只有一隻眼的視力,卻不要我上前攙扶,一蹬一蹬地以杖引路,走進會議廳,來參加這個應對「播出遇阻」的校友理事擴大會。

沈克琦先生告訴我,任先生一般都不參加校友會開會。

疾風知勁草。會議上,任先生第一個發言。凜然而來,開口卻和順。他說:「《啟示錄》是很有意義的好片子,應該大力宣揚。」

任先生讓我明白,如何用不張揚的語言,講出那種「有骨頭」的話來。

回到昆明,我給任先生打電話。他問:「咱們的《啟示錄》怎麼樣了?」他把這部作品稱作「咱們的」,給了我勇氣和溫暖。

在諸多老校友們的大力爭取下,《西南聯大啟示錄》最終重獲生機,進而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任先生給我他寫的評論文章《〈西南聯大啟示錄〉觀後感》,卻又告訴我:「不發表,是給你看的。」在文章中,他以歷史「見證人」的身份表揚這部紀錄片,說它真實,不張揚,是「集腋成裘」「積沙成塔」之作。任先生還說,我是「用西南聯大的精神製作這片子」的,對我勉勵有加。文中沒有直接批評「不足」,而是提供大量史實補充了西南聯大的「文科成就」,這一方面至今為人們所忽視,也是片子的不足之處。

任先生注重內在傳承和知音交流,類於古風。他貌和神謙,內藏鐵骨錚錚,將信念貫穿於學術與人生。

「中華民族發展至今,有兩個追求是獨特的:一是重『統一』,一是重『氣節』。凡時局動蕩、朝代變遷,英雄和諸子百家,都是力圖統一天下的。只有『統一』,才能發展。對中華民族而言,統一是正常的,不統一則不正常。在這些動蕩中,『氣節』,是中國人重視的精神情操。」

在文化與「氣節」的關係中,始終存在一種精神價值的取向。王國維曾說過:屈、陶、杜、蘇四人,即使沒有文學天才,憑他們的人品也足以立世而驚天動地。

我將自己的書送任先生,他說:「你的筆很野。」我一愣,他卻說:「這很好,別人想野還野不了呢!」

任先生曾對我說:「你到北京,就到家裡來。」但有些人擬托我請先生「吃飯」。他卻搖頭拒絕。

任先生深諳進退之道。到晚年,他精簡人生,採取了「無為而無不為」的智者抉擇,以高齡之身主持編撰巨型經典,保持自己寧靜的環境。

有一次,我從昆明打電話過去,小保姆說,爺爺散步回來,正躺在沙發上休息。

我說,等會兒再打吧。任先生卻已經從沙發上起身,接過電話,和我談起他新注的《道德經》。一周後,他親手題寫的新書就寄到我手上。

任先生說,秦始皇「焚書坑儒」,可是有人將所焚之書的內容背下來,口口相傳。這就是「詩書喪,猶有舌」。《尚書》,就是這麼來的。他以史為據,點明了知識分子對一個民族所負有的責任,那就是創造和傳播文化。

在我與任先生的接觸中,從來沒有聽到過他襲用古人的名言來說自己的觀點。他總是說「大白話」,就像《菜根譚》,用最淺顯的話。這是他已經形成的文化格式。這使我想到老子的「大音希聲」。體味先生的深意,我以為:

一、是在學術上的身份清晰。他是現代人,是研究者,不是重複者。

二、是自信。他認為,以自己的語言完全可以表述今天的觀點。

三、是區分。他認為,古今有別,古人的意思不可完全地套在現代的事物上。

四、是重「現在」。他認為,活生生的現實正在發展之中,現代人應當使自己處於一種不斷探索與發現的狀況下,而不是抱著守舊的陳調。

任先生的「內養」達到了舉重若輕的境界。他不用那些張揚的語言,也從不給別人以緊張感,總是淡淡的,輕言細語,時夾以「哎」,表達一種會意。

中國古人以「氣」論「道」。任先生正是一個「打通了氣脈」的知識分子。這股「氣」貫穿他的學術生涯,支撐他的多舛人生。他正是那位可以使我沉靜下來、完成一點事情、抓住歲月的道與德之師。

與任先生的情誼,令我想起那句古話:「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

高 遠

任先生的兒子任重對我說:「你每次來,他都特別高興。他喜歡跟你談話。你們倆的思想是一樣的。」與先生在一起,可縱情「高談闊論」。

任先生終其一生研究「老子」。他的態度及語氣卻是「節節退後」,越到晚年,越覺得難解。每出一本新書,都會說自己原來的理解還要商榷。這種治學的精神,今世還有幾人?

