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2億光年外持續25年的無線信號源消失不見,目前只有一種解釋

2億光年外持續25年的無線信號源消失不見,目前只有一種解釋

在1990年代,科學家使用新墨西哥州的射電望遠鏡探測到一個明亮的射電源,自蘇聯解體之後,這個信號源一直持續著。一直到2015年才逐漸暗淡下來,在2017年的巡天調查中基本消失。川陀太空認為,夜空中可能充滿了各種幽靈般的天體,這個明亮的射電源就是如此,其編號為FIRST J141918.9 + 394036,目前已經非常微弱,幾乎無法探測到。

但是大型射電望遠鏡仍然可以發現其蹤跡,主要一個原因是這個源逐漸減弱,同時其距離地球也足夠遙遠,達到2.84億光年,位於一個矮星系內。

對於該天體的前世,川陀太空認為,這可能是一顆恆星爆發之後的餘暉,與傳統的射電源有很大的不同。我們經常見到的射電源為類星體、活動星系核等,恆星和氣體落入黑洞中也會釋放強大的射電信號。

一旦這個源消失後,應該是無法查到了,有趣的是在過去25年里並沒有發現長伽瑪射電暴,這說明其可能是一顆大質量恆星爆發之後的餘輝,僅僅是個餘輝而已。

但J141918.9源此前應該有過伽瑪射線爆發,在1992年或1993年首次到達地球,在1994年才被探測到。由此看出,我們探測到的是其爆發之後的餘輝,而不是爆發本體。伽瑪射線爆發最主要的一個來源就黑洞,黑洞行為會產生高能伽瑪射線流,通過兩種不同的方式產生,我們看到長暴和短暴兩種。

一旦出現伽瑪暴,那麼就意味著死亡,持續大約一分鐘的長暴由超新星產生,這是一個可形成黑洞的過程。如果是短暴,那麼可以是兩顆中子星合併事件。

川陀太空注意到,在1990年代的是,J141918.9源峰值亮度相當高,然後出現了很大變化,至少暗淡了50倍以上。在隨後的23年的時間裡逐漸消失,科學家在2010年的巡天調查中已經較為暗淡,在2015年調查是幾乎消失,到了2017年徹底沒有影了。

如果說J141918.9源位於2.84億光年的矮星系內部,那麼說明這個星系內部有可能仍然在形成恆星,並且這次爆發後形成了一種稱為磁星的天體。磁星具有高旋轉速率和巨大的磁場,發出周期性的快速射電脈衝,每個脈衝周期只有一毫秒,最後會變成普通的脈衝星。

脈衝星還有一個名字,就是高速旋轉的中子星,整個星球的物質只剩下中子,但仍然是個龐然大物,十多公里直徑中子星是除了黑洞之外密度最大的天體,質量可達到10的13至15次方克,如果把地球變成中子星,直徑只有22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川陀太空 的精彩文章:

月球背面四個黑點全部找到,困擾人類40多年的奧秘還剩一個
時隔四年後再次出現,柬埔寨密林中的那架客機其實還在

TAG:川陀太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