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人活的太累,是把自己雕琢壞了

人活的太累,是把自己雕琢壞了






「雕琢復朴」,我們的人生都在雕琢這兩個字上,一般的人生都在雕琢。人生下來本來很樸素自然的,後天的環境教育種種的影響,把自己雕琢了,刻上許多花紋,要變成這樣那樣。

以修道的立場來看,許多後天的知識,一概都沒有用,這是對形而上道的立場來講。

所以人生命本來很長,結果變成短命!活一百年已經認為很了不起了;活不長的原因,是把自己雕琢壞了。雕琢就是花樣。




我們的學問知識,今天講《莊子》,聽《莊子》,都是我們的花樣。人的花樣太多了,什麼莊子、老子,又是唯識唯心,都是雕琢,都不對;把雕琢去掉,恢復到父母剛剛生的那個本來才對。老莊只講到父母生以後,他不像佛法禪宗,提到了父母未生以前;要追究未生之前,那會把你找死了,人也找瘋了。




老莊不願意這樣,再不雕琢你了,只講父母既生以後,剛生下來那個嬰兒冥然無知的狀態。嬰兒是無知嗎?他是全知全能!那個是樸實的境界;所以老莊要把雕琢去掉,恢復樸實的境界。「塊然獨以其形立。」塊然是個形容,我們這個身體就是一塊肉嘛!骨頭架子上很多的肉,並且又掛了些花樣,叫做心肝脾肺腎,臉上也雕琢起來,刻了眼睛耳朵,反正都被雕琢了。我們要恢復到原來的一個人。塊然,就是這一個,獨以其形立,活著就是活著。



所以我們許多哲學的問題,到莊子都沒有用了,對學問,對什麼人生觀啦,沒有什麼叫觀的,人生就叫做人生。




有一次在學校里講哲學,同學給我出一個題目「人生以什麼為目的」,要我去講。我常常做冒昧的事,都不準備,因為準備很痛苦,自己要雕琢;等一上了講台,我說這個題目出錯了,人生以什麼為目的?什麼叫目的?今天我們大家來,諸位的目的來捧場,湊熱鬧,聽《莊子》,我的目的在吹這個莊子,好聽一點叫做講《莊子》,這是一個目的。




如果我們問你當時來投胎的時候,是以什麼目的來的?誰也沒有目的啊!所以這個題目錯了。我說這個題目的本身就是答案,人生以什麼為目的?人生以人生為目的,這就很好了嘛!這也講完了,本來就是如此,這就是莊子塊然獨以其形立的道理。人生就是以人生為目的。如果你說人生應該如何如何,唉!你又來雕琢了嘛!不要雕琢吧!人生就以人生為目的,很快活的耶!既無歡喜亦無悲,這就好了。



「紛而封哉」,他說人不懂這個道理,不曉得人生就是人生,不曉得塊然獨以其形立。人家罵你好蠢,蠢跟聰明本來差不多嘛!也沒有關係,你聰明也不過是吃飯,我笨一點也是吃飯。而且笨人比聰明人還好一點,免得生胃病,也不會得神經病,所以何必紛紜呢!都是自己找些煩惱紛擾。一紛擾,找些雕琢東西,「紛而封哉」,自己把自己封閉了。關到一個範圍里去了,封閉了。「一以是終。」所以自己不要加上煩惱,不要雕琢紛紜,不要把自己封鎖在一個固定的形態。我們把固定的形態,叫做人格,自己不要把自己畫成一個格格,規到一個範圍里。




如果說沒有人格,那就亂來嗎?更不能亂來!亂來就更紛了嘛!更混亂了。惡給自己的煩惱損害更要厲害;雕琢得也更為厲害。所以不可以紛而封,一以是終,就是一以貫之,開始就是這樣,現在還是這樣,也就是剛才我們所講的,人生以人生為目的,就是這樣,開始如此,始終無始無終。






「無為名屍,無為謀府;


無為事任,無為知主。


體盡無窮,而游無朕。」


 

「無為名屍」,這個屍字是屍體的屍,人死了沒有靈魂,叫屍體。無為名屍就是不要為了求名,為了名利,而成為虛名的奴隸。我們現在社會上的明星,或者追求知名度的人,出名之後就變成屍體了,到處請你去亮相,天天對著那個攝影機,照得眼睛都壞了,這就是被名困住了;千萬不要為名屍啊,不要被名困住了。




「無為謀府」,「謀」就是謀略,千萬不要打主意,動腦筋。動腦筋就是雕琢,你就要短命,所以不要打主意動腦筋去整人家。這個「府」字就是很大很深,千萬不要打主意謀算別人,人生要很自然地活下去。「無為事任」,不要為任何的事情勉強去做;叫你不要挑責任,是說叫你不要執著,應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如果什麼事情都不挑責任,那你幹什麼的啊?列子還會跑去給太太做飯呢!做飯也是責任啊!這個「任」,就是應該做的事情做了,就是不執著。「無為知主。」這個知就是智,不要認為自己學問高,又聰明。




