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地殼俯衝板塊可能在地核附近產生不尋常的特徵

地殼俯衝板塊可能在地核附近產生不尋常的特徵

在離地表近1800英里的地方,地幔底部潛伏著巨大而奇特的結構,就在地核上方。地幔是圍繞地核的一層厚厚的熱,主要是塑料岩石,地幔之上是地殼的薄殼。在地質時間尺度上,地幔就像一種粘性液體,固體元素在其深處下沉並上升。上述奇怪的結構被稱為超低速度帶(ULVZs),首次發現於1995年,由加州理工學院的Don Helmberger。ULVZs可以通過測量它們如何改變穿過它們的地震波來研究。但觀察不一定是理解。事實上,沒有人確切知道這些結構是什麼。

博科園-科學科普:ULVZs之所以被稱為ULVZs,是因為它們顯著降低了地震波的速度;例如它們可以使橫波(能夠在固體中移動的振蕩地震波)慢30%之多。ULVZs有幾英里厚,可能有數百英里寬。有一些分布在環太平洋的地核附近。其他的分布在北美、歐洲和非洲下面。Smits家庭地球物理學名譽教授Helmberger說:ULVZs存在於地球內部如此之深,以至於無法直接進行研究,這對確定它們究竟是什麼構成了重大挑戰。加州理工學院的地球科學家們現在說,他們不僅知道ULVZ是由什麼構成的,而且知道它們的來源。

研究人員利用高壓下的實驗方法,在礦物物理學教授詹妮弗·傑克遜(Jennifer Jackson)的帶領下,發現超低真空帶由一種名為鎂鐵氧化物(Magsiowüstite)的鎂/鐵氧化物礦物組成,這種礦物可能是從岩漿海洋中沉澱出來的,據信這種物質存在於數百萬年前的地幔底部。另一種關於ULVZs形成的主要理論認為,它們是由熔化的物質組成的,其中一些物質可能從岩心漏出。Jackson和同事最近在《地球物理研究》上發表了一篇論文,通過研究礦物的彈性(或地震)各向異性發現了支持鎂橄欖石理論的證據;彈性各向異性是地震波通過礦物的速度隨運動方向的變化而變化。

將鎂橄欖岩樣品置於高壓下進行研究。圖片:Jennifer Jackson/Caltech

ULVZs存在區域的一個特別不尋常特徵(核-幔邊界(CMB))是高度異質性(性質不均勻)和各向異性的。因此,地震波穿過微波的速度不僅取決於地震波穿過的區域,還取決於地震波運動的方向。實際上,傳播方向可以把波的速度改變三倍。此前,科學家解釋說,各向異性是地震波穿過高密度硅酸鹽物質的結果。在一些地區,這主要是由於在ULVZs中鎂橄欖石的排列。在地球表面所經歷的壓力和溫度下,鎂橄欖石表現出很少的各向異性。然而,傑克遜和她的研究小組發現,當受到與地幔下部相似的壓力時,這種礦物質變得強烈的各向異性。

傑克遜和同事們將一塊鎂橄欖石晶體放入一個鑽石砧狀細胞中,發現了這一點。當剛性鑽石相互擠壓時,腔內的壓力就會上升。傑克遜和同事隨後用x光轟擊樣本。x射線與樣品之間的相互作用就像地震波如何穿過材料一樣。在400吉帕拉斯- - -相當於下部地幔-鎂橄欖岩的壓力時,ULVZs的各向異性明顯大於地震觀測。為了創造出像ULVZs那樣大而強的各向異性的物體,只有少量的鎂橄欖石晶體需要向一個特定的方向排列,這可能是由於外力的作用。這可以用地殼俯衝板塊推入CMB來解釋。

俯衝發生在地球構造板塊之間的特定邊界,一個板塊俯衝到另一個板塊之下,引發火山活動和地震。科學家們仍在探索地殼俯衝到地幔時會發生什麼。我們的研究現在看來支持的一種可能性是,這些板塊一路推到地核-地幔邊界,幫助形成ULVZs。接下來,Jackson計劃探索俯衝板塊、超深部震源和它們的地震特徵之間的相互作用。對這些特徵的解釋將有助於約束地球歷史早期發生的過程。

博科園-科學科普|研究/來自:加州理工學院

參考期刊文獻 :《地球物理研究》

DOI: 10.1029/2017JB015349

博科園-傳遞宇宙科學之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宙傳奇 的精彩文章:

我就知道
觀測宇宙中最早,最遙遠的星系

TAG:宇宙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