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李白:奉命作文,心中憋屈有誰知

李白:奉命作文,心中憋屈有誰知

李白:奉命作文,心中憋屈有誰知


作者:孫心世


 



(圖片來自網路)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


這是唐玄宗天寶三年(公元744年)的春天,京城長安一個有些破舊的小院里,翰林學士李白,正手舉酒杯,在小院裡邊飲邊舞邊高聲吟唱。


一向喜歡呼朋引伴的他,今晚卻例外地只有他一個人。孤孤單單的一個人,與他相伴的,只有天上冷冽的月亮,還有地上不時隨著他晃動的他的身影。他就這樣,把長安城的繁華和喧囂緊緊關在院門外,一個人坐在這裡自斟自飲。


裴十八走了,劉十六走了,與自己同為「飲中八仙」的老賀也走了……在人滿為患的長安城內,可以「呼」和「引」的人似乎也很難再找到了。


人們都說李白「斗酒詩百篇」,可他今晚不是為了「借酒寫詩」,而是為了「借酒澆愁」。從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秋天來到長安,新舊已經三年。短短三年,不,準確地說只有一年多的時間,他對於人生及社會的認知,竟然發生了連他自己也意想不到的改變。


都說酒醉心明白,這是真的,比如現在,李白的心裡,就如明鏡一般通透,過往的一切,歷歷如在眼前……


 


01.為酬壯志,歷經周折


 


五歲就能誦六甲的李白,自小就有遠大的抱負。他經常把自己比作管仲、諸葛亮、謝安,立志要「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李白《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


為實現自己的理想,清高得幾乎不食人間煙火的

李白,有時也不得不

「入鄉隨俗」,放下自己的身段,「遍干諸侯」「歷抵卿相」(李白《與韓荊州書》),想方設法與那些公卿大臣接近,希望能夠從他們那裡得到提拔或引薦。


李白不過一介書生,要想接近這些人,難免遭到冷遇,有時甚至被弄得顏面盡失。特別是那次拜見李邕,李白至今想起來還覺得冒火。


     那是開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李白離家漫遊,途經陳州時,李白順便去拜見了李邕。當時李白26歲,說句實話,確實是想通過李邕在體制內謀點事做。可李邕對他卻愛理不理,十分輕慢。後來聽別人說,李邕本來就一直對年輕人持有偏見,而且李白行為洒脫,不拘小節,喜歡高談闊論,李邕更是不能接受,認為李白難堪大任。李白真是氣不打一處來:一筆難寫兩個李字啊,你竟連一點面子也不給!我行為洒脫,不拘小節,喜歡高談闊論,那是我天生的個性啊,這怎麼了?你整天板著面孔裝深沉,擺出一副君子模樣,我更見不慣呢。李白當時氣得呀,在李邕的案頭留下一首詩,頭也不回地走了。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恆殊調,聞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李白《上李邕》)




是的,李白就想做一隻鵬鳥,一隻「扶搖直上九萬里」的鵬鳥!


以後他又多次拜見過其他官場中人,甚至在西遊時恰巧碰上唐玄宗出宮狩獵,他還乘機獻上《大獵賦》,但最終都沒有什麼結果。直到後來他認識了時任太子賓客、秘書監的老詩人賀知章,事情才出現了轉機。


賀知章,註定是李白生命中的貴人!


他和賀知章相識,那是在長安城內的紫極宮中。一天,客居西安的李白到紫極宮遊玩,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發覺一個人,一個老人,從衣著到舉止都跟別人不太一般。一打聽,才知道這個人就是神交已久的賀知章。李白喜出望外,趕緊上前拜見,自然又要送上自己的詩作。


佛說,世間所有的遇見都是一種緣分,李白和賀知章的遇見真的就是一種緣分。對於李白,賀知章也早有耳聞。接過李白遞過來的《蜀道難》和《烏棲曲》兩篇詩稿,鬚髮皆白的賀知章當場展開,讀著讀著就眉飛色舞起來,他很想拍案叫絕,只可惜面前無案可拍。兩個年齡相差四十餘歲的人,把手緊緊地握在一起,很長時間不肯鬆開。


從此,李白多了個名號叫「謫仙人」;西安城中的飯館酒肆里多了一個組合叫「飲中八仙」;「金龜換酒」被傳為文壇上的一段佳話;還有就是李白的人生,也發生了奇蹟般的變化。


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


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為松下塵。


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


(《對酒憶賀監二首》其一)


 


02.初到長安,志得意滿


 


