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擴充空中戰力 — 軍改後的航空旅戰機數量大增

擴充空中戰力 — 軍改後的航空旅戰機數量大增

原標題:擴充空中戰力 — 軍改後的航空旅戰機數量大增


作者:92軍迷


軍改前空軍分別在上海、南寧、大連、烏魯木齊成立了四個「基地」,基地下轄3~4個航空旅,以及遠程防空導彈旅、雷達旅。這些「航空旅」只是將航空團與相應的場站合併稱「旅」,所以軍改前航空旅的戰鬥機數量依然是24架。


去年筆者在軍改系列文中首先提出大旅的概念,大旅只是筆者杜撰的一個詞,是為了區別于軍改前的航空旅,因為大旅的戰機數量大於24架的編製。


根據軍改一年多以來官媒報道的圖片資料,空軍和海航的「大旅」均已經得到證實。那麼一個滿編的航空旅有多少架戰機呢?

首先來說說海軍航空兵下面是2017年7月一篇新聞的截圖----7月11日,原海航四師改製為海航四旅



下表是軍改前海航的6個師以及獨立團。雖然每個師是3個團,但基本上都只有兩個戰鬥機團,另一個是高新機 / 轟炸機 / 直升機團。所以軍改後的海航旅是「師縮編為旅」,就是兩個戰鬥機團合併成一個旅,而高新機/ 轟炸機/ 直升機團成為獨立團。



比如下圖的陵水機場,戰鬥機已經轉隸,改為空警500、高新-6、EA-03的基地,同時該機場正在改擴建成為殲-15艦載機的陸上訓練基地。



軍改後海航有五個戰鬥機旅(四、五、六、八、九旅),它們既有48架相同機型的旅(如六旅的飛豹、八旅的殲-11BH),也有兩種不同機型的混編旅(24)。戰機編號是01~48連號,所以很容易辨識是屬於哪個大隊。


48架戰機的海航旅編製:4個航空兵大隊、每個大隊有3個中隊X4架戰機。(軍改前每個團24----3個大隊X2個中隊 X4架)。


與海航的「師縮編為旅」不同,空軍航空兵旅的軍改分兩步,第一步是沿用軍改前試點的「團升旅」,就是將航空兵團與相關的場站合併為旅。第二步是增加一個航空兵大隊,成為四個大隊的大旅。


下面兩幅拼圖是空軍航空兵89旅的殲-11B。分別15、16、22、22、28號機。


下圖是29、31、33號機,從機號來看89旅的戰機超過24架。航空兵一個大隊是4架,那麼團/旅戰機數量就一定是4的倍數,又有33號機,那麼是不是就可以推理一個旅是36架呢



先別急著下結論。因為空軍航空兵按照機型不同,編號規則也不同。


(1)列裝殲-10系列的旅:下圖是參加建軍九十周年閱兵、來自131旅的殲-10C,機號5157。但一個旅肯定不會有60架(4的倍數),顯然中間有缺號



之前的一期軍改文曾有幾幅帶編號的配圖,機號分別是0X、1X、3X、5X。目前為止帶新版編號的殲十圖中,還未見到有2X、4X、X9、X0機號的,推測是每個旅四個大隊,機號的第一個數字代表所屬的大隊,每個大隊8架。


(2)列裝飛豹的大旅:下面兩個拼圖是空110旅帶新版編號的飛豹72X1X),最後兩幅是72215(第25號機)、72310(第30號機)。顯然該旅戰機數量大於24架,已經改為「大旅」;



圖中的編號有10、19、25、30,說明飛豹旅的編號規則與殲十旅不同,應該是像海航那樣「連號」的32。因為空軍的飛豹多數是由原強擊機師換裝而來,而且近年來飛豹已經停產。

有可能是將部分飛豹團拆分,每個保留的飛豹團各增加一個大隊,從而組建四個大隊的「大旅」,而且以後不再擴編。



(3)列裝殲-11系列的大旅:下圖是空1旅舊版編號10222的殲-11B(22號機),該機的出廠編號是0115----表示它是01批次殲-11B的第15架。為什麼垂尾上的編號不是「15」呢?


因為一開始進口的蘇-27 / 組裝的殲-11A單座機是3X6=18架,機號分別是01--06, 10--15, 20--25,所以011522號機。在進口的蘇-27UBK和自產的殲-11BS列裝部隊之後,每個團才增加6架雙坐機,即每個團補齊24架。



軍改之後的大旅是四個大隊,戰機數量增加,雙座機也相應增加,所以下圖的這架編號為61320的殲-11BS是空1旅新增加的。證據是它的出廠編號是0717----2017年交付的07批次的第17架殲-11BS,而空1旅之前列裝的是01批次的殲-11BS。



那麼列裝殲-11系列的大旅,機號是像飛豹旅那樣連號呢還是像殲十旅那樣0X、1X、3X、5X都不是1旅是官媒報道圖片較多的,下面四幅圖是將這些帶編號的圖片匯總,加以推理。第一圖01~08號機,應該是第一大隊



下圖是13、20、21、27號機,以及再下一幅圖中有22、26號機,所以20~27號(8架)是第三大隊


下圖除了2226,還有1318號機。13~18是六個號,很可能11~18(8架)是第二大隊



上圖的32、36,以及下圖的30、31、35、37是殲-11BS,那麼30~378架)肯定是第四大隊



正在換裝蘇-35的空6旅也是32架,其中有一個大隊是8架蘇-30MKK1架來自54、7架來自9旅)。



空軍鼎新試訓基地176旅(團)分別有殲16(7807X)、殲10C(7817X)、殲20(7827X)三個大隊(各8架)。



結論:

(1)一個滿編的空軍和海軍的航空旅都是四個大隊,空軍的每個大隊是2個中隊(各4架): 4 X 2 X 4 = 32架;海航的每個大隊是3個中隊(各4架): 4 X 3 X 4 =48架;


(2)在新的編號規則中,海航旅的48架是連號。空軍則根據不同的機型1、2、3、4大隊的戰機,編號規則有所不同,分別對應為殲十旅是0X、1X、3X、5X殲-11旅是0X、1X、2X、3X。飛豹旅是連號。


空軍列裝的殲-10和殲-11航空旅,之所以有不同的編號規則,筆者猜測是為將來繼續擴編做準備。殲-10旅有可能增加2X4X兩個殲-10C大隊(共48架),殲-11旅增加一個8架殲-16的4X大隊(共40架)。


如果空軍下一步繼續擴編,是按照海航那樣一個大隊三個的中隊,那麼新補充的殲-10C和殲-16,就會與原先的殲-10A和殲-11A在同一個大隊,訓練考核和作戰編組都不方便。所以採用跳號的方式,在垂尾五位數編號中,第三位數字代表「大隊」,根據需要和生產進度,每次增加一個大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口談兵 的精彩文章:

巴拿馬運河和馬六甲海峽對航母全球機動的影響
055一號艦順利首航

TAG:刀口談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