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四個原本屬於中國的漂亮湖泊,現在卻成為了回憶!

這四個原本屬於中國的漂亮湖泊,現在卻成為了回憶!

有這麼四個湖泊,失去它們也就代表失去了很多領土。

一、貝加爾湖:中國古文獻記載中的北海,蘇武牧羊所在的地方。

貝加爾湖最早出現在書面記載中是在公元前110年前,中國漢代的一個官員在其札記中稱貝加爾湖為「北海」,這可能是貝加爾湖漢語名稱的起源。關於貝加爾湖名稱來源還有一種簡單解釋:突厥人稱貝加爾湖為「富裕之湖」,突厥族語「富裕之湖」逐漸演化成俄語的「貝加爾湖」。我國漢代稱之為「柏海」,元代稱之為「菊海」,18世紀初的《異域錄》稱之為「柏海兒湖」,《大清一統志》稱為「白 哈兒湖」。蒙古人稱之為「達賴諾爾」,意為「海一樣的湖」,早期沙俄殖民者亦稱之為「聖海」。

最早生活在湖邊的居民是距今7000年前的肅慎族系先民,後人從他們留下的壁畫等物來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在湖岸的薩甘扎巴懸崖壁上刻著海東青、天鵝、鹿、狩獵台、跳舞的薩滿巫師等圖畫,這些圖畫在1881年被發現。另外,在湖岸上,沿著路邊還建有許多石祭台。這些圖畫和祭台可能是早期居民的生活見證。

公元前6~前5世紀,突厥族庫雷坎人從東方遷移至貝加爾湖邊,他們在這裡遇到了土著居民埃文基人(中國稱鄂溫克人)。埃文基人以捕魚、採集野果和養鹿為生。

在西漢時期,「貝加爾湖」是在匈奴的控制範圍之內,名曰「北海」,蘇武被匈奴王單于流放到「北海」去牧羊。蘇武在北海邊艱難熬過19年,最後回到漢都長安。

在東漢、三國和西晉時期,「貝加爾湖」是在鮮卑的控制範圍之內,名亦曰「北海」;在東晉十六國時期,「貝加爾湖」改稱為「於巳尼大水」;南北朝時期,「貝加爾湖」先被柔然控制,後又被突厥控制,名仍稱為「於巳尼大水」;隋朝時期,「貝加爾湖」被東突厥控制,復改稱「北海」;到了唐朝前期,「貝加爾湖」成為大唐帝國版圖的一部分,歸關內道骨利干屬,「貝加爾湖」也改稱為「小海」;後東突厥(史稱後突厥)復國,「貝加爾湖」復歸突厥,後又歸回鶻所轄,仍稱「小海」;宋朝,「貝加爾湖」被蒙古八剌(音là)忽部控制;13世紀,蒙古後裔布里亞特人也來到貝加爾湖地區。無論是突厥人還是布里亞特人都沒能改變埃文基人的生活方式。蒙元時期,「貝加爾湖」又 劃入蒙古帝國版圖,屬「嶺北行省」;明朝時期,「貝加爾湖」被瓦剌不里牙惕部控制。

清聖祖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和清高宗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喀爾喀蒙古和準噶爾蒙古分別先後被清軍控制或征服。不過之前在清俄《尼布楚條約》中,屬於布里亞特蒙古的貝加爾湖以東地區被康熙皇帝劃歸俄羅斯帝國,清世宗雍正帝在位期間劃分清俄中段邊界的《布連斯奇條約》和《恰克圖條約》簽訂後,標誌著中原王朝最終與貝加爾湖徹底隔離。

1908年6月30日,在湖西北方800千米處發生了通古斯大爆炸,部分影響了湖附近的森林。

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位於布里亞特共和國(Buryatiya)和伊爾庫茨克州(Irkutsk)境內。湖型狹長彎曲,宛如一彎新月,所以又有「月亮湖」之稱。它長636千米,平均寬48千米,最寬79.4千米,面積3.15萬平方千米,平均深度744米,最深點1637米,湖面海拔456米。貝加爾湖湖水澄澈清冽,且穩定透明(透明度達40.8米),為世界第二。其總蓄水量23.6萬億立方米,在貝加爾湖周圍,總共有大小336條河流注入湖中,最大的是色楞格河,而從湖中流出的則僅有安加拉河,年均流量僅為1870立方米/秒。湖水注入安加拉河的地方,寬約1000米以上,白浪滔天。該湖平均水深730米,最深1637米,湖水可供50億人飲用半個世紀。