經過賀知章和玉真公主的舉薦,特別是看了李白的詩賦,唐玄宗漸漸對李白產生了愛慕之心,終於答應召他入京。聽說唐玄宗詔書已下,正在會稽(今浙江紹興)一帶遊覽的李白,立刻回到南陵家中,與兒女告別。當時的他,意氣風發,確實有一種「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李白《上李邕》)的感覺。41歲,還正是建功立業的黃金階段,實現政治理想的機會已到,他甭提有多高興了。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李白是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秋天到京城長安報到的。那天,天氣很好,秋日映照下的皇城,顯得更加莊嚴肅穆。一介書生李白,可是享受到了多少人夢寐以求卻不能得到的禮遇!唐玄宗不僅降輦步迎,

而且在召見李白的殿內特意設席款待

,還親自為李白調製羹湯。席間,對於唐玄宗提出的有關治國理政方面的問題,李白都對答如流,讓唐玄宗感到十分滿意。末了,唐玄宗安排他到翰林院上班。李白當時心裡想,遇到這樣的明主,以後一定要認真工作,殫精竭慮,肝腦塗地。


當時的翰林院,地位顯赫,有「號為內相」或「天子私人」之稱。能進入這樣的要害部門,李白自然感到十分自豪,走起路來,都感覺輕飄飄的。


朝入天苑中,謁帝蓬萊宮。


青山映輦道,碧樹搖煙空。


謬題金閨籍,得與銀台通。


待詔奉明主,抽毫頌清風。


歸時落日晚,蹀躞浮雲驄。


人馬本無意,飛馳自豪雄。


入門紫鴛鴦,金井雙梧桐。


清歌弦古曲,美酒沽新豐。


快意且為樂,列筵坐群公。


光景不可留,生世如轉蓬。


早達勝晚遇,羞比垂釣翁。


(李白《效古二首》其一)





(圖片來自網路)



 


03.願望豐滿,現實骨感


 


可惜好景不長,李白這種良好的感覺並沒有保持多久。在翰林院上班,儘管有些枯燥,李白倒也能夠忍受,可唐玄宗安排李白在翰林院上班,其實是將李白的編製放在翰林院,平時在翰林院上班,更多的時候是要寫詩作文,供皇上娛樂。比如碰到皇上有宴請或郊遊等活動,那必須隨時陪侍皇上左右,充分利用他寫作方面的長處,賦詩寫實,將其文字流傳後世,從而向後人誇示當時的盛況。其實說白了,唐玄宗不過是用他來點綴昇平,藉以標榜自己是「開明君主」。


天寶二年(公元743年)春,唐玄宗領著楊貴妃出外行樂,無數宮女跟隨前往。玩到開心時,唐玄宗對弓著身子站立在他身邊的高力士說道:「值此良辰美景,怎麼可以只用樂伎奏樂呢?倘若能有傑出的詞人當場吟詩填詞,既可增添樂趣,又可向後世誇耀。」於是立即派遣宮人去尋找李白。


這天恰逢寧王邀請李白飲酒,李白喝得酩酊大醉,來到宮中拜見皇上時還是東倒西歪,說話時舌頭都無法伸直。玄宗命李白為宮中的樂師作五言律詩十首,李白再拜後說:「啟稟皇上,剛才臣在寧王府確實喝高了,只有陛下賜臣醉酒也不必畏懼,臣才敢在陛下面前獻上薄技。」


旁邊的人都驚出一身冷汗,以為大膽的李白這下禍闖大了。可玄宗卻波瀾不驚地說道:「可以。」立刻讓兩位內臣攙扶著李白,並命人為李白研墨。將筆蘸好墨後,又命兩個內臣在李白面前攤開硃色絲絹。李白拿起筆,不假思索,一口氣寫出十首五言律詩,而且一點不用改動。字跡遒勁鋒利,如龍舞鳳飛;韻律合規,對仗工整。


……


柳色黃金嫩,梨花白雪香。


玉樓巢翡翠,金殿鎖鴛鴦。


選妓隨雕輦,征歌出洞房。


宮中誰第一,飛燕在昭陽。


(李白《宮中行樂詞》之二)


……


沒過多久,同樣的人物,同樣的劇情,又一次在興慶宮上演。這天晚上,唐玄宗一時興起,又帶著寵妃楊玉環,趁著月色,前往沉香亭觀賞那四株剛剛從別處移植過來的牡丹。


彼時,興慶湖邊,水光與燈火交相輝映,管弦隨春風翩翩飛揚。為唐玄宗和楊貴妃特意安排的歌舞正準備開始,唐玄宗卻走過來擺了擺手,對樂工李龜年說道:「賞名花,對妃子,豈可用舊日樂詞。」命李龜年拿著金花箋去找李白,要李白趕緊寫出新詞(也就是配合歌唱的七言律詩)。


