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項羽為何會出賣為自己通風報信的曹無傷?

項羽為何會出賣為自己通風報信的曹無傷?

文|小河對岸

鴻門宴上,項羽與劉邦劍拔弩張的最直接導火索,為劉邦軍左司馬曹無傷的通風報信。據《史記·項羽本紀》載:...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於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項羽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然而,項羽不但沒有在鴻門宴上除掉劉邦,反而將曹無傷給出賣了,這又是為何呢?很多人將之解釋為項羽政治上的不成熟。其實,並不盡然。項羽軍雖有四十餘萬,但多系裹挾眾諸侯兵馬,項羽自身的兵力最多不過四、五萬。而劉邦的兵馬已達十萬之眾,且各地的地盤仍為各諸侯所據,項羽的上面還有楚懷王(熊心)。項羽雖已成為諸侯聯軍的事實上盟主,但欠缺與之相應的實力。這從《項羽本紀》的記載中就可看出端倪:「項王欲自王,先王諸將相」、「惡負約(懷王之約),恐諸侯叛之」

故而,如果沒有充分的理由說服諸侯或對自己最直接的威脅,項羽是不願意硬擊劉邦的。而項伯能公然將劉邦之言具報項羽,可以推斷項伯向張良通風報信,也是請示過項羽的。而項伯趁夜行動,也不過是為了瞞過楚軍諸將而已,並非背著侄子項羽。項氏是貴族出身,重恩義,而張良於項伯有恩。項伯私告張良離開,是為了報恩,而非背主求榮,這對項羽來說,也是可以接受的。不過,張良卻盡心為劉邦謀劃,將事情搞複雜了。

項伯經過張良、劉邦的連番解釋(洗腦)與拉攏(劉邦與項伯約為婚姻),也覺得劉邦有功,而擊之不義。項伯又將劉邦之言轉述給了項羽,而項羽聽了劉邦的解釋與認錯,就覺得更沒必要除掉劉邦了。故而,鴻門宴的前夜,項羽就已經放棄除掉劉邦的打算了。史載:...於是項伯復夜去,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項王許諾。

沛公旦日(次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卻。」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項羽名籍)何以至此。」

項羽出賣曹無傷也就不能解釋了,一則,曹無傷不是自己收買的卧底,而以項羽的性格,應該對曹無傷這種背主的行為原本就沒有什麼好感。二則,為了雙方釋嫌,曹無傷是劉邦自己的人,他說你有「欲王關中」之心,以致有了今日的誤會,也就怨不得我了。

參考史籍:《史記》等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聞知社 的精彩文章:

令諸葛亮自愧不如的謀士,蜀漢北伐亦是循其遺策而行
同樣是背鍋,為何李鴻章漸漸被理解,而秦檜卻很難洗白?

TAG:歷史聞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