二、巴爾喀什湖:一半鹹水一般淡水的奇特湖泊

中國古稱夷播海, 是位於今哈薩克共和國東南部的一個內流湖,是世界第四長湖。

巴爾喀什湖詳圖它東西長約605公里,南北寬8~70公里,西部寬27~74千米,面積1.83萬平方公里。中部的薩雷姆瑟克(Sarymsek)半島從南岸伸向北岸,把湖面分為兩個水域,西半部較廣闊而水淺,東半部較狹窄且水深。湖的西半部寬27~74公里,湖水為淡水,水深不超過11米;湖的東半部寬10~19公里,湖水為鹹水,水深達26米。

流自中國新疆的伊犁河,接納了大量的來自天山的冰雪融水注入巴爾喀什湖西半部,而湖東半部因較少河水注入,加之湖區氣候乾旱,湖水大量蒸發而使湖水含鹽量增高,因而形成了西淡東鹹的一湖兩水現象。整個湖區屬溫帶大陸性氣候,西部年平均氣溫10℃,東部9℃,年降水量430毫米,11月底到次年4月初湖面冰凍。湖區地層多碳酸鹽沉積。

19世紀中葉,沙俄通過《中俄北京條約》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將中國西境的3個大湖──巴爾喀什湖、齋桑泊和伊塞克湖,連同周圍廣大地區,共達44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佔為己有。1991年蘇聯解體後,該湖變成哈薩克領土。

三、伊塞克湖:天山鹽湖

唐代稱它為「熱海」、「鹹海」或「大清池」。為高山不凍湖,世界第二大高山湖,位於天山北麓。

湖長182公里,最寬處61公里,平均深度 278米(最深處702米),湖面海拔1608米,面積 6236平方公里。在世界高山湖中,伊塞克湖的面積僅次於南美洲的的喀喀湖,但伊塞克湖的湖深居世界高山湖第1位。湖水透明度超過12米,湖水含鹽量較高,故又稱「鹽湖」。

周圍為天山山脈所圍,南岸緊臨從屬天山山脈的泰爾斯山,形成伊塞克湖盆地。匯入河流50餘條。湖區位於大陸性氣候帶中部,氣候溫和乾燥。1月平均氣溫-6℃,7月平均氣溫15~25℃。年降水量約200~300毫米,山地地區可達800~1000毫米。蒸發量大,近40年來,湖面下降約2米。湖區空氣新鮮,湖水清澈,陽光充足,林地蔥鬱,是旅遊療養勝地。以湖濱城市雷巴奇耶為中心的療養區設有泥浴,礦泉浴等設施 。湖盆區2.3萬平方千米的平原低地是吉爾吉斯斯坦的重要產糧區和畜牧區。湖內可通航。湖中水底以下7米處有被淹埋的古城遺址。

當年在這裡做官的唐朝大詩人岑參寫下了如此膾炙人口的詩篇:

側聞陰山胡兒語,西頭熱海水如煮。

海上眾鳥不敢飛,中有鯉魚長且肥。

岸傍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遙旋滅。

蒸沙爍石然虜雲,沸浪炎波煎漢月。

陰火潛燒天地爐,何事偏烘西一隅。

勢吞月窟侵太白,氣連赤坂通單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見夕陽海邊落。

柏台霜威寒逼人,熱海炎氣為之薄。

(《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

從伊塞克湖到比什凱克的途中,經過一個叫托馬克的小鎮,唐朝時稱「碎葉」,據說唐代大詩人李白出生於此。

四、齋桑泊:阿爾泰山西麓的明珠

又名齋桑湖,蒙古語齋桑淖爾,齋桑一詞為蒙古語,意古代蒙古族官銜。位於哈薩克東部齋桑盆地中央。為額爾齊斯河上游流經的淡水湖。布赫塔爾馬水庫建成前,面積為1,800平方公里,長111公里,寬30公里。平均水深4—6米,最深約10米。1959年水庫建成後,在水壩以上沿額爾齊斯河直達齋桑泊形成面積為5,500平方公里的大水庫,湖水平均深度增至11—13米。可通航。建有魚苗繁殖場。

歷史給我們深刻的教訓:落後就要挨打!

