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號稱盧閻王,能文能武,是明末的擎天之柱,他若不死大明不亡

此人號稱盧閻王,能文能武,是明末的擎天之柱,他若不死大明不亡

明朝末年,天下內憂外患不斷,面對各地農民起義軍的造反和外族入侵,明末朝廷湧現了非常多的有膽有識的將領比如孫傳庭、袁崇煥、吳三桂、盧象升,若是崇禎讓這些人能夠發揮自己的特長來拯救明朝,大明也不會亡的那麼快。

小編本人其實一直很同情明朝末代崇禎皇帝,他雖然不是什麼明君,但也算不上昏君,跟歷朝歷代的亡國之君相比,崇禎本人是勤於政事、一心求治的人皇帝,每次想起崇禎在煤山上吊,都感覺非常惋惜。今天我們講講明末一位大將的故事,此人是明末第一猛將,被敵人稱之為盧閻王,他能文能武,就連攻破北京的李自成見了他也能治抱頭鼠竄,他不死,大明絕對不會這麼快就亡了。

盧象升,生於公元1600年,字建斗,又字斗瞻、介瞻,號九台,是南直隸常州興縣人,自崇禎六年後,盧象升被升任為右副都御史,總理河北、河南、山東、湖廣、四川的軍務兼任湖廣的巡撫,由此可見此人卻是非常受朝廷倚重。

明末時期,北方災荒不斷,百姓流離失所,各地起義軍紛紛揭竿而起,盧象升率領他的天雄軍,先戰湖北六處,九戰九捷,消滅農民起義軍回部人馬數十萬,而後被崇禎授予尚方寶劍。沒多久,盧象升又到山西鎮壓李自成,李自成根本打不過,只能一邊打一邊退,每次在戰場上,盧象升都是英勇異常,敵人砍到他的馬鞍他回手就是一刀,敵人砍死他的戰馬,他就步行作戰,敵人弓箭射中他了,他也不管不顧,照樣殺敵,賊兵看到盧象升這個樣子,嚇得紛紛逃走,後稱盧象升為「盧閻王」,這個稱呼可並不是誰都能這麼叫的。

盧象升是可惜的,他雖然死在沙場上,但他更是因為廟堂昏暗而被奸人害死,隨著清軍的勢力越來越大,盧象升成了抗金(滿族前身)主力。當皇太極派兵圍攻北京的時候,盧象升手裡只有兩萬兵馬,而且他還發現個問題,就是手下的士兵都不聽指揮,本來盧象升打中路,虎大威打左路,楊國柱打右路,沒想到剛開始左右兩路就全跑了。盧象升被人包了餃子,最後戰死沙場,而距戰場不遠的幾十里外,好幾萬明軍在高起潛的帶領下,都不理不睬,任盧象升戰死,年僅36歲。

清朝文學家方苞曾說過,明朝之所以敗了,開始於孫高陽的退休,最後為盧象升這等忠烈之臣的慘死,要是盧象升不死,大明也不會亡的這麼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與歷史 的精彩文章:

晚清三大戰將,一個平定內亂,一個屢敗屢戰,一個被凌遲處死
古代十大傳奇人物出生時都伴隨異象,最後一位出生時漫天烏鴉怪叫

TAG:文化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