這可苦了李龜年。多方尋找,才終於找到李白,他正和幾個朋友躺在酒樓里,已醉得一塌糊塗。李龜年趕緊用冷水把他激醒,叫人將他架進興慶宮。半醉半醒間,李白寫下了三首《清平調詞》


……


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李白《清平調詞三首》其二)


……


一次次,李白雖然極不情願,但又必須遵命而作。有人說過,人最痛苦的,莫過於想哭的時候還得笑,這正是李白當時的感受。


也許人們覺得他整天跟在皇帝身旁,要多榮耀有多榮耀,但其實他的內心是十分痛苦的,因為他就是想哭的時候也得笑。只知道整日歌舞昇平,國家大事漠不關心,你本來對此十分憎恨,但你還必須在旁邊不停地拍手;鶯聲燕語,以色迷上,你本來無比噁心,但你還必須搜腸刮肚,極盡讚美。雖然他也不時在「遵命」的文字中隨時插入幾根刺,可不知道人們是否能夠看得出來。


李白的良心,無時無刻不在受著煎熬。一想到那些刻意而為的溢美之詞,他就會感覺到全身爆滿雞皮疙瘩,可又有什麼辦法呢!有時他在想,今天的江湖上,關於他,不知道人們在講述著什麼樣的傳說。在人們的眼裡,他還是那個率性而為、不畏權貴的李白嗎?


 


04.遭人嫉恨,屢受排擠


 


李白的《宮中行樂詞》和《清平調詞》,深為唐玄宗所讚賞,特別是楊貴妃,更是時常掛在嘴邊吟唱。還有一個人也會經常把李白寫的這些拿出來讀一下,那就是高力士。


高力士讀李白的作品,不是喜歡,而是為了從中發現問題。李白向來看不起高力士,有一次唐玄宗讓李白寫公文,李白竟借故酒醉,當著皇上的面叫高力士為他脫鞋。因此,高力士一直對他懷恨在心,總想找機會算計一下他。


這一讀,他還真就從中發現了「問題」。他迫不及待地向楊貴妃舉報,說李白的《宮中行樂詞》和《清平調詞》中明目張胆地影射貴妃娘娘。「你看!」他指著兩篇詩作的手抄稿對楊貴妃說,「李白在《宮中行樂詞》中提到趙飛燕(「宮中誰第一,飛燕在昭陽」),在《清平調詞》中也提到趙飛燕(「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這不是以飛燕之瘦,譏娘娘之肥;以飛燕之私通赤鳳,譏娘娘之宮闈不檢嗎?」楊貴妃一琢磨,還似乎真有這方面的意思。楊貴妃有了懷疑,同床共枕時自然免不了將這些話告訴唐玄宗。


李白對這種御用文人的生活漸漸感到厭倦,和賀知章等人結成「酒中八仙」,常常喝得爛醉,曠工或遲到、早退現象時有發生,有時甚至連皇上需要他時都找不到。


唐玄宗過去因為看重李白的文才,對他的狂放不羈不太理會,現在看到李白經常喝酒誤事,再加上楊貴妃不時在枕邊吹風,心裡便有些不高興,於是漸漸冷落了李白。


    與此同時,那些同僚過去因為唐玄宗十分看重李白,對他的詩詞多有讚賞,心裡早就十分嫉妒,現在看到李白漸漸失寵,便千方百計排擠他,詆毀他。對於同僚的嫉妒,李白可以不屑一顧,因為在李白看來,他們與自己相比,無異於東施與西施。




自古有秀色,西施與東鄰。


蛾眉不可妒,況乃效其顰。


所以尹婕妤,羞見邢夫人。


低頭不出氣,塞默少精神。


寄語無鹽子,如君何足珍。


(李白《效古二首》其二)




但是,對於皇上的冷落,對於同僚的詆毀與排擠,他卻無法做到淡定。奉詔入京時一腔熱血,立志報效國家,而今橫遭打壓和排擠,抱負無法施展,他的心中感慨萬千。於是他想到了東晉時候敲擊玉壺、吟誦曹操《龜雖壽》的王敦;想到了西漢時候博學多識,大隱於市的東方朔。




   

烈士擊玉壺,壯心惜暮年。


三杯拂劍舞秋月,忽然高詠涕泗漣。


鳳凰初下紫泥詔,謁帝稱觴登御筵。


揄揚九重萬乘主,謔浪赤墀青瑣賢。


朝天數換飛龍馬,敕賜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識東方朔,大隱金門是謫仙。


西施宜笑復宜嚬,醜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雖愛蛾眉好,無奈宮中妒殺人


      (李白《玉壺吟》)




「早達勝晚遇,羞比垂釣翁」(《效古二首》其一)的激情已過,「功成謝人間,從此一垂釣」(《翰林讀書言懷呈集賢諸學士》)的念頭暗生,李白對宮中的生活已經開始厭倦,甚至已經失望了。


