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木材取材方法,木工下料必備知識

木材取材方法,木工下料必備知識

制材時取材的方法與選擇對於制材效率與日後製品之產量、品質、加工方式、用途等均有極大之影響,而制材法之選擇與下刀處又因各原木之生長及缺點分部位置而有所不同,傳統制材場均倚賴技術熟煉之師傅加以判斷,或依靠影像分析技術加以判別。 以下僅介紹主要原則。

制材法主要分為象鋸法(quarter sawn)與平鋸法(flat sawn),象鋸法所得者為徑面板(radial section, edge grain face);而平鋸法可得弦面板(tangential section, flat grain face)。

平鋸法切法簡單,適於大量生產,所得之弦面板收縮膨潤率大,易反翹,弦面板所見之紋理多為山形紋或雲形紋。

徑面板之收縮膨潤率低,尺寸安定性較佳,具粗大木質線之樹種如橡木或山毛櫸等之徑面板具有虎斑紋(ray fleck figure)或銀紋理(silver figure)等特殊優美木紋。 但徑面取材時所得之寬幅板較少、翻材時間多導致產能較低、木材利用率低,不適合小徑木。

木材價格每天在漲,在以進口木材為主要原料的高檔實木家居工廠,每一鋸鋸下去的,就可能是成千上萬的損失。經驗豐富的下料師傅,並不僅僅是乾的年頭長,而是減少用料失誤,讓「木盡其材」,充分利用好每一塊木頭。為了減少用料失誤,負責下料的師傅應該提前明確了解傢具的用材特點,包括款式、結構、造型上對木料有何要求等,之後再去有目的地鋸料、選料。

通常情況下,用料環節從木頭買回來,在工廠卸車的時候就開始了。

第一步就是將木頭分好類,堆放整齊。

分類時,當然要根據木頭的種類、新料與老料情況,但還要參照木頭的長度、直徑,大小以及優劣情況。其好處是,選料時能夠十分快捷地找到所需尺寸的木頭,而不至於費事兒。

其次,開料的尺寸,如厚薄、長短、寬窄,都是根據傢具設計圖紙來定的。

開料師傅除了掌握機器的操作技術之外,還要堅持兩個基本原則,即「長料不能鋸短的,寬料不能鋸窄的」。也就是說,非特殊情況下,開料只從木頭的厚度上鋸切。在一些要求嚴格的工廠,長料鋸短用,寬料鋸窄用,屬於非常嚴重的失誤。

▍開料還有值得注意的一個方面,那就是一根木頭鋸成板材以後,要恢復到木頭原來的層次疊放、打包,不能亂了順序。

特別是頂箱櫃門板、桌案椅面板用料時,講究獨板或者同一根木頭拼的板,要求顏色、花紋一致,開料後的板材就必須原樣疊放。

最後,選料也要有順序、有主次。

在將板材拿來畫線、鋸切、刨削處理之前,要依照傢具設計圖紙,從好料下到次料,從長料下到短料,從寬料下到窄料。在保證傢具所需的材質、長度、寬度之後,最後來搭配短料、窄料、次料。例如,一款大紅酸枝的寶座沙發,靠頭、靠板、面子板、扶手板,選料時必須是首先考慮的,其次再考慮腿腳、束腰、各種短棖等。

俗話說,短瓦匠,長木匠。

料配好了以後,畫線、鋸切、刨削,都要盡量留足了料,寧可長,不可短,充分利用板材。如果不得不截短或者裁窄,就要考慮好剩下那部分怎麼用、用在哪兒。如長度30厘米左右的該怎麼截,或者寬度2厘米左右的該如何用,等等。只有綜合考慮,這些邊角料才能不被浪費掉。

這樣看來,為一款傢具選料,並不是所有部件用材都準備好了再加工,而是將主要部分的料配好以後,剩下的再做補充。

選料做到了主次分明,先後有序,就能「木盡其材」了。一旦傢具生產中出現了失誤,或者小料不夠用了,再從分好類的木頭堆里尋找、補料,工作量也不是很大。總之,在使用材料環節中,從木頭分類,到開料、選料、補料,有一個「規範」的操作,不僅減少了失誤、返工、費料現象,關鍵是做出來了好傢具。

木工刀具論壇「zjwoodtools」[微信號]

承接|刀具廣告|軟文推廣|求職招聘|微信推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工機械刀具知識 的精彩文章:

電圓鋸真是太危險了,安全生產時刻要牢記啊!慘烈現場……
一文看懂木工銑床的用途和內部詳細結構

TAG:木工機械刀具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