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變則通、簡則易、萬變不離其宗——《周易》三原則

變則通、簡則易、萬變不離其宗——《周易》三原則

「周易」是象形字,由日、月兩個字組成。太陽和月亮每時每刻都在變動,所以周易的含義是變。周易有變周易、簡周易、不周易三大原則。

一、變周易

《周易》告訴我們,世間萬事萬物沒有什麼東西不變。地球繞太陽轉一周為一年,月亮繞地球轉一周為一月,它們的位置無時無刻不發生變動。地球公轉的同時也在自轉。

變化無窮的宇宙

科學家用大量事實證明,由於外力的影響,地球自轉的周期不斷發生變化。5億年前,地球每年有409天;3.2億年前,每年有387天;現在每年只有365天。

地球

人類的生活也是在不斷變化,生老病死是變,喜怒哀樂是變,呼吸、流汗、大小便等等都是變。人們希求長生不老、青春永駐,只是一種願望;希望愛情永遠像盛開的鮮花,也不可能。

只有變才能通,通就能久,即使是死的東西也在變。解釋《周易》的《繫辭傳》出現變字達二十四處之多,可見變的意義在《周易》中的分量。

變則通

二、簡周易

自然界各類生物都有生長、發育、繁殖的能力,通過新陳代謝跟周圍的環境進行物質交換,動物、植物、菌類、病毒等盡皆如此。

所有生物的創造者是天和地,《周易》僅用簡單的兩個符號代表,「」代表天,「--」代表地。宇宙間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周易》也只用八個卦就將萬物錯綜複雜的現象和道理囊括其間。

《周易》中的數更為簡周易,只講個位數。因為萬物的變化不是增加就是減少,所以其計算方法只有加和減。將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周易則周易知,簡則周易從」,這就是《周易》的智慧。有人說「簡單就是科學」,這句話不無道理。

《周易》

三、不周易

宇宙間的一切變化都有其規律和法則,這個規律和法則永遠不會變,這就是萬變不離其宗。《周易》還有儒家的書、詩、禮、春秋等經書,老子的《道德經》,佛教的《金剛經》,基督教的《聖經》等都是歷久不變的經典。

老子《道德經》

從古到今,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的人生活習慣相反,夜晚工作,白天休息,但誰也不可能只作不息或只息不作。

人類社會的一切現象所依循的規則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人不得違背這些規則,順則變,變則通。

「人定勝天」是偉人的名言,顯示了偉人的氣魄和膽略。人定勝天實際是人定順天,只有順才能勝。順天就是順應自然規律,這是不能變的。

《易經》是一門科學

我們懂得了《周易》的三原則,就會在實踐中知變、應變、適變。在事物變化的過程中預知未來、把握機遇、主動順勢、有所作為的人,是善變之人,這類人堪當引領時代的重責。在社會變革的潮流中與時偕行,環境變我變的人是適變之人。當然也有固守不變之人,這類人一定是時代的落伍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元谷聽雨閣 的精彩文章:

TAG:元谷聽雨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