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一年內能爆50條!強大工業實力造就神奇「周刊航母」!

一年內能爆50條!強大工業實力造就神奇「周刊航母」!

原標題:一年內能爆50條!強大工業實力造就神奇「周刊航母」!


卡薩布蘭卡級


說起因建造速度過於異常而聲名大噪的航母,那當數美國的護衛航母卡薩布蘭卡級(7800噸)。這是以量產為前提設計的護衛航母,其首艦「卡薩布蘭卡」號花費了9個月的時間建造,到最後一艘「曼達」號的建造只花了4個月就完成。


它的50艘同級艦都是由華盛頓州的Henry J. Kaiser公司和波特蘭的Oregon S.B.公司建造,而完成這些航母卻僅僅花費了1年的時間,到後期,幾乎每隔一周就有一艘同級艦進行服役,因此得名「周刊航母」。那麼這種航母又是因什麼而誕生,為什麼可以如此高產,實戰效果又如何呢?



早在20世紀20年代,航空母艦剛剛誕生後不久,航空母艦取代了戰列艦成為新的海上霸主。為此,各國開足馬力大力建造各級航空母艦,其中護航航空母艦由於價格低廉、便於生產、建造周期短、改裝方便等優點而備受各國青睞,尤其是美國,據統計,美國建造護航航空母艦達124艘之多,主要有長島級、射手級、統治者級、博格級、桑加蒙級、卡薩布蘭卡級、科芒斯曼特灣級,其中卡薩布蘭卡級先後建造數量達50艘,成為世界上建造數量最多的一級航空母艦之一。


隨著戰局的發展,美國總統羅斯福強調要多造護航航空母艦。海事委員會提出了批量生產的方案,憑藉美國工業的強大實力,只一年時間,美國船廠便造出了50艘護航航空母艦,並命名為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母最大的特點就是小,一般就是平的飛行甲板,島式上層建築比起常規航母而言要袖珍很多。與輕型航空母艦改建自戰鬥艦隻不同,護航航空母艦則是由商船改裝而來,因此屬於更為小型的航母,用於為商船護航。它們一般是在運輸船隊前方展開,用艦載機偵察、攻擊潛艇,或引導水面艦隻實施攻擊。護航航空母艦除護航外,還時常擔負運輸船的角色。



護航航母在噸位和載機數量方面和輕型艦隊航母並無區別,主要的問題在於:


1、護航航母採用了民用標準的結構和材料、管線等,抗損能力太差,參與戰鬥會因很小的損傷造成巨大損失(很難出現戰傷的情況,基本一打就完)。

2、功率比戰艦小得多,速度太慢。


這是對護航航母最初、最基本的認識,所以護航艦艇而非作戰艦艇。在二戰早期的運用中也是以船隊防空、反潛等低烈度的輔助作戰為主,並擔當飛機運輸艦。



但隨著作戰經驗的積累和技術的發展,這一切又有所改變:


1,護航航母的最高速度雖然很低,但低速性並不差,在統一巡航速度航行時,和主力艦隊相差並不多(仍然有差距,所以一般不並隊)


2,英美高性能的彈射器的普及,(二戰英美不論大小航母、護航航母均使用彈射器,這和日本完全沒有彈射器不同)令低速航母不依靠高速的合成風也能使用大型飛機,到二戰中後期,英美護航航母正常情況下均有一個魚雷機中隊或俯衝機中隊。



3,到二戰中期已經證明了飛機完全可以壓制炮艦,而不論大西洋還是太平洋,盟軍已經取得了海上制空權,威脅降低了,加之在幾次慘重損失後,英美對其護航航母的管線、電路進行了更換、加強了防火防爆、加固了部分結構,雖然仍然很脆弱,但已經不是一打就廢了。


4,護航航母的載機能力不弱,數量又很多,再可以搭載重型飛機後,成隊的護航航母打擊力相當可觀。



5,最重要的是護航航母的作戰能力以小範圍作戰為目標,任務多以配合航母作戰而行動。



「卡薩布蘭卡」可算是美國最著名的一級護航航母,不但在建造數量上遠超其他幾級,在戰爭中的表現也可圈可點。因航速和裝甲等方面的限制,護航航母一般不直接參加與日軍的戰鬥,多擔負對岸轟炸和支援任務,然而在1944年10月的萊特灣大海戰中,六艘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母「不幸」地撞上最強大的日本水面艦隊——第一機動艦隊,從而展開了一場螞蟻斗大象般的戰鬥。由於美軍的奮戰,給予日艦隊重創,自身僅損失兩艘護航航母(聖羅號和甘比爾灣號)。



該級艦在戰爭中共損失了五艘:俾斯麥海號(CVE-95)、甘比爾灣號(CVE-73)、利斯康姆灣號(CVE-56)、奧曼尼灣號(CVE-79)、聖羅號(CVE-63)。其餘各艦在戰後陸續售賣解體。



本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天南京 的精彩文章:

二戰德國空軍元帥戈林從「戈帥」變「戈胖」,全是他自己作的!
還聽信義大利軍打不過原始部落的段子?那你就輸了

TAG:天天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