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王室後裔志在狀元,考中榜眼表示不服,上書抗議卻被皇帝降為探花

王室後裔志在狀元,考中榜眼表示不服,上書抗議卻被皇帝降為探花

宋太宗曾經與狀元蘇易簡一起談論唐朝的文人雅士,感嘆當世沒有李白這樣的才子。蘇易簡說本朝有個叫錢易的人,作詩水平不在李白之下。太宗驚喜的說:「如果真是這樣,朕就讓他以布衣之身直接進入翰林院!」不過,當時的川蜀一帶頻繁發生戰亂,太宗一忙起來就把這件事擱置一邊了。

宋太宗影視形象

錢易,字希白,是五代十國晚期吳越國國王錢倧之子。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吳越國國王錢俶納土歸宋,錢易和哥哥錢昆跟隨叔叔錢俶一起入宋。當時,錢俶的部屬都被授予了官職,唯有錢易和錢昆因年幼未被錄用,於是,兄弟二人發奮苦讀,準備通過科舉考試入仕做官。

吳越王影視形象

哥哥錢昆在宋太宗時期就考中進士,先後在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三朝為官,最高做到了右諫議大夫,也算是順風順水。相比之下,錢易的科考之路就顯得有些曲折了。

宋太宗和官員影視劇照

錢易才華橫溢,《宋史》中說他「才學瞻敏過人,數千百言,援筆立就」。他十七歲時參加進士考試,不到中午就寫成了洋洋洒洒的三篇文章。出眾的表現,引起了一些官員的嫉妒,他們說錢易輕率、不穩重,故意不予錄取,但錢易的才學因為此事已經天下聞名。

科考狀元劇照

宋真宗咸平年間,錢易再次參加科舉考試。他年少成名,又有真才實學,自然心高氣傲,本次考試對頭名狀元是志在必得。放榜之後,錢易位列第二,他心中不服,認為是主考官有意壓制,就上書皇帝,寫了一篇《朽索之馭六馬賦》議論考試,語含譏諷。結果,真宗對錢易的行為非常不滿,下詔將他的第二名改為第三名。錢易不僅沒有成為狀元,榜眼也被降為了探花。

宋真宗影視形象

好在真宗愛才,錢易還是受到了重用,幾經升遷後擔任知制浩,為皇帝起草詔令,宋仁宗時成為翰林學士。值得一提的是,錢易的兩個兒子錢彥遠、錢明逸才學也極為出眾,他們父子三人都曾在皇帝親自主持的小範圍制科考試(賢良方正科)中登科,這是宋朝開國以來絕無僅有的榮耀!《宋史》中因此寫道:「宋興以來,父子兄弟制策登科者,錢氏一家而已。」

(本文參考史料:《宋史·錢易傳》、《十國春秋·錢易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原本很精彩 的精彩文章:

宋孝宗即位前生父去世,他該不該服喪?養父宋高宗的做法出人意料

TAG:歷史原本很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