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警惕!千萬別養成這種親子關係:孩子邊依賴邊嫌棄,父母邊付出邊抱怨! | 十一精選

警惕!千萬別養成這種親子關係:孩子邊依賴邊嫌棄,父母邊付出邊抱怨! | 十一精選




01


不久前,一條《10歲女孩每天放學自己買菜做飯等爸媽回家!》的新聞刷屏。





建議wifi環境下觀看




買菜、做飯,女孩全都一個人搞定:





買菜




切菜





做飯




女孩媽媽的朋友圈也被贊爆:







評論里,家長們各種羨慕嫉妒:






當很多孩子還在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時,這個女孩卻能體恤父母下班晚工作辛苦(她父母都是醫生),一個人去買菜做飯,的確值得讚歎。




相比之下,不少孩子甚至成人都不能自立。

更可悲的是,一些人對父母,一邊依賴一邊嫌棄。



陳阿姨今年47歲,她女兒前段日子剛生了寶寶,陳阿姨看見女兒連給寶寶換尿布都不會,主動說幫女兒帶孩子。可她沒想到,她每天挖空心思買菜做月子餐,照顧著女兒和外孫女的吃喝拉撒,還被女兒嫌棄。




有一天她太累了,洗衣服的時候就把小孫女的外套也一起放入了洗衣機,被女兒看到後,馬上就被吼。





女兒:「媽,你怎麼回事呀!網上說嬰兒的衣服是需要手洗的,你不懂嗎?」




陳阿姨:「這是外套,沒有直接接觸皮膚應該問題不大吧!」




女兒:「那也不能和大人的衣服一起洗呀!你真是一點都不細心,這麼簡單的常識都不懂!」




陳阿姨:「你不要發火,你媽我也知道累呀!」




女兒:「就你矯情,別人的父母也伺候兒女,也沒聽到別人抱怨!」




……



像陳阿姨女兒這樣的人還有很多。有人明明靠父母拿出畢生積蓄才買了房,卻嫌棄爸媽給的錢太少,只能買兩室;有人明明靠父母幫忙帶孩子才得以輕鬆應對工作和生活,卻嫌棄爸媽思想落後,不會帶孩子。




稍微觀察一下這些人,就可以歸納出他們邊依賴邊嫌棄父母的普遍行徑:





從小,買玩具,找父母;穿衣服,找父母;吃好的,找父母;零花錢,找父母!




長大,買房子,找父母;買車子,找父母;看孫子,找父母;幹家務,找父母!




生活在一起時候,嫌棄父母沒有當官,嫌棄父母沒有存款。




有了自己的家庭,嫌棄父母家務不幹凈,嫌棄父母胡亂帶孫子。




每個父母都是偉大的,他們可以為了孩子付出一切,這同時也是他們的悲哀,因為很多子女對他們的付出總是心安理得的接受。



02


與孩子邊依賴邊嫌棄父母相對應的是,很多父母對孩子,一邊付出一邊抱怨。




一位網友講述了她父母和弟弟的故事:





我的父母在老家開超市,在我弟弟成家後,他們給弟弟在蘇州買房買車。我父母的意思是,沒幫弟弟帶孩子,錢就給足一點。結果我弟弟只要房貸還不起、生活費不夠,就向我父母要,我父母則每次都滿足他。




每次我都勸我父母不要什麼都滿足弟弟,如此下去我弟不會成長,永遠都擔不起一個父親、老公和兒子的責任。但是我父母根本不聽我的,還說我弟在大城市打拚,壓力大,不容易。




我弟媳也很過分,不允許我批評我弟,我和妹妹給弟弟孩子買的衣服,連句謝謝都沒有。




沒過多久我弟賭博輸了100萬,我爸氣瘋了,但最後還是一邊罵一邊把自己的積蓄全部拿出來,還借了20萬幫弟弟。現在我父母都60歲了,還在外面打工。




很多父母都像這位網友的父母一樣,總是覺得孩子不容易,能幫則幫。但當孩子不感激,不上進時又抱怨。




孩子小時候,父母伺候吃喝拉撒,卻抱怨孩子不聽話,學習不好;




