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學佛人常見的誤區有哪些?

學佛人常見的誤區有哪些?

現在學佛的人很多,大家剛開始學佛的時候,往往容易走進一些誤區,不但不能使佛法得到弘揚,反而讓人對佛教更加誤解,今天我們就聊一下學佛人常見的四大誤區。

一,與家人格格不入。

1,不懂得恆順眾生,隨緣度眾。有些人不學佛還好,與家人還算和睦,但是越學佛就與家人越敵對,天天鬧彆扭,看對方不對,看家人不如法,家人心裡不舒服,當然反對他學佛了。普賢菩薩教導我們要「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是要我們在自住正念的基礎上恆順眾生,令眾生生歡喜心,家庭就是修行的道場,就是你行菩薩道的地方。你現在令家人生煩惱心,就是違背佛陀的教導,錯了,學佛修行,是為了修自己,不是修別人,你這學反了。

2,重形式,不懂得善巧方便。比如你在家非要拿著一串念珠在那念佛,或者大聲放念佛機,家人看見就頭疼。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你完全可以不用拿念珠,隨便干點什麼,都可以隨時念佛,念佛也不必聲音多大,金剛念,默念都可以,沒必要影響家人。這樣你學你的佛,不影響他,他也不會障礙你。

3,學佛沒有根基,感動不了家人。家人對你不服氣,說明你學的還不到家,人家沒看到你的進步。學佛就要從根本上學,並且落實到生活實際,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是凈業三福的頭兩句,要首先做到,你對自己父母都不好,卻天天跑外面做善事,家人肯定不服。你學布施,先布施家人,對家人微笑、柔語,多幹家務,多為家庭付出,多為家人著想,這都屬於布施,都屬於修行呀。

二,放棄世間的學問和事業。

有的人一學佛,什麼都放下了,甚至工作都放下了。這是錯誤的,學佛是讓你放下執著,妄想,不是讓你放下工作,什麼都不幹了,家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都沒了,你還怎麼學佛呀?我們不追求太富有,但一定也要把世間的學問和工作做好,讓一家人生活無憂,開開心心,快快樂樂,這樣我們才能沒有憂慮和牽掛,全心全力的去學佛。

三,廣學多聞,搞佛學而不是學佛。

現代人喜歡廣學多聞,到處跑道場,到處亂看,這也知道,那也懂得,這也學,那也研究,講起來頭頭是道,好像那就是學佛。其實那是佛教常識,是研究佛學,就是佛法上長講的「世智辯聰」,這只是世間的聰明智慧,得不到佛法的真實功德利益。

學佛是學什麼?是學放下妄想執著,是恢復你的清凈心,恢復你的自性。你去研究佛學,妄想,執著就更多了,只學到一些皮毛知識,卻得不到清凈心,得不到智慧。

四,學佛學呆了。

很多人學佛就學呆了,被騙子抓住機會,利用學佛人的慈悲心理,專門騙學佛人,冒充出家人騙錢,騙布施。學佛肯定要有慈悲心,要修布施,但這是建立在定慧的基礎上的,你戒定慧沒修好,沒有智慧,肯定就容易被騙,好心做壞事,所以佛門常說「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就是這個意思。

還有人學佛後變得很嚴肅,表情很呆板,不苟言笑,獃頭獃腦,讓人望而生畏。這就是不懂佛法實質了。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佛法是很活潑的,外面形式上跟大眾沒有區別,處處隨緣,和大家和諧融洽,但心裏面清凈平等,正知正見,這樣學佛,才能讓大家讚歎,才能弘揚佛法,自利利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雜談 的精彩文章:

什麼是禪定?什麼是禪宗?
什麼叫「煩惱即菩提」?

TAG:國學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