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毛主席的敗仗------青杠坡之戰

毛主席的敗仗------青杠坡之戰

原標題:毛主席的敗仗------青杠坡之戰


青杠坡位於貴州省習水縣通往土城的必經之路上,紅軍企圖過長江去和張國燾的四方面軍會合,蔣介石判斷出紅軍的動向,已經在紅軍的前方布下中央軍,黔軍,滇軍等部隊,後面尾隨而來的是川軍郭勛祺部,據情報顯示郭勛祺是兩個旅四個團的人馬。剛剛復出的毛澤東決定在此聚殲尾追之敵,給處於危急時刻的紅軍一個勝利,壯壯軍威,鼓鼓士氣。


在黨的史冊中青杠坡之戰鮮有提起,以至於美國人索爾茲伯里在寫《長征》時,重走長征路,在貴州的習水聽到還有如此戰役,他感到非常奇怪,這也怨不得美國人奇怪,就是中國人也有好多人不知道青杠坡戰役,多年以後蕭華在他的《長征組歌》的《四渡赤水》章篇中的歌詞是這樣說的:


「戰士雙腳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烏江天險重飛渡,兵臨貴陽逼昆明。


敵人棄甲丟煙槍,我軍乘勝趕路程。

調虎離山襲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在這裡把毛澤東的四渡赤水之戰稱作是用兵如神,後來的黨史中也把長征途中的四渡赤水稱為毛澤東軍事生涯的光輝之作。一九九六年由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柯延主編的一代天驕《毛澤東的歷程》,內容主要以紅軍老戰士的回憶為主,也沒有青杠坡之戰的回憶,這些回憶者不乏紅軍時代的著名將領和領導人,應該是真實的,但遺憾的是全是溢美之詞,有些地方明顯失實,在一九三五年遵義會議之後,毛澤東被選為政治局常委,從此走進共產黨的領導核心,但他還不是黨的總書記和軍委主席,蘇維埃政府主席一職也在長征前被張聞天所取代。但在書中關於這一段歷史,回憶者們統統稱毛澤東為主席,這種獻詞一類書籍是會誤導人的。


青杠坡之戰其實是一次失敗的戰役,情報不準確是失敗的主要原因,原來的情報顯示,郭勛祺師是兩旅四團,但是實際紅軍面對的是四旅八團的敵人,本來是想以優勢兵力快速全殲敵人,沒想到成了旗鼓相當的拉鋸戰。有人說湘江之戰是紅軍到了千鈞一髮的危急時刻,但那時的紅軍還有八萬人馬,血戰湘江以後僅僅剩下三多萬人,在此時毛澤東已經沒有多少本錢和敵人拼消耗,這是毛澤東最不願看到的情況。如果不擺脫敵人後果是相當嚴重的,這時的紅軍隊伍里聚集著後來黨的許多著名的軍事將領和領導人,資料記載:有七名共和國元帥,羅榮臻,劉伯承,林彪,朱德,葉劍英,聶榮臻,彭德懷。留在蘇區的陳毅和二方面軍的賀龍,四方面軍的徐向前不在此列。大將中除了徐海東,張雲逸,粟裕,王樹聲外也參加了戰鬥。將軍就不計其數了。共產黨的一代領導人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周恩來和二代領導人鄧小平也在槍林彈雨中度過了這艱難時刻。最危急時敵人已經打到了毛澤東的指揮部前,朱德劉伯承親上前線指揮,幹部團長陳賡更是提槍衝鋒。


毛澤東萬萬沒有想到他的復出第一仗竟是如此結果。


紅軍在青杠坡丟下三千個弟兄落敗而逃,這對於只有三萬人的紅軍來說是不小的損失,對毛澤東來說是一個打擊。李德,博古目睹此役的失敗無不詬病毛澤東的指揮,毛澤東的精明之處在於絕不與強敵死纏爛打,眼看川軍援兵不斷的投入戰場,毛澤東果斷地下令撤兵,轉頭渡過赤水,出其不意的向敵人兵力薄弱的遵義前進。雖然遵義會議上給毛澤東的分工是周恩來在軍事指揮上的幫助者,下最後決心的負責者是周恩來。但可以看出自青杠坡戰鬥以來,所有的指揮出之毛澤東之手,周恩來反而成了毛澤東的助手。這頗似三國時的劉備與諸葛亮,劉備軍隊的所有謀劃指揮全仗諸葛亮,劉備倒成了簽字下令的機器,所以有人說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張聞天在毛澤東復出中立了大功,當青杠坡戰鬥失敗後,毛澤東撤離戰場一下子轉向雲南,在威信縣的扎西,危機下的紅軍開了一次會議,對中央常委進行分工,張聞天接受其他人的建議,接任博古的中央總負責人的職位,也就是中共中央總書記。這是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第一次沒有外來勢力的干涉,自己選擇的領導人。


張聞天並沒有象影視作品中反映的那樣,作為總書記一點主意也沒有,事事請教毛澤東,他在長征途中特別是遵義會議以後,起到了總書記的職責,在天天打仗的環境中,他起草了著名的《遵義會議決議》,對五次反圍剿以來的經驗教訓做了系統的總結。可惜的是這份著名的文獻丟失了。張聞天在遵義會議以前和毛澤東,王稼祥一起討論了五次圍剿以來失敗的原因,他是談話提綱的執筆者,在遵義會議上他是作反報告的人,遵義會議以後他又是《遵義會議決議》的起草人,可以說遵義會議的成果張聞天立下了大功。後來在延安毛澤東也承認張聞天對於他的復出起了關鍵的作用。


