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寵物 > 從古到今,狗在人們心中低賤了上千年

從古到今,狗在人們心中低賤了上千年

寵,宀為房屋,房屋下養著龍。在古時,不是奇珍異獸,登不上寵物的殿堂。

衛懿公好鶴、太宗懷鷂、玄宗的白鸚鵡「雪衣娘」……明朝作為歷史上封建帝王豢養動物的最鼎盛的時期,京城內建有虎城、象房、豹房、鹿場、鷹房等多處奇珍異獸的飼養房。

除非遇上伯樂,不然狗在古時就得有用,有用不外乎三種:打獵、看家護院、食物。

養狗初是為了打獵,諸如劉長卿的「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蘇軾的「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清代宮廷畫家郎世寧《十駿犬圖》

最得力的打獵小助手是「細狗」,跑起來像離弦的箭一樣。以此還形成了一種民俗活動「細狗攆兔」,以前是一種狩獵形式,現在成了一種娛樂方式,在秋季人們帶著一群體型矯健的細狗去追獵兔子。

由狩獵轉向農耕之後,狗的功能也轉向了看家護院。把狗拴在門口附近,或關在前院,有人走近時發出警報,告知主人有不受歡迎的人闖進。

狗日夜看門無功也有勞,但在古時肉是一種稀有的肉類。這驅使人們吃狗肉,而且狗肉的地位還比豬肉高。

被吳國打敗後,越王勾踐在吳國卧薪嘗膽、忍辱負重。為了快速組建一支復仇大軍,越王為了鼓勵大家生育,下達命令「生男子獎勵二酒一犬,生女子獎勵二酒一豬」。行軍打仗,要的就是健壯男丁,可見狗肉的地位。

狗肉不上宴席,也是經過一段漫長的修正。最早的記錄要追溯到魏晉南北朝,入主中原的基本都是游牧民族。狗是作為游牧名族的好幫手,幫助主人驅趕獵物和保護牛、羊群,所以游牧名族不吃狗肉。

到了北宋年間,當時的皇帝宋徽宗生肖屬狗。大臣范致虛為了拍馬屁,向徽宗皇帝上了一道奏章,他在裡面寫道:「陛下生肖屬狗,所以狗是陛下的本命。現在到處是殺狗的和吃狗肉的,是對陛下本命的相剋相殺。應當立即下令在全國範圍內,嚴格取締屠狗宰狗這個行當,還要嚴格禁止老百姓吃食狗肉。」於是宋徽宗就下了一道聖旨不讓吃狗肉,也不讓抓狗。

也有說這一說法,傳說黃狗曾經救過努爾哈赤的命,因而滿族人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不鋪狗皮褥子。由於作為清朝的統治者,自然也要求漢族人宴席上不能出現狗肉。

佛道兩家都不主張吃狗肉,佛家主張不殺生,道家則 「以犬為地厭,不食之」,也不主張吃它的肉。這些社會背景,也都大大降低了狗肉的食用地位。

還有一種打狗散夥場的說法,意思是說把狗給吃了,大家就正式散夥,因此在喜慶宴席上沒有人會用狗肉。

少數品種的狗可以作為玩賞的寵物,但是只有皇親貴族才能資格養。

例如中國傳統的北京犬,已經有四千年的歷史。一直只允許宮廷飼養繁殖,供皇親貴胄和朝廷重臣玩賞,在唐朝曾有偷運北京犬而被判刑的記載。

數百年來,反而是宦官們,負起保護北京犬純正血統的責任,為它們制定了嚴格的育種標準。為了讓它不想遠走而總在皇帝周圍活動,讓狗的前腿彎曲;為了讓犬落地無聲,培育狗狗腳尖有羽狀毛;為了體現北京犬的尊貴,狗狗的毛色需與皇帝的龍袍一致。

玩賞犬終究只是玩物,這是人們根深蒂固的想法。英法聯軍入侵北京時,為了不使北京犬落入別人手中,皇帝便下令殺死北京犬。僅有殘存的5隻北京犬被搶走帶回英國,一部分貢獻給英國女王。

連名犬都如此下場,可見狗在人眼中的地位有多低賤

到了抗戰和解放時期,易養活的狗成了貧苦老百姓追尋的榜樣。貧苦農村生活條件差,孩子又多,小孩子的死亡率高。人們會給孩子取「狗剩」、「狗蛋」、「二狗」這樣低賤的小名,希望小孩好養活,經得起摔打,經得起病痛。現在生活變好,這些名字大部分也只能從抗日神劇中看到了。

還有某一段時間,寵物狗被當成了資本主義的象徵,養狗就是腐朽。由此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資本主義的清除運動,養寵物狗的人被公開羞辱,拖到街上看著自己的寵物狗被打死。

歷史的車輪滾啊滾,終於給寵物狗們滾出了一條道路。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老百姓精神需求的上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養狗,把狗看作忠誠友好的伴侶。

特別是「獨生子女政策」的推出,大多數夫婦只能生一個孩子。孩子出門上大學,家裡突然就少了一點生氣,狗狗剛好填補了人們心靈上的空缺。這個時候,喜歡狗的人恨不得一人養幾隻狗,人送外號「愛狗人士」。

到了2009年,由於玉林舉辦的一次美食節活動中,一道「脆皮狗肉」獲獎,狗肉遂發展成當地特色產品。2014年,廣西玉林市政府在官方新聞網站發布聲明:「夏至荔枝狗肉節」只是個別商家和民間的一種說法,其實並不存在這個節日。

狗肉節緣起不過幾年,並不具備傳統飲食文化的特點,玉林狗肉節並不是廣西的民俗。與「父親節」、「母親節」一樣,是一種商業炒作下帶動的節日消費。在14年,因為節日的噱頭,狗肉日消費量200多頭,節日期間日均達到2000多頭,至少翻了10倍。

衝突愈演愈烈,引起了各省和國外動物保護組織的激烈抗議和反對。連演員孫儷、楊冪、范冰冰、趙薇等也曾聲援。但部分過激愛狗人士的反應,卻把狗肉節越炒越熱。

日常生活有些主人不文明養犬,出門不牽繩、不撿屎、任由狗狗狂叫打擾鄰里休息,對養狗人的聲討越來越大聲。在我寫這篇的文的時候,小區里的狗又在對叫,你一句我一句地唱山歌。只能感嘆幸好我們寫稿的人都是夜貓子,那些要上班被吵醒的,是不是已經在罵娘磨刀了。

至此,「愛狗人士」已經變成一個貶義詞,受到各方聲討。百度貼吧「愛狗人士」,已經被一群狗黑侵佔。他們還有其他幾個貼吧,以消滅狗為宗旨,打造狗黑文化矩陣。看完這些東西,感覺心靈受到衝擊,一場狗主和狗黑的大戰在悄無聲息地醞釀著!

至於誰輸誰贏,人們對狗的態度會不會有所改變,由新時代的狗主人來譜寫。

從古到今,不論何時,寵物都蘊含著主人的感情投射。文人以物詠志,自然酷愛風雅之物;勞動人民珍惜自己辛苦所得,圈養狗狗看家護院;現在寵物狗的流行,則填補了快節奏生活下人們空虛的內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巨小萌 的精彩文章:

泰迪可愛想要養?養了泰迪會有這六種「病徵」,大部分都中槍
大部分狗狗,都跟蛋撻一樣「聰明」

TAG:巨小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