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90%以上剖腹產的孩子都可能感統失調,尤其是這三類寶寶

90%以上剖腹產的孩子都可能感統失調,尤其是這三類寶寶



 


據調查顯示,世界各國的兒童存在不同程度感覺統合失調的比例還是較高的,而在「重災區」之一的中國,全國兒童的

80%

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感覺統合失調。


 


感覺統合失調的臨床表現可分為:

本體感覺失調、前庭感覺失調、視覺系統失調、聽覺系統失調

以及

觸覺系統失調


 


感統失調的表現



? 視覺統和失調


 


閱讀時跳字、串列、顛倒順序;寫字時偏旁部首顛倒;不會做計算;看錯題抄錯題。


 


? 聽覺統合失調


 


經常忘記學校布置作業;對別人的話充耳不聞;不喜歡和別人說話。


 


? 觸覺統合失調


 


不喜歡接觸新事物,孤僻不合群,依戀舊物,粘人愛哭;偏食和挑食;喜歡吸吮手指,咬被角,玩弄生殖器;甚至討厭洗臉、理髮、洗澡等日常活動。


 


? 平衡統合失調


 


坐沒坐相站沒站相;容易跌倒;方向感不強;易將鞋穿反;愛暈車。


 


? 本體統合失調


 


平衡能力差,動作協調性差,步跳躍動作不協調,閉眼愛摔跤。有些孩子語言發展遲緩,表達能力差。容易駝背,近視,過分怕黑。精細動作做不好,比如系鞋帶、扣扣子、用筷子,心情經常處於緊張焦慮狀態。


 


? 前庭統合失調


 


這種孩子比一般孩子更能給家長老師添麻煩。他們不聽指揮;左右腦思考陷入混亂;嚴重者會有語言障礙;邏輯能力陷於混亂中。上學之後不能安靜聽講,愛搞小動作,惡作劇,擾亂課堂紀律。




老師不會喜歡這樣的學生,最終的處理方式可能是不聞不問、置之不理。長此以往孩子越發感到被孤立,變本加厲的搞破壞引起注意。


 


哪類寶寶易感統失調?



● 城市寶寶


 


城市空間擁擠,寶寶在視覺上容易受到空間的局限性,另外,由於空間狹小,寶寶通常沒有足夠的運動空間,從而影響了感統發育。


 


● 不經過爬直接走的寶寶


 


爬行對於寶寶來說極其重要,寶寶在利用四肢、軀幹相互協作的過程中與外界充分接觸,不斷鍛煉觸覺、位置覺和本體覺,沒有經歷這一過程的寶寶缺少這方面的鍛煉,更容易出現感統失調。


 


● 家庭環境缺陷


 


家長對孩子保護過度、嬌寵溺愛,造成寶寶操作能力欠缺;要求太多、管教太嚴,產生拔苗助長的挫折;潔癖家長造成幼兒觸覺刺激缺乏及活動不足;延誤矯正,造成幼兒自信不足和不良習慣的定型化等這些情況都有可能造成寶寶感統失調。





 


父母對感統訓練存在的誤區




 ● 長大了自然就會協調



 


有的時候父母發現了問題所在,但是在心存僥倖,認為孩子大了自然就好了。等到問題慢慢從小變大表現出來的時候,才開始著急,四處尋找解決的辦法。


 


在孩子學會走路的時候,認為孩子身體不協調是年齡太小,等孩子大一些就能正常。其實在孩子0—

3

歲,特別是

6

12

個月,正是寶寶學爬、學走的關鍵期,也是建立感覺統合能力最佳的時期,所以在這階段,不要限制寶寶爬,錯過了時機,寶寶的身體會有很多的潛力受到限制,得不到充分的發揮。




● 感統訓練交給老師就行了


 


有的父母重視到了感統訓練,卻認為有專業老師帶著寶寶就可以了,無需家長費心。


 


其實訓練過程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感統訓練在短期內不會馬上有成效,需要長期而穩定的訓練,孩子才會得到很好的改善。


 


同時在訓練過程中,也是很好的親子交流的機會,有了你的鼓勵與讚揚,寶寶才會更加努力地去體能訓練,而且有助於寶寶身心的健康發展。




ertert




一次線下感統課300元


上完幾萬元,還不一定有效果


訂閱《感統統合訓練》專欄


父母孩子一起學


12堂課,

原價199元,國慶優惠價

169元


在家就能做感統訓練


提升孩子學習能力


讓孩子不再手腳笨拙


點擊開始訓練哦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周微課 的精彩文章:

每周微課 · 168期 |引導孩子利用「碎片時間」高效閱讀的4個方法
奇葩作業「數1億粒大米、畫30天月亮」,這是中國家長離災難片最近的一次

TAG:每周微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