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位專家參觀定陵博物館,他只看一眼,就發現了這件展品的錯誤!

這位專家參觀定陵博物館,他只看一眼,就發現了這件展品的錯誤!

原標題:這位專家參觀定陵博物館,他只看一眼,就發現了這件展品的錯誤!


定陵博物館開館的時間是在1959年,開館之前,所有的展品擺放完畢,需要請各方面的專家到館中看一看,一旦有疏漏和錯誤,立刻予以改正,當時,有一位姓沈的古代服飾專家,他來到定陵博物館的絲綢展廳,他一眼,就發現了一個錯誤,這個錯誤是什麼,小編接下來,就給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定陵是明朝萬曆皇帝的陵墓,我考古工作人員一共在墓內出土了3000多件珍貴文物,一提到文物,很多讀者都會落到一個誤區,認為這座陵墓中,最珍貴的文物,一定是萬曆帝的皇冠和龍袍,其實,這種觀點是不對的,因為迷信皇冠和龍袍是最珍貴的文物的想法,只是權力這兩個字在作怪。


萬曆皇帝的皇冠和龍袍歷經幾百年的歲月,已經破損得不像個樣子,經過文物專家,以及頂級工匠的大修,還是不是原來萬曆皇帝的東西,小編不敢亂說話,反正一句話,比上述兩件寶貝還珍貴的東西,就是69匹隨葬的綢緞。


我們都知道,綢緞是用蠶絲織成,因為蠶絲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質,故此,在古墓中很難保存,所以清朝的絲綢製品都挺少見,更別說明朝的絲綢了。


很多古代服飾專家為了研究明代的絲綢,甚至用了一個偏激的法子,那就是揭取明代古書書套上,裝飾的絲綢,能在萬曆皇帝的棺槨中,一下子找到69匹,當時明代所能見到的所有絲綢,這不僅是文物界的福氣,也是遊客們的幸運。



為了節省空間,定陵的工作人員決定將這些整匹的絲綢,分別裁剪,然後將其像畫似的裝裱起來,掛在牆上,供遊客們參觀。


這位姓沈的專家接到了定陵博物館的邀請,他坐著車,就來到了博物館的絲綢展廳。他因為眼睛老花,便舉著擴大鏡,一幅絲綢,一幅絲綢地看了下去,可是看了一陣子,他的眉頭就皺到了一起。然後他用手指著幾幅絲綢,說道:「這幾幅絲綢誰負責,你們把反面給裝到前面去了!」



織物都有正反面的區別,只不過織物越高檔,正反面的區別越小,但不管區別多麼微妙,在一座號稱世界最頂級的皇陵博物館中,絕對不應該犯如此低端的錯誤。






那位絲綢展館的負責人嘴裡嘟囔了半天,最後才說道:我們這是要向觀眾,展示一下織物的被面。


這位沈專家一聽負責人的狡辯,他生氣地道:「想要展示織物的背面,只要手指寬的一小條就足夠了。」


在沈先生的堅持下,那幾幅被裝反的絲綢製品被掉了過來,終於能夠正面朝外了。


這座皇陵博物館開館後,雖然3毛錢一張門票,但還是供不應求,遊客們來到絲綢館,看罷那一塊塊璀璨奪目的絲綢,都說,明朝的文明,真的很超前,也很偉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解密坊 的精彩文章:

同治皇帝和恭親王因一件事兒吵架,載淳吼道:我把皇帝位子讓給你
武則天的孫女出嫁,她送給了安平公主這兩件「神奇」嫁妝!

TAG:歷史解密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