可是,是去還是留,李白一直還在糾結。要不走吧,這樣的工作實在是無聊,這樣的處境實在是尷尬,要一走了之吧,又覺得有負聖上,還有曾經大力舉薦自己的老賀和玉真公主。


少年落魄楚漢間,風塵蕭瑟多苦顏。


自言管葛竟誰許,長吁莫錯還閉關。


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輸丹雪胸臆。


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雲生羽翼。


幸陪鸞輦出鴻都,身騎飛龍天馬駒。


王公大人借顏色,金璋紫綬來相趨。


當時結交何紛紛,片言道合惟有君。


待吾盡節報明主,然後相攜卧白雲。


(李白《駕去溫泉後贈楊山人》)




這是天寶二年(公元743年)冬天,李白隨唐玄宗游驪山溫泉宮,回來途中遇到自己的朋友楊隱士時,贈給楊隱士的詩。雖然從詩的末尾看李白已生出歸隱山間的想法,但詩的前面仍然十分「正能量」,表示自己要感恩明主,報效國家。





(圖片來自網路)


 


05.故友已走,深感孤獨


 


裴十八走了,此去之後,他是準備歸隱穎水源頭(今河南登封市境內)的魯山。


       何處可為別,長安青綺門。
  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
  臨當上馬時,我獨與君言。
  風吹芳蘭折,日沒鳥雀喧。
  舉手指飛鴻,此情難具論。
  同歸無早晚,潁水有清源。


(《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二首》其一)




劉十六走了,他說他不會再回來,他打算回到楚地(今湖南),歸隱於楚山。




楚山秦山皆白雲,白雲處處長隨君。


    長隨君,君入楚山裡,雲亦隨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蘿衣,白雲堪卧君早歸。


(李白《白雲歌送劉十六歸山》)




最讓李白感到難捨的,是老賀也走了。老賀老賀這一走,李白的心裡頓時覺得空落落的。


去年年底,85歲高齡的賀知章得了一場大病,命懸一線。好在後來死裡逃生,於是他上表奏明皇上,請求回鄉當道士。皇上批准了他的請求,並同意他把自己在京城的家捐贈出來作為道觀,還特地賜名「千秋」。賀知章動身這天,唐玄宗命人在京城東門設立帳幕,讓百官在長樂坡上為賀知章餞行。那天,李白和賀知章依依不捨,猶如生離死別。他寫了兩首詩,一首是尊皇上詔命的應制之作,一首是自己的送行之作。


久辭榮祿遂初衣,曾向長生說息機。


真訣自從茅氏得,恩波寧阻洞庭歸。


瑤台含霧星辰滿,仙嶠浮空島嶼微。


借問欲棲珠樹鶴,何年卻向帝城飛。


(李白《送賀監歸四明應制》)


 


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


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


(李白《送賀賓客歸越》)


 


06.我也走吧,天亮就出發


 


月亮早已偏西,夜已經很深了,可李白仍然還在院子里。他,仰面躺著,嘴裡還在輕聲地吟唱。他的聲音,在略帶寒意的春夜,顯得有幾分孤寂和凄愴。




窮愁千萬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雖少,酒傾愁不來。


所以知酒聖,酒酣心自開。


辭粟卧首陽,屢空飢顏回。


當代不樂飲,虛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


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台。


(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四)




今年的長安不知怎麼了,雖然已是春天,但寒意卻一直沒有完全退去。颼颼的冷風,拚命地從門縫裡擠進來,但李白卻全然沒有感覺。院子里那一叢同樣顯得孤寂的說不出名的花,在寒風中瑟瑟地搖曳。倒伏在花叢下的酒壺,在默默地向主人宣示:酒,已經喝完!


還是走吧,李白心裡想,最近聽說皇上也打算將自己「賜金放還」,還留在這裡幹什麼呢。而且他還聽說,為了這事,玉真公主跟皇上大吵了一架。據說還跟皇上賭氣,宣稱如果皇上要將李白打發走,她也不稀罕什麼公主名號了,她的財產也不要了。一想到玉真公主,李白的心裡便生出無限的旖旎,身心都感到暖暖的。這個難得的紅顏知己,真難為她了,為了他,玉真公主付出了許多許多。


走吧,前年秋天來,現在是春天了。「昔視秋蛾飛,今見春蠶生。」(李白《古風五十九首·大雅久不作》)永遠離開這「珠玉買歌笑,糟糠養賢才」(李白《古風五十九首·燕昭延郭隗》)的長安城吧!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岐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李白《行路難三首》其一)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學 的精彩文章:

一曲《秋風醉》,聽醉了人心
余秋雨:葉子黃了, 我在樹下等你

TAG: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