孩子長大後,父母買房子看孫子,卻抱怨孩子不懂事,沒有出息。




但抱怨並沒有用。父母一次又一次滿足孩子的索取,只會助長孩子的「受之無愧感」。




於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彷彿就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孩子對父母,邊依賴邊嫌棄;父母對孩子,邊付出邊抱怨。




孩子的依賴,成了理所當然;父母的付出,成了理所應當。



03


有什麼辦法可以遏制「孩子對父母,邊依賴邊嫌棄;父母對孩子,邊付出邊抱怨」的現象?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70分的懶媽媽」,減少付出,適當放手。




有兩個媽媽,家裡都有一個孩子,都在讀高中。其中一個孩子,每次放假都拿旅行箱帶一箱衣服回家,連襪子都不洗,在家也不會幫忙做點家務。另外一個孩子,衣服都是自己洗,還會自己做飯。





仔細一問才知道,

第一個媽媽什麼事都替兒子做

,就希望孩子成績好。結果孩子什麼事都不會做,最近和老師鬧矛盾被請家長後,還和爸爸打架,抱怨媽媽嘮叨。




第二個媽媽則事事都偷懶。

孩子最近冬天的外套不會洗,拿回來給她媽媽洗,結果她媽媽竟然忘了,然後這個孩子就默默的自己把衣服洗了。




有一次這個孩子回家,剛好遇到全家都在親戚家喝喜酒,電話里他媽媽告知他廚房裡有麵條,自己煮。然後被鄰桌的朋友聽到了,說了句:「你這怎麼當媽的,孩子好不容易放假回家,飯都不給做。」可她哪裡知道,這個孩子就是這麼被訓練得聽話懂事。




聰明的父母都有點懶,父母越懶,孩子越懂事。




厲害的父母都有點狠,父母越狠,孩子越優秀。




其實很多人都明白不能對孩子事事周到、保護過度,但大多數父母常常會覺得為孩子付出了一切卻還覺得不夠。




現在的父母小時候吃的苦較多,所以才會如此愛自己的孩子。但慣子如殺子,愛雖然無條件卻是有原則的。




也有父母顧慮,認為孩子讀書壓力那麼大,如今社會生存壓力這麼大,哪有時間讓孩子做家務,哪敢讓孩子獨自去幹些什麼。




還有一位媽媽,她孩子在讀三年級時,有人提議她幫孩子報戶外徒步或者戶外野營的夏令營。她打死也不敢報,只要想到孩子要自己一個人在外面住,還要在戶外徒步、甚至做飯,她就擔心。




但她知道必須鍛煉孩子的獨立生存能力,在她親自去探營以及各種比較、確信足夠安全之後,她終於跨出了這一步,讓孩子去參加戶外徒步。最後的結果讓她驚喜不已,她的兒子回家以後竟然會主動幫她洗碗,還會教育弟弟「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一次放手換來的是一個更懂事更體貼的孩子。







只有讓孩子明白了父母的辛苦,明白了要為自己負責,孩子才不會一邊依賴一邊嫌棄。而父母也不會一邊付出一邊抱怨。




孩子,別讓父母越付出越心寒;父母,別讓孩子越依賴越蠻橫。




曾經看過教育專家尹建莉老師的一段話,她說:





「強烈的母愛不是對孩子恆久的佔有,而是一場得體的退出。母愛的第一個任務是和孩子親密,呵護孩子成長;第二個任務是和孩子分離,促進孩子獨立。」




的確,我們既要使孩子感到滿滿的被愛,又要幫助他成為獨立的社會人。做父母的,需要有足夠的心胸與智慧,讓愛與責任陪伴孩子成長。






來源 | 青欖家長地帶(ID:educool)在全國率先推出《生活中的數學》免費公益節目,每天10分鐘,講一個生活現象和背後的數學思維,讓孩子驚嘆:數學真好玩!   


責任編輯 | 郭可暢 杜潤楠





更多精彩資訊,請點擊閱讀原文,下載中教之聲APP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報 的精彩文章:

女孩乘滴滴遇害!多少悲劇在警示:有一節所有孩子都不該落下的課,叫安全!| 特別關注
最新最權威!家庭教育的8個真相這份報告都說到了,你知道幾個? | 特別關注

TAG:中國教育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