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青少年交友不當,父母該怎麼和孩子討論?

青少年交友不當,父母該怎麼和孩子討論?

文:黃敦晴


青少年交友不當,父母該怎麼和孩子討論?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父母擔心孩子交不到朋友,但更擔心他們交到壞朋友、或是父母不喜歡的朋友!怎麼跟孩子溝通,不過分干預,又能幫助他們擇友?尤其是面對青少年,怎麼避免孩子交友不慎,誤入歧途?



台灣兒福聯盟開學前公布的調查發現,孩子跟父母都煩惱課業和人際關係。家長擔心孩子被霸凌,孩子擔心跟同儕相處、是否受歡迎。

事實上,除了擔心能不能交到好朋友,大家應該都更怕交到壞朋友。例如,會霸凌、對人頤指氣使、利用善良的孩子、甚至引誘孩子吸毒、喝酒、逃學的損友。當父母覺得孩子的朋友怪怪的時候,該怎麼辦?專家建議,不妨從問這幾個問題下手?

真的是壞朋友嗎?還是你只是不喜歡?

擔任家庭醫生的麥凡登(Joan McFadden)在《衛報》(The Guardian)的專欄指出,父母看小孩的朋友不順眼,是常見的事。不過,在確認對方不是個壞孩子之前,千萬不要承認你不喜歡這個朋友,因為通常這樣只會讓孩子跟對方更親近。父母應該先不作聲,但是密切觀察,甚至也跟這些怪怪的孩子做朋友,跟他們多親近,例如,邀他們來家裡玩,或是一起參加活動,以便就近觀察。如果發現異狀,就要跟孩子深入地聊。


什麼時候該怎麼該出手?

交朋友是孩子成長的過程。在亞特蘭大擔任學校社工的潘德莉娜(Tara Pandarinath)指出,孩子小的時候,要學習社交、怎麼當一個好朋友、以及用正面的方式來化解衝突。到了青少年前期或青少年時,因為會發展認同感,所以朋友也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但是孩子都還在學,所以家長要也要盡父母的責任,跟孩子討論、清楚的設定對孩子行為的期待,當他們受挫時支持他們,避免孩子太受傷。意思是說,讓他們有交友的自主權,也讓他們在友誼中經歷傷害,父母的角色就是幫他們擦淚水,陪著他們學習經歷交友這件事,以及朋友的意義。

在學習與陪伴過程中,麥凡登也提醒父母要讓孩子知道,隨著年齡增長,會有更廣的交友圈,也可能會遇到想要影響他們的人,孩子要建立自信心,這有助於他們在未來懂得怎麼抉擇。

不過,如果懷疑孩子交的是損友,潘德莉娜建議,與其突然下禁令,不如先用好奇的態度多探詢。「青少年對自主權很敏感,」她認為父母可以先抽離自己的情緒,跟孩子說明對方有那些不當的行為、事實,讓你擔心,以免孩子覺得父母想操控他們,就會先反彈。

青少年人生經歷較有限,不一定會發覺或懷疑身邊的人不對勁,所以父母千萬不要裝作不在乎,要跟孩子盡量聊,不只聊朋友的言行有什麼問題,還要聊青少年常見的吸毒、飲酒等問題,也教他們怎麼拒絕與應付同儕壓力,並且讓孩子知道,如果發生任何事情,隨時可以找父母。


怎麼遠離壞朋友?

麥凡登指出,當確定孩子真的交了壞朋友,有可能染上惡習或出現危險行為時,先不要責備他們,孩子才會願意持續對話,讓父母了解狀況與協助他們。

心理醫師施拉許(Christy Thrash)建議,禁止青少年交友並不容易,父母可以鼓勵孩子擴大社交生活,例如報名課後活動、或是打工,認識其他新朋友。

在紐澤西執業的臨床社工師薛佛(Kimberly Schaffer)說,青少年的額葉尚未發展完成,會低估危險、又認為自己不會受傷害。如果經歷上述的溝通與安排後,孩子仍然沒有跟壞朋友拉開距離,父母就要採取更激烈的行動,中止他們來往。例如轉學,尤其是孩子被霸凌,或是學校遲遲不採取行動時。

不過施拉許提醒,如果孩子是貪圖跟壞朋友交往、甚至吸毒時,被對方接受、認同的感覺,那在換了學校後,還是可能會物以類聚,又交上壞朋友。所以父母在家也要嚴密的督導孩子,在孩子行為好轉時,再放鬆、給他們多一點自由。這樣長期可以培養孩子更健全的獨立!

★版權所有,轉載請加註作者及出處,出處為親子天下微信公眾號(微信號:cn-parentin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親子天下 的精彩文章:

女網名將小威廉絲產後復出:若我能做得到,你們也可以
睡眠不足,竟是親密關係殺手?

TAG:親子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