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孫不二祖師坤訣,坤道女修必看!

孫不二祖師坤訣,坤道女修必看!

孫不二祖師,原名富春,號清靜散人,全真七子之一。金大定九年(西曆1169年),孫不二出家。王重陽授之以天符雲篆秘訣,後修道於洛陽,開創全真清靜派,孫不二也成為後世坤丹道法之祖。

《孫不二坤訣》

一、真傳有訣

真傳有訣,真傳有訣。

夫女子秉坤柔之德,而真陰之中具有真陽,修鍊較易。

今得此坤修,信乎?升天之階級,渡世之梯航也。其訣俱在有中著力,有者無之始,從有至無,即是真陽之位。此二句雖重在命功,卻合性命而言,乃坤道第一大關鍵。上句要於有中還無,下句於無中生有。

二、庚甲須知

庚甲須知。

庚甲申明,命功入手處。庚者,金也、虎也。甲者,木也、龍也。其義已詳。

乾集庚金為修鍊之本,甲木常畏其克,而克中反有生機。煉丹家最喜死中求活,故庚虎既降,甲龍即興,一降一興,生殺之機已伏,顛倒之理彌真。

知此生殺顛倒之時,用法斬龍之頭,牽虎之尾,使龍不興雲,虎不招風,風雲息而天清月皎,龍虎降而性合情投,歸爐起煉,立結黍珠,保命之法莫妙於此。

"知"字,有潛心守視之意。風欲來即須擒虎,雨將降乃可斬龍,不先不後,及時斬取,方可鍛煉。

三、學庸詳說

學儒詳說,易理易參。

不明理,又無以學道也,從經學參入,方不落空。於學庸下得轉語,斯為見道。

至如丹道統於《易》中,《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坤屬老陰,陰極陽生,順承乎天,則生人生物;順承乎己,則成道成真。

細究坤之真陽發於何處,即知吾身真一產於何方。求得此一,固得此一,命寶乃全。此求在吾者,不得向外覓取,故曰宜參。

四、性命雙修

性宗須徹,性命雙修,陰陽相接。

性功為人道始終,於性不徹,此寶未能常住。必如秋月澄潭,纖毫不染,無始之始既已瞭然,不空之空咸歸自在,斯性命雙修,陰陽相接矣。

五、熟辨有無

教人熟辯有無,莫負一腔熱血。

陰陽即有無,要於藏經中留心三日,則真陽之來,真陰之往,俱已井然。來龍之頭可斬,去虎之尾能留,二炁相交,絪縕和洽,方成法體。不然徒費心血,又何能修鍊耶?

六、氣由此拔

機在目前,氣由此拔,上有天谷,下有泉穴,認定二處,不宜差別。

臨機切要,惟是以目始意,以意始氣,以氣凝神,以神煉真,通天達地,無往不靈。苟或天谷不熱,氣不上升;湧泉不熱,氣不下行。

必須意目注視上下,其力以引之,認定二穴,不可少有差錯,子午行功,久久純熟,再行烹煉。

七、黃芽白雪

應時須悟,參修自有黃芽白雪。

以上坤道大統,研求印證,貫徹於心,然後入手下功。擒歸之龍含珠,驅回之虎搖尾,黃芽生於土釜,白雪產於瓊宮,大還到手。隨面壁以忘,忘所欲從心。

尊帝天而穆穆,便到西池會王母,白旌黃斾自來迎,一聲霹靂天庭辟,脫去胎州重濁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 的精彩文章:

高人是如何交朋友的?
這應該就是修道修丹最大的阻礙!

TAG: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