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帝後失和,慈禧太后為何沒有另立新主?外人想多了!

帝後失和,慈禧太后為何沒有另立新主?外人想多了!

戊戌變法,引發了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失和乃至尖銳對立,歷史上將慈禧太后囚禁瀛台,史家所謂「瀛台泣血」表述得栩栩如生。

其實,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的家事沒有那麼殘酷。

慈禧太后對光緒真正的憤怒,是獲悉有一個謀圍頤和園劫制她的政變圖謀,憤怒之情不可言表,這是可想而知的。

諾貝爾文學獎經典書系(套裝共6冊)

¥69.00

畢竟,光緒是慈禧太后一手拉扯長大,是真正的母子情,俗話說得好:「虎毒不食子」,但是無論是母子情還是家庭內部矛盾,被提升到帝國政治的高度,不可避免被抹上了詭異和殘酷喋血的色彩。

其實光緒在圍園劫後計劃中,應該是一個極為被動的角色,他根本不知道康有為的計劃,甚至也不知道袁世凱知道什麼,以致於在慈禧太深夜審訊時,非常惶恐、不解。

其實在維新變法中,嚴復也屬於有志於變法的同志,他與康有為南北呼應,推動變法,但是在後來,卻給了康有為在戊戌年間活動極為負面的評價。

嚴復說:「吾國自甲午,戊戌以來,變故不為少……,而康乃踵商君故智,卒然得君,不察其所處之地位如何,魯莽滅裂,輕易猖狂……。」

這段話的意思是:假如不是康、梁推動,政治變革不會這樣快發生,光緒帝也不會與慈禧太后衝突,母子未必生釁。慈禧太后天年易盡,待其百年後,光緒帝政權獨攬,徐起更張,中國的變革可以平穩進行。

當慈禧太后在沒有弄清真相之前,對光緒帝確實無比憤怒,畢竟有二十年的養育之恩,拉扯一個孩子談何容易,何況是培養國君,更是難上加難。就算不圖回報,也不能恩將仇報,置自己於死地。

慈禧太后的反應應該屬人之常情。

所以,在情勢最嚴重的時候,慈禧太后確實有廢黜光緒另立新君的想法。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真相漸漸浮出水面之後,慈禧太后漸漸明白,光緒想振興大清的初衷沒有錯,也沒有介入政變陰謀,很多事情都是被康梁「綁架」所致,是康梁將光緒帝陷於不仁不義。

慈禧太后三度垂簾聽政,將光緒置於瀛台,其實有光緒身體方面的原因,一是讓其悔過,二是調養身體。

1898年,光緒帝與慈禧一起接見英、美、德、法、俄、奧、荷、日等國駐京史臣夫人,與各位夫人一一握手還禮。

這一姿態向中外表明光緒帝健康大為增進,兩宮和睦,共同治理這個國家,並不像外界所宣傳的那樣視同水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釗說史 的精彩文章:

「金圓券改革」,讓老百姓的法幣、白銀、黃金、美金一夜之間消失
此人聆聽槍炮聲片刻,斷定:是敵主力渡海途中風停,命令:只許進

TAG:釗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