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世界多國去美元化再次發起新行動,中國進口美國原油量削減至零

世界多國去美元化再次發起新行動,中國進口美國原油量削減至零

如今,石油美元雖然不會消失,但車輪即將脫落,正在逐漸瓦解中,影響力開始衰退,多國對美元又再次失去信心,有選擇新的儲備貨幣或石油貨幣的需求,進而打破「美元-石油-美債」體系。同時,美元價值也不斷被無節制的量化寬鬆所稀釋,以致現在的美元再也無法找回往日的光芒。

圖片來源USDdollarburning

目前,包括中國、俄羅斯、土耳其、伊朗、委內瑞拉、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安哥拉、巴基斯坦及歐盟中的德國、法國等12大經濟體已用不同的方式正在或計劃要繞開美元(石油美元)及減少對美元的依賴性,同時,中俄德等多國近期還在持續的減持美債倉位。

最新美財政部報告數據顯示,中國所持倉位達到6個月以來的最低值,俄羅斯土耳其已經消失在美債最主要的30個海外持債人名單中,德國更是從今年4月份開始,共計連續重手減持了115億美元,因為,美債才是美元的核心根基。甚至俄羅斯和土耳其等國家背景的投資者也在持續增持黃金儲備來對沖美元敞口風險。

圖片來源Breaking Defense

不僅於此,近日,去美元化的聲音,再一次回蕩在美國的上空......彭博社在10月4日也撰文分析稱,「美元正在失去自己在市場上的主導地位,曾幾何時承認美元最主要儲備貨幣地位的世界各大國現在卻都在拒絕它,這些都說明了美元已經失去了「被信任」的標籤。

我們近日也多次強調,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在9月份時稱歐洲人竟然被迫用美元購買自己的商品的情況"荒謬",德國、法國更是公開表示,希望擁有"完全獨立於美元之外"的金融工具,而早在3月份,中國已經通過了用人民幣開展石油期貨貿易,質疑石油美元在世界能源市場上的壟斷地位,而以上這些都意味著,世界多國正在再次掀起去美元化的新行動。

圖片來源KITINA

而在美國逆全球經濟一體化舉措抬頭及華盛頓濫用美元貨幣儲備地位的背景下,更是消耗了人們對美元這種儲備貨幣的信任,世界多國主動或被迫轉向尋找替代美元的結算交易貨幣。

目前,從亞洲到歐洲,從產油國到新興市場,世界各地去美元化或繞開美元交易的聲音已經此起彼伏,而美元之所以能成為全球各國的主要儲備貨幣,除了美國經濟等綜合實力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美元主導並控制了包括能源、黃金等全球大多數商品貿易的定價權和國際貨幣結算中心。

圖片來源The Kiev Times

而正是在上面這些背景下,特別當中國利用以黃金為基礎的人民幣原油期貨點燃去美元化的火苗後,已經取得了原油期貨交易量全球前三的成績(全球油市中佔比達到12%),而就在9月初也完成首筆原油期貨交割業務,這就意味著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完全上市成功。

不僅於此,據美國人口普查局本周五(10月5日)公布的美國8月外貿數據顯示(該機構比美國能源信息署公布的數據要早幾周 ),美國8月原油出口降至174.9萬桶/日,較7月的213.9萬桶/日大幅減少,其中,中國8月進口美國原油量已經削減至零,數據還顯示,8月美國原油最大的買家是加拿大,其次是韓國。

我們注意到,正如下圖最新的湯森路透Eikon的船隻追蹤數據顯示,自8月以來,沒有任何油輪從美國裝運石油並駛往中國,之前,中國的石油公司一直是美國原油最大的買家之一,但已經於今年7月下降到第二位,位於加拿大的進口量之後。另據路透船運數據顯示,過去三個多月以來,載有美國天然氣前往中國的船隻也開始減少,比如,7月份美國出口到中國的液化天然氣已經降至一年以來最低值,且預計將進一步下降。

而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原油進口國也正在擴大人民幣定價能力、打破美元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主導地位,同時,多家機構預測,目前許多產油國已非常樂意以人民幣的形式進行交易結算,而這些國家的外匯儲備管理人員料也希望能增加人民幣的儲備,同時,他們更不需要有大量的美元儲備來購買。

他們也不需要支付匯率差異來購買石油,這將導致美元需求大幅下降,並在美國原油出口大幅降低的環境下,或會給美國經濟帶來無法估量的後果,要知道,美元的核心是美債,而石油美元卻是美債的根基,是美元的載體。(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見地網 的精彩文章:

德國經濟或全面向美元亮劍後,法國經濟也正在向美元說「不」?
中日等國大舉拋美債,中俄一旦獲取足夠黃金,世界將發生什麼?

TAG:商業見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