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別小看了收藏 它能影響社會:請尊重收藏家

別小看了收藏 它能影響社會:請尊重收藏家

收藏,不僅是個人為興趣而做出的行為,更是一種能影響社會的做法。為什麼說收藏家最值得尊重,他們在歷史上扮演著獨特的角色,使文明和文化得到保護和傳承。

張伯駒賣園護寶

隋展子虔《游春圖》

1948年,大收藏家張伯駒先生為了避免國寶《游春圖》流向海外,賣掉了心愛宅邸園林——似園,最終以220兩黃金的高價買下《游春圖》,並在新中國成立後不久將其捐獻給國家。當時,文化部副部長鄭振鐸準備給一些報酬,張伯駒堅定地回絕了,他說:「東西在我的手裡,就是在國家的手裡,我怎麼能和國家分你我,一定上交國家,無償捐獻!」張伯駒先生為保護文物,防止珍貴的文物外流付出了畢生的心血,使一大批珍貴的書畫幸免於難。

晉陸機《平復帖》

張伯駒先生所收藏的珍貴書畫,最後全部歸於國家。1956年,他將所藏的8件國寶級的書畫,捐給了文化部。這8件珍寶是:晉陸機《平復帖》、唐杜牧《張好好詩》、宋范仲淹《道服贊》、宋蔡襄《自書詩冊》、宋黃庭堅《諸上座帖》、宋吳琚《雜書詩帖》、元趙孟頫《章草千字文》以及元俞和楷書帖;在這之後不久,張伯駒先生又將宋楊婕妤《百花圖》、宋趙伯嘯《仙嶠白雲圖》、元趙孟頫《篆書千字文》、唐人寫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等一大批書畫,捐獻給吉林省博物館。張伯駒夫婦捐獻給國家的書畫多達27種,均是罕見的稀世之寶。

眾藏家為國捐寶

徐熙《雪竹圖》

另一位大收藏家錢鏡塘先生在新中國成立後的30餘年中,先後10多次將所藏物品捐贈給國家,數量達3900餘件之多。徐熙、董源、范寬、唐寅、沈石田、王石谷、趙之謙、金聖嘆、任伯年、虛谷、吳昌碩……中國書畫史上眾多名家的名品,都在其列。已被上海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所藏的五代徐熙的《雪竹圖》、宋代范寬的《晚景圖》、清代王石谷的《陳元龍竹嶼垂釣圖》等,都是稀世之寶,撼世之作。

范寬《晚景圖》

將心愛的藏品捐獻給國家的的收藏家不止上述兩位,朱文鈞,也是我國著名的收藏家。1953年,朱文鈞夫婦囑咐其子朱家溍,將其畢生心血706種碑拓全數捐獻給國家。這些碑拓從東周的石鼓文以下,包括了以後歷代的法帖在內,多是宋、元、明、清的拓本,字跡清晰,均是碑拓中的上品。在此以後,又將2萬多冊善本圖書捐獻給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將全部書畫捐獻給浙江省博物館,將全部明清傢具捐獻給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館。

朱文鈞夫婦捐贈的唐代《九成宮禮泉銘》碑帖(宋拓本)

華僑收藏家周銳在慶祝他旅居美國舊金山60周年之際,把他珍藏的10件古瓷器捐獻給上海博物館。以製作和收藏紫砂壺而聞名海內外的許四海,其收藏品中有一把清代制壺名師邵大亨的傑作「大亨壺」。一位外國人慾出7萬美元購買,許四海卻婉言笑道:「這是中國人的寶貝,我收藏它並不是為了出售,你就是出100萬美元我也不會動心。」

許四海先生

也許在在惟利是圖的人看來,這幾位大收藏家都是一些不識財務的大傻子,哪有手握價值連城的珍寶,不待價而沽、轉手謀利卻無償地捐出去的道理。這恰恰說明了收藏家與大多數普通收藏者的根本區別在於:前者是「藏物」,後者是「藏錢」。對於以上幾位收藏家來說錢並不重要,個人的得益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對藏品有利,怎樣才能讓那些珍貴的文化化遺產發揚光大。

張伯駒

正如張伯駒曾在《叢碧書畫錄序》中所寫的:「予生逢離亂,恨少讀書。三十以後,嗜書畫成癖,見名跡巨制,雖節用舉債,猶事收蓄。人或有訾笑焉,不悔。」「予之煙雲過眼,所獲已多。故予所蓄,不必終予身為予有。但使永存吾上,世傳有緒,則是予所願也!」在這短短數語之中,張伯駒先生明確地表示,他收藏書畫的目的,是使這些珍品永遠保存在國內,防止流失到海外,世世代代傳流下去,供後人鑒賞。至於他個人,只不過是煙雲過眼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偉收藏 的精彩文章:

古玩鑒定口訣表:背下,你就是行家!
這種古怪的冷兵器,外形奇葩,但殺傷力極強

TAG:陳偉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