「體盡無窮」,要體會這個生命,是無窮無盡的;任何人不管有知識,沒有知識,每人的生命都很寶貴,都是無量無邊,無窮無盡。能夠曉得自己那個真正的生命,是無量無邊,無窮無盡的,那麼你來入世可以為應帝王了。「而游無朕」。古代皇帝都自稱朕,朕就是「我」,古人的吾、余、我、朕都是同樣的字。古代這個朕字也是代表我,中原、西北高原一代的音,現在念成朕啦,而游無朕,就是無我,做事處事都要無我。






「盡其所受乎天,而無見得,亦虛而已。」




這樣一來,這個人生有什麼意思呢?大有意思!因為這樣的人,才真認清楚自己的人生,才會尊重自己的生命。「盡其所受乎天」,上天給我們一個生命,多麼寶貴呢!我們要善於讓這個生命,很自然地活下去,活到我們該走路的時候趕快就跑路,不要佔著位子不走。盡其所受乎天,把上天給我們這個生命很自然、很舒服、很珍惜地活下去。「而無見得」,但是,活是活下去,我們光屁股來的,最後走的時候還是光光的走。赤裸裸的,來去無牽掛,而無見得,也沒有什麼屬於我的,一切都歸之自然。不但外物是天地生的,最後還歸於天地,就是我們的生命,我們的肉體,也是天地生的,最後也要還之於天地,這是自然之理。「亦虛而已」,就是很空靈,很自在的,生活在這個世界。




你不要看著容易,覺得這個道理很有意思,你就是做不到!我們人生,我經常說有十二個字:「看得破,忍不過,想得到,做不來。」這就是我們人。這十二個字是我的咒語,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你看莊子這些道理,我們一聽非常有理,只是做不到。要怎麼樣才能做得到呢?對不起,從《逍遙遊》第一篇開始,就要有這個道的修養;有這個道的修養,才能真正做到這樣,所以說很難。相反的說,你如果在道理上認通了,一個人沒有道的修養,但是能夠做到這個樣子的話,至人之道也都得到了,自然就會成功了。所以正反是一樣的道理。現在莊子做結論。



「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逆,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這是道的最高境界。至人,得道的人,「用心若鏡」,心如明鏡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是這樣。所有事物到鏡子前面一照,一定有影像,但是如夢如幻。鏡子照人,你馬上就體會那個境界。自己看鏡子裡頭的我,立刻會忘掉自己這個身體;不過要注意,不要常看,如果晝夜看鏡子,只要七天七夜,這個人馬上會離開這個身體了。這個不是絕對,而是非常可能,這是道家有的一個法門。這個法門不能輕易用,一個人在鏡子里看自己,只要看鏡子的影子,就體會到我們現在這個生命,的確是如夢中生。




現在這個秘訣露了,本來不露的,被一位朋友問了半天,才說出來,他去一試驗,也體會進去了。所以用鏡子處世,這個道理是什麼呢?就是叫我們處世做人,有八個字「物來則應,過去不留」;照鏡子就有,一切事物過去了,鏡子不留痕迹,這個就是佛家講的大圓鏡智了,也就是明鏡亦非台的道理。「不將不逆」這四個字,儒家程明道《定性書》也用上,得道人處這個世界,不將不逆。既不執著,也不歡迎,也不拒絕。你說我今天倒霉,遭遇一件很不痛快的事情,其實也沒有什麼倒霉,你天天都很舒服啊,不差一件不痛快的事情,否則生活太單調了。那個不痛快來了也不拒絕,因為人需要一點不痛快點綴,不痛快過後來個痛快,你不曉得多高興呢!所以一定要這麼調劑一下。




「應而不藏」,就是鏡子照東西一樣,物來則應,過去不留,心中不藏。因此一切恩怨是非,過去不留;不是沒有是非善惡,而是過去不留,此心很平靜。「故能勝物而不傷」,能修養到這樣才能入世。這一段很重要,尤其現在工商業的社會,大家生活忙碌,自己已經不是一個真人了。我們這些在工商業時代的人,二十一世紀的人,父母生下來那個人,一長大,那個原來的人跑掉了,後來活著的是假人,不是至人;都被物質環境忙碌得昏了頭。要想真抓住自己是個人,應付二十一世紀的時代,必須要懂莊子這一段《應帝王》,入世能夠「勝物」,不被物質所打垮,不被物質環境所誘惑。「勝物而不傷」,不會傷害到自己,我還是我。




這一段就是《莊子》的精彩部分,我們平常研究《莊子》,一翻開來,總把一條魚變成大鵬鳥,看起來很精彩,其實那個一點都不精彩。那是電影廣告,是序幕,真正的精彩在《應帝王》這一段,把出世之道,入世之道,都講完全了。




——《莊子諵譁》









  • 《地藏經》隨喜助印,培福消業



  • 看起來是個好人,其實是個混蛋



  • 念地藏菩薩名,諸不如意事漸消除




  • 累積福德,任何時候都很有用



  • 念地藏菩薩名,度一切苦厄



  • 靜下來,一切會不同




  • 真正的出離心,讓你大吃一驚








點擊↓閱讀原文↓


在這裡許願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一禪 的精彩文章:

【08.24】每日一禪:遺憾

TAG:每日一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