試看今日和平崛起的中國,給我們以什麼樣的期待。

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

《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又稱《塔城議定書》,是1864年10月7日(同治三年9月7日)沙皇俄國強迫清政府簽訂的割佔中國西北地區領土(今稱外西北)的不平等條約,沙俄由此割佔中國西北部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和齋桑淖爾(今齋桑泊)南北44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此地區現全部主權歸哈薩克所有。

中國的西部疆界原在巴爾喀什湖。18世紀30-40年代,沙俄的邊界與巴爾喀什湖相距尚遠。兩次鴉片戰爭期間,沙俄通過武裝入侵、築壘移民等手段,強佔了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大片中國領土。1860年(咸豐十年),沙俄又通過《中俄北京條約》強行規定中俄西段邊界的走向,把歷來屬於中國的山河湖泊和設在中國境內的卡倫指為分界標誌,為更多地割佔中國領土製造了條約根據。按照《中俄北京條約》的規定,自1862年(同治元年)8月起,清朝勘界大臣明誼與俄國全權代表巴布科夫、札哈羅夫等在塔爾巴哈台開始勘分中俄西界的談判。談判前,俄方擬定了與《中俄北京條約》邊界條款的規定不相符的「國界草案」及「分界地圖」,意圖將更多的中國地方指為俄有,並採用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在侵佔黑龍江地區時實行的「以實際佔領支持外交要求」的策略,出兵佔領所謂「國界草案」中俄國標明的山隘、要津,造成既成事實。談判開始後,俄方堅持以中國常駐卡倫為界,「所有卡外盡作為應給該國之地」。明誼據理駁斥,未予同意。9月17日,中方作出讓步,提議在烏里雅蘇台、科布多、塔爾巴哈台、伊犁四處舊有邊界至常駐卡倫之間「適中定議」,將此線以西原屬中國之地劃給俄國。俄方對此竟未予置理。20日,俄方將「國界草案」交給中方,聲稱國界必須照圖劃定,否則即可毋庸再議,並限10日內答覆。10月初,巴布科夫等單方面宣布中止談判,擇期回國。後中方多次要求復會,均遭拒絕。1863年(同治二年)3月下旬起,沙俄西西伯利亞總督出動俄軍,向中國西部境內縱深地帶推進,直指塔爾巴哈台、科布多、齋桑淖爾、伊犁等戰略要地。

在俄軍入侵面前,清政府畏縮不前。恭親王奕?認為:「該國如此強橫,若不早為完結,誠恐釀成不可收拾之勢」。於1863年(同治二年)9月上旬向沙俄駐華代辦表示,準備接受俄方在塔爾巴哈台提出的「分界議單」(即「國界草案」),並提出以撤退入境俄軍為交換條件。11月,明誼接到諭旨,隨即照會西西伯利亞總督,要求俄方明年派員前來「商辦換約」。俄方借口來照中有「商辦」字樣,表示拒絕。1864年(同治三年)5月,俄軍乘新疆回民反清起義之機,繼續入侵中國西部地區,並於6、7月間強佔伊犁西北的博羅胡吉爾卡倫,伊犁岌岌可危。8月11日,伊犁參贊大臣明緒迫於形勢,致函西西伯利亞總督:「准照議單,約派使臣,速來換約」。俄方見簽約時機成熟,表示同意。10月7日,中方代表明誼等與巴布科夫、札哈羅夫在塔爾巴哈台簽署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並在俄方繪製的分界地圖上簽字畫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胡旅遊 的精彩文章:

全球最壯美的10條河流!
中國地理複習精講-西北地區

TAG:老胡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