老子說,道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這個意思包含了世界的變化,順勢而成的規律,不拘一格的思考。老子的理念已經滲透到中國文化之中,諸如虧盈之道、禍福相隨、事緩則圓、否極泰來等。在西方的哲學裡,是找不到「應對」語彙的。

南沙溝玉蘭開了,清茶相對,坐在客廳里,周圍是「國圖」的那些大書櫃。

我信口說:「道」就是智慧。「諸子」都是思想。而思想是受「道」所統領的。所以,孔子求教於老子,「諸子百家」不與老子辯論。無論從個體生命,到世事沉浮,天下歸屬,無不與「道」有關。曹操、韓愈的文章大氣磅礴,皆與「道家」相通。陶潛的詩受人喜愛,因他有「縱浪大化中」的理念。大乘佛教和禪,都有道家的影子。

任先生高屋建瓴,經世致用。他說:如果沒有道家,中國政權更迭的歷史會更加殘酷。是道家的理念,給了社會、人民與文化休養生息的空間。

我對任先生說,我是離不開山水和自由的。

任先生笑云:這就是「道」啊!

冬天的昆明,我在翠湖畔,舉著手機,讓任先生在京城聽見海鷗的鳴叫。

夏雨飄落,我在信中寄上緬桂和茉莉的小花。任先生告訴我:「花還沒幹,還有香味。」

任先生多次對我說:「我們有緣。」

我問任先生:「我可以算是你的弟子嗎?」

任先生欣然道:「你是入室弟子。」

任先生的哲學與宗教,門下自有高足。我是「跨界」的,一名「晚弟子」。

馮先生猝逝,我惴惴地去電話弔唁。任先生平靜地說:「年紀大了。」一句話,表明了他對生死的「平常心」。

後來聞知,任先生在休息兩天後,依然每日編書不已。

最近,任遠、任重以子女身份在媒體上披露了任先生的當年筆錄:「毛主席接見任繼愈談話經過。」看到先生的遺筆,墨淡紙輕,而骨子裡的清香卻悠悠透出。

對於這段往事,有些人曾捕風捉影。而在任先生看來,這不過是「工作」。多少年來,他不願意向同人及學生提及此事。

任先生在註明里寫道:「毛主席鼓勵個人的話覺得沒有必要寫在這裡,未記錄在其中。」這簡單的一句話,省略掉了當年毛主席對他的好評。這是何等純凈的心靈境界。當時他43歲,一位中年的哲學教師。

任遠與任重在文章中有一段話,令人掩卷沉吟:

「人漸行漸遠,凡事早該塵埃落定,時間,改變著一切。但是有時候正相反,過去不注意,沒有深入考慮的事情,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回憶過程中,倒是覺得線索明晰了。消失已久的1959年在毛主席家談話記錄最近被發現,讓我們聯想起很多過去的事情,也對這幾十年父親的思想和為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任先生人走了,還在給這個世界注入清新雋永的啟示。這就是魂魄不滅吧。

2017年2月雨水於昆明

—END—

張曼菱,曾為天津作協專業作家,1998年返回雲南,致力於「國立西南聯大」歷史資源的搶救、整理與傳播工作,創作有電視紀錄片《西南聯大啟示錄》,音像製品《西南聯大人物訪談錄》,史話《西南聯大行思錄》等

(作者:張曼菱)

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張卓晶 排版編輯:張卓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從這裡走向文學——記茅盾與商務印書館的故事
李霽野:始終懷著一種深沉的魯迅情結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