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失意的中國青年們,該如何面對社會壓力?要不要學習日本和韓國?

失意的中國青年們,該如何面對社會壓力?要不要學習日本和韓國?

失意的中國青年們,該如何面對社會壓力?要不要學習日本和韓國?

作者/長河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生產力的提高,人們邁入了更開放、更包容的新時期。生存環境從野蠻升級到文明,從農耕轉向現代化,吃飽穿暖也成為絕大多數家庭能夠達到的基本生活。

但是,人類的慾望是無限的,也可以說是貪婪的。俗話說的好:「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每當到達一個程度後,人們都會不自覺的向下一個階段仰望。

然而,社會的發展並不能照顧到所有的人,任何時期都會出現各種問題。比如,資源配置在許多地方並不充分,最好的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大都聚集在大城市,使得這些大城市的房價越來越高,現在的價位已經高的沒人能承擔的起了。

物價是越來越高,可大多數年輕人的工資卻不怎麼增長,一個月幾千塊錢的工資,吃喝用掉一部分,租房用掉一部分,消費主義的大肆倡導,導致每個月還要提前消費掉花唄、白條的額度。如此循環往複,一年到頭來口袋裡依然空空如也。

許多年輕人很失意,因為一套房子就能夠阻擋他對未來的幻想。不是有專家說了嘛:一個來自普通家庭、剛剛畢業的大學生要想買下一套房,可能要掏光六個人的口袋,如果不行那就掏光八個,把雙方家庭的爺爺奶奶也給掏光。

今年年初非常流行一個詞語「佛系青年」,說的就是當下的中國青年們對一切都保持著佛系的態度,不關注、不奢望,以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對待種種問題,倒不是有意逃避,而是這些問題實在難以解決。

其實這些問題並不是我們國家獨有的,在日本和韓國這些情況早已經出現。面對社會階層的固化,年輕人看不到希望,他們開始寄情於影視、童玩等文化,以此獲得慰藉。

韓國青年中的這一群體被稱為「三拋世代」,意思是拋棄「買房」、「戀愛」、「結婚」的一代人,在2011年這稱呼第一次出現。到了2016年更是演變出了「五拋世代」「七拋世代」「全拋世代」甚至「N拋世代」,又添加上了「放棄生育」「放棄人際關係」「放棄夢想」「放棄希望」等等。

韓國的年輕人們感到社會壓力越來越大,大多數普遍覺得自己前途暗淡,看不到希望。而結婚、生育更成為了他們的負擔,所以乾脆拋棄一切,獨身一人來對抗這樣的社會。

而在日本更是如此,有一句話非常著名,叫作:「明治養士,大正養國,昭和養鬼,平成養豚。」這說的是日本幾個時期的青年人,明治天皇在位時,日本培養出了大量的人才;在大正時期日本休養生息,難得太平;在昭和時期,日本一直在打仗,養鬼意思是二戰戰死的人太多;到了平成時期,養豚,豚就是豬!

許多的日本網友都喜歡調侃「昭和男兒,平成廢物」,因為這些日本的年輕人沒有了生活的激情,不關心任何事物,將生活的情趣寄托在二次元動漫中、電子遊戲中,宣布在20多歲的年紀里放棄一切,及時行樂,慾望極低。

反觀現在的中國,這種情緒正在無數年輕人中間彌散開來,曾經看過一段採訪,問了一些年輕人對於未來的看法。當問到要不要結婚生子時,有一位男孩說了一番話:「還是不要結了吧,結了婚也買不起好學校的學區房,報不起各種特長班,不能帶他去各種地方長見識,未來的他很可能像自己一樣茫然無措,重複著自己苦澀的生活。這樣太累了,人間不值得!」

並且許多人認為人活一世,在自己最好的青春年華里不去提高自己、見一見更廣闊的天地,玩一玩自己的興趣愛好,卻把自己變成了房子和車子的奴隸,循環往複,毫無生機。

其實往深處想想,這樣的思維並不是「徹底拋棄」,只是對這些活動進行了無限期的推延,可能在自己賺到一定程度的金錢後會重新考慮,但是在目前來說,這樣的局面並非一朝一夕能夠改變。中國在現代化的道路上所遇到的問題,西方社會也都統統遇到過,這是每一個國家社會的必經之路。

長河寫到這裡之後也給不了什麼中肯建議,畢竟我也是這其中的一份子,希望廣大讀者也能在評論區獻言獻策,群策群力,讓年輕人們的生活里少些唉聲嘆氣,多些昂揚繽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長河 的精彩文章:

唐朝失傳了兩件兵器,全是這個原因造成的,如今在日本卻還有蹤影
德國納粹的絕密計劃,挑選千萬少女,創造地球最高等人種

TAG:文史長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