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45歲男子查出尿毒症,醫生惋惜:常有的2個習慣害了他!

45歲男子查出尿毒症,醫生惋惜:常有的2個習慣害了他!

李剛今年45歲,對於他這個年齡來說,應該是事業穩定,家庭美滿了。但是,李剛卻不然。李剛一面要供兒子讀書,一面還要供養父母,生活過得捉襟見肘。

最近一段時間,李剛總是感覺身體疲乏得很,排尿困難,沒胃口、吃不下東西,一次上廁所竟發現有了血尿。這可嚇壞了他,趕緊去醫院檢查。結果竟然查出了尿毒症。

尿毒症:

尿毒症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各種晚期的腎臟病共有的臨床綜合征,是慢性腎功能衰竭,進入終末階段時出現的一系列臨床表現所組成的綜合征。基本上腎病到了這個時期,無論什麼療法效果都是比較差的了,除非腎臟移植。

李剛平時是不抽煙、不喝酒的,自覺沒啥不良嗜好,咋就得了這麼嚴重的病呢?

醫生在了解了李剛的生活後,也為他惋惜,感嘆道:常有的2個習慣害了他。

一、常吃鹹菜

李剛平時最常吃的菜就是鹹菜,家裡有什麼好吃的都留給兒子吃,自己總是鹹菜就飯吃。李剛每次都跟兒子講,自己愛吃鹹菜,其實,只是他想節省一些罷了。

中醫認為「咸入腎」,過咸則首先傷腎。飲食中的鹽分95%是由腎臟代謝而出,若攝取太多,腎臟的負擔就會加重;加上鹽中的鈉會導致身體的水分不易排出,更是加重了腎臟的負擔,破壞腎臟功能,進而誘發腎臟病。

二、亂吃藥

李剛無論哪裡病痛,只要不是十分嚴重的,一律不去看醫生,直接自己去藥店買葯吃。這種蒙著買葯吃,有時也能見效,但長久來看,卻是要不得的。因為腎臟是要負責我們身體的新陳代謝,也負責藥物的排泄工作,而很多藥物都是有副作用的,如果沒有經過醫生的許可,就隨便吃的話就會給腎臟排泄藥物的工作增加負擔,從而傷害腎臟。

調查顯示,我國40歲以上人群,慢性腎病的患病率大於10%,知曉率卻不足5%。在我國,發生於腎小球腎炎的慢性腎病患者最多,佔40%。隨著我國人群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的改變,其他的繼發性慢性腎病也不斷地在增多!

所以,日常養腎護腎,至關重要!養護腎臟健康,謹記「兩要兩控」

兩要:

1、要飲食補腎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可以補腎的食物,如恰瑪古、芝麻、黑豆、黑米、芡實、桑葚、乾貝、鱸魚等,尤其是恰瑪古這種葯食同源的食物,具有很好的補腎強精固體功效。恰瑪古在新疆阿克蘇地區是家家戶戶喜食的一種食物,在《大醫典》中這樣記載恰瑪古:"生髮烏髮,潤喉順氣,填精壯腎、軟腸通便、通利關節;治斑禿,喉燥氣短,腎臟瘦虛,骨節不利等。"

但有一點需要注意,傳統的烹飪方式一般會有個弊端,就是食物中的藥用成分流失大,補腎見效慢。想要達到更快速直接的補腎效果,可以嘗試食用恰瑪古早餐粉。經過細胞破壁技術加工而成的恰瑪古早餐粉,粉質細膩更易被人體吸收,而且還添加了其他補腎的葯食同源的食材,效果比單食新鮮的恰瑪古補腎效果更好。

2、要樂觀

一個人,如果能持續保持樂觀的心態,那麼這個人的身體不會太差。悲傷、憂鬱、痛苦等不良情緒,會損傷一個人的腎臟健康的。這是因為,一個人火氣大,才會有煩躁的情緒;而長時間火氣大,最終便會損害腎臟健康。

兩控:

1、控飲食

隨著時代的發展,食物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尤其是一些飲料、燒烤、腌制食品等都含有很多的不健康成分,腎臟要代謝這些東西的時候,都是會影響它的酸鹼值。長此以往,腎臟一直處於一個惡性循環當中,長期就容易導致一系列的腎臟疾病。

2、控鹽分

飲食中含有的大量的鹽分,像是平時吃薯片、速食麵、火腿腸等等都含有比較高的鹽分,這樣讓人們除了食用鹽以外又吸收的過多的鹽分。鹽分攝入的過多,會導致血壓升高,腎臟血液不能維持正常流量,從而誘發腎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山而聊養生 的精彩文章:

手上1個「通便穴」,每天堅持按5分鐘,清宿便,趕走「老便秘」

TAG:王山而聊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