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太擠了,太擠了,不如把Ta們……吃掉

太擠了,太擠了,不如把Ta們……吃掉

人山人海 ,是每個假期的保留節目,我們或在朋友圈旁觀,抑或成為被旁觀的對象。擁擠也好,壯觀也罷,其實自然界不乏這樣的景象——動物們紛紛用對古老信念的追求,譜寫了一個個動人的生命故事。

在東非大裂谷西部的塞倫蓋蒂大草原,有陸地上最大規模的哺乳動物大遷徙,近200萬頭食草動物越過平原、跨過河流,大地在它們的腳步聲中震顫;在靠近非洲大陸南端的大海中,沙丁魚群結成密集而龐大的隊伍,沿著海岸義無反顧地向北進發,各種各樣的捕食者呼嘯而至,為我們呈現了一場充滿力量和殺戮的視覺盛宴。

勇敢的沙丁魚,悲壯的沙丁魚

沙丁魚是鯡科魚類中某些食用種類的統稱,主要指沙丁魚屬(Sardina)、擬沙丁魚屬(Sardinops)和小沙丁魚屬(Sardinella)的種類,也常用來泛指能做成罐頭的大西洋鯡(Clupea harengus)及一些外形類似的小型魚類。

沙丁魚喜歡在上層海水中成群結隊地活動,這是它們面對捕食者時的自我保護機制,本文要說的沙丁魚盛宴中的主角——南非擬沙丁魚(Sardinops sagax)更是將這種策略發揮到了極致。

沙丁魚會整齊地聚集成群,這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圖片:《海洋》

這麼巨大的一塊誘餌堂而皇之地路過,各方豪強豈有不取的道理?讓我們把鏡頭拉近,看一看捕食者們在沙丁魚遷徙途中的饕餮盛宴吧。

首先是海豚們,主要是長吻真海豚(Delphinus capensis),也有部分寬吻海豚(Tursiops aduncus),總數大約18000頭。它們結隊而行,從下方將沙丁魚群驅趕到海面,再利用氣泡將魚群分割包圍成一個個的「餌球」(bait ball)。

這些餌球直徑10到20米,厚度約10米,持續時間不會超過10分鐘。餌球一旦形成,其他捕食者也會紛紛加入這場盛宴。 鯨豚類的代表還有虎鯨和布氏鯨,後者常常在魚群密集處張開一張大嘴,將沙丁魚連同海水一同吞下,海水泡沫飛濺,有種「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磅礴氣勢。

長吻真海豚相互合作驅逐沙丁魚群,將魚群分割為一個個「餌球」。圖片:《海洋》

鯊魚團隊的陣容也很強大,短尾真鯊、灰色真鯊、沙虎鯊等鯊魚不顧路程遙遠,紛至沓來。對它們來說,只要在餌球裡面穿梭幾次,就能吃得很盡興了。 另外,一些游釣魚(game fish,釣魚運動愛好者的目標)如大西洋馬鮫、巴鰹等也會出現在捕食者的行列中,但聲勢比起鯊魚來就小得多。

鯊魚們也和海豚一樣,成群在餌球中捕食。圖片:《海洋》

說到聲勢,海鳥們絕對是主角中的主角。沙丁魚群除了要應付海水中的威脅,還要提防來自天空的襲擊,可謂是名副其實的「腹背受敵」

成千上萬的南非鰹鳥(Morus capensis)追逐沙丁魚群遷徙的路線,從空中它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魚群形成的一條條黑帶。在海面十多米處盤旋之後,就是俯衝表演的時間。滑翔、收翅,以每小時40到120公里的時速俯衝入海,在水下形成一條條白色的氣泡柱。

這時候,空中鳥聲不斷,水裡魚鳥同游,海面上是不斷的呼嘯入水的「噗噗」聲。 生命的活力和狂野在這一刻展現無遺。除了南非鰹鳥,其他海鳥如黑眉信天翁、黑腳企鵝、鸕鶿等也紛紛奔赴盛宴。

南非鰹鳥成群從空中扎入水裡捕捉沙丁魚,場面極其壯觀。圖片:《海洋》

面對似乎取之不盡的沙丁魚,曾經的天敵和對手結成了同盟。當海豚、鯨魚、鯊魚和海鳥們飽餐一頓之後,還會留下大量的沙丁魚,它們則會繼續向前遷徙。就如《海洋》里所說,生命還會繼續

這樣的遷徙意味著什麼?

厄加勒斯角(Cape Agulhas)是非洲大陸的最南端,被國際海道測量組織定義為印度洋和大西洋的分界點。每年5月到7月間,數十億南非擬沙丁魚就從厄加勒斯淺灘出發,沿著南非東岸向北遷徙,目的地是德班北部的海域,路線長度超過1000公里

南非擬沙丁魚遷徙路線圖。圖片:Laurent Corsini / IRD

為什麼南非擬沙丁魚會進行如此艱苦漫長的遷徙之旅呢?有人說是因為海水溫度的變化。南非擬沙丁魚喜歡生活在14至20攝氏度的海水中,冬天(南半球的6、7月份)南非東海岸的表層水溫降低,使其可以將生活區域向北擴展。

通常是在一股低溫的海流在厄加勒斯淺灘出現,並開始向北流動的時候,沙丁魚的遷徙才會發生。因為這一帶的大陸架狹長,表層低溫海流的寬度也很窄,地少魚多,使沙丁魚群的聚集顯得格外惹眼。魚群緊密成團,其長度可達7公里以上,寬度可達1.5公里,厚度可達30米,簡直就是一塊巨大的肉團,在海面上空可以清楚地看到。

洄遊中的雄性大西洋鮭。圖片:Wild Wonders of Europe / Lundgren / naturepl.com

繁殖的本能使它們不計大規模傷亡的代價,頑強地回到產卵地。多年來南非擬沙丁魚的數量一直保持相對平衡,證明這一「回家」的遷徙策略是成功的。南非擬沙丁魚其實與南極的帝企鵝或北美的大麻哈魚一樣,在遷徙問題上都遵循著那個古老的信念:一切為了種族的延續。(編輯:lava)

你可能錯過的精彩內容

日曆娘今日頭像

鯡科 大西洋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物種日曆 的精彩文章:

今天給你看樹上七個羊! 慢,羊咋就上樹了?
體重不及你五十分之一,這鼬是如何稱霸「水滸」的?

TAG:物種日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