扎西會議以後,張聞天發揮了黨的總書記的應有作用,他完成了一件重大的事件,就是張聞天擔任最高職務後確立了毛澤東軍事領導地位。我們知道名不見經傳的貴州黃平在長征史中沒有人提起,但它卻是毛澤東重新掌握紅軍大權的肇始,在黃平的橘林里,張聞天就曾經說過要毛澤東出來指揮軍事,但遵義會議卻留了個尾巴,給了毛澤東一個相當於周恩來的參謀長的職位。扎西會議後,毛澤東提議二渡赤水,再占遵義,毛澤東的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發揮了奇效,出其不意的回攻遵義給蔣介石弄了個措手不及,紅軍終於在毛澤東的領導下打了個勝仗,搞得軍閥王家烈丟盔棄甲,喪失了賴以生存的軍隊,被蔣介石乘機趕下台去做了寓公,就如王稼烈所說:一九三五年他撞了「紅運」。


二占遵義,使張聞天真正的確信毛澤東的軍事指揮能力和戰略戰術,比其他人來說勝出一籌,他下決心要毛澤東真正的掌握軍事指揮大權。紅軍在長征途中一直企圖建立一個穩固的根據地,去湘西和賀龍,肖克會合也是這個打算。湘江慘敗後轉兵遵義,曾經設想在黔西北建立根據地,但蔣介石的大軍迅速從四面八方包圍過來,不得放棄這個打算,青杠坡失利後,過長江到四川和張國燾會合的計劃也破滅了,毛澤東果斷的轉兵雲南威信。可以說紅軍已經到了萬分危急的時刻。

毛澤東的戰略戰術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有的時候就是吃柿子撿軟的,紅軍經過幾個月的長途跋涉,不斷地戰鬥,已經是筋疲力盡,面對國民黨的強大兵力,能夠打得過的對手很少,本來以為川耗子很好對付,沒想到青杠坡一戰揚名的卻是川軍郭勛祺。嘗到川軍厲害的毛澤東更不敢和裝備精良的中央軍死磕,那麼在佔領遵義的過程中佔了王家烈大便宜的紅軍,還能回味那美妙的時刻嗎?,毛澤東急需一場勝仗來證明自己,青杠坡失利已經很失面子,博古就公開說:「狹隘的經驗主義看來也靠不住。」


郭勛祺青杠坡一戰名利雙收,不僅得到川中名將的稱號,蔣介石大喜過望,下令晉陞郭勛祺為中將師長,統領川軍模範師。飄飄然的郭勛祺更是赤膊上陣賣力攻打紅軍。倒霉的是王家烈手下的一個小軍閥被蔣介石稱之為「猴子蛋」的黔軍將領候之擔因丟失城池,被軍法處置。蔣介石恩威並重賞罰分明的做法,激勵著滇川黔的各路諸侯們,賣力地向紅軍發起攻擊。毛澤東面對險惡處境,決定二渡赤水回頭黔北,在毛澤東看來以紅軍的力量對付川軍,滇軍,中央軍,已無取勝的把握,還是王家烈這個雙槍將好對付,果不其然紅軍出其不意的回師黔北,取得了自長征以來的巨大勝利,當蔣介石的大軍還在長江兩岸布防時,黔北告急,在彭德懷的指揮下一三軍團,攻下桐梓,,突破婁山關再占遵義。此役把以為可以高枕無憂的王家烈打得落花流水,損失慘重。王家烈的看家本錢兩個師又八個團徹底完蛋,從此這個貴州土皇帝失去依靠,被迫做寓公了。


紅軍二渡赤水再占遵義取得勝利意義重大,自五次圍剿以來紅軍一路節節敗退,特別是湘江慘敗在紅軍將領中留下的陰影,被此次勝利一掃而空,久違的笑容回歸到將士們的臉上。毛澤東用這次勝利證明了自己,執掌大權的張聞天充分認識到毛澤東的軍事指揮才能,下決心讓毛澤東全權指揮軍事,這個決定使毛澤東真正的走向了統帥的位置。


在紅軍隊伍中威信迅速升溫的毛澤東取得了他長征途中的第二個實際職務,如果說政治局常委是地位上的尊崇的話,那麼張聞天決定成立前敵指揮部由毛澤東任政委,朱德為總指揮,其實已經將指揮大權交給了毛澤東。當時軍事上的統帥還是紅軍總政委周恩來,但作為周恩來軍事上的幫助者毛澤東實際上已經在指揮戰鬥,而周恩來倒像是毛澤東的參謀長,新的最高三人團已經名存實亡,王稼祥完全聽從毛澤東的,而前敵總指揮部的成立,架空了最高三人團,也等同於架空了周恩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愚人煙火 的精彩文章:

我黨潛伏最長時間的地下黨是他,直至1993年才被人所知
李自成坦言無意爭奪帝位,為何崇禎寧願亡國也不願妥協?

TAG:愚人煙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