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中國香港保利秋季拍賣,不是沒見精品都值上百萬的,你看清市場了嗎

中國香港保利秋季拍賣,不是沒見精品都值上百萬的,你看清市場了嗎

下面我們帶來了中國香港保利秋季拍賣《述鄭齋?青箱長物》專場最新成交全記錄給古玩元素網的粉絲們最及時的前線報道。(成交價含傭金)

3012 北宋 定窯蓮花螭龍盤

尺寸直徑17.5cm

估價HKD  1,500,000-2,000,000

成交價:1,600,000HKD

說明來源日本藏家舊藏

定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以出產白瓷著稱,是五大名窯之中燒造時間最早、歷時最悠久的窯口,亦是唯一以紋飾見長者,所出精於刻劃,善長模印,素有定州花瓷的美稱,產品曾入貢內廷,為後世所重。

口沿鑲嵌銀扣,盤壁微呈弧形,端莊大氣,通體施象牙白釉,清新雅緻。盤心刻一螭龍,身形矯健,作回首騰躍狀,內壁刻劃肆意盛放的蓮花兩朵,葉片舒展,表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外壁以雙層尖狀蓮瓣紋裝飾,刻劃線條俐落,流暢如畫,為定窯劃花工藝的傑出代表。窯工先以長斜刀勾勒,繼而用梳齒工具押刻蓖紋,最後於輪廓的一側施加深峻的直刀,有如中鋒、側鋒交替用筆,在牙白釉沈積處暈散出濃淡交替的筆墨韻味,而花、葉內加刻的蓖紋更是抽象的表現出了植物表面的質感,整體刻劃沒有絲毫猶豫,那種下刀的速度感時隔千年仍可令觀者心驚,嘆服不已。

本件定窯劃花螭龍花卉紋盤,端莊大氣,清新雅緻。內外壁所刻劃蓮花葉片舒展,表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刻劃線條俐落,流暢如畫,為定窯劃花工藝的傑出代表。台北故宮博物院典藏數例,與此可作對比,收錄於《故宮宋瓷圖錄:定窯.定窯型》,京都,1973年,圖版45,同院另藏一盤,器外無紋,見於《定窯白瓷特展圖錄》,國立故宮博物院,台北,1987年,編號101。另一例著錄於《定州花瓷:院藏定窯系白瓷特展》,台北,2014年,編號II-65、66。另比較一盤,售於倫敦佳士得1970年10月12日,編號90。

此外,可參考Fru Johs.Hellner 舊藏一花式盤,徑較此盤略大,盤心添刻蓮花成雙,器外加綴牡丹,展於《Kinas Kunst.I Svensk Og Dansk Eje.Det Danske Kunstindustrimuseum》,哥本哈根,1950年,編號317,先後於1979年在紐約佳士得及 1996年香港佳士得拍出,後售於紐約蘇富比2005年3月31日,編號30。另見一近例售於香港蘇富比,2018年4月2日,編號3017,以432萬成交,紋飾、尺寸相若,為本拍品提供重要參考。

3009 北宋 湖田窯青白釉梅瓶

尺寸高32cm

估價HKD  250,000-300,000

成交價:820,000HKD

說明來源日本藏家舊藏

此件梅瓶小唇口外翻式,短頸,豐肩,器身由粗至細逐漸內收,底足無釉,整器施青白釉,釉層肥厚。此種乳白色清新淡雅又不失端莊典雅。通體素色,無任何紋飾,造型秀麗規整,簡潔肅穆。拍品通體施以青白釉,釉汁自然垂流至足,施釉較厚,古韻十足。

類似梅瓶,可見二例,見《世界陶磁全集》,卷12,東京,1977年,頁12;及《玉潤玄光:宋元名窯瓷器展》,國立故宮博物院,2008年,圖版12。

3001 遼 白釉印花棱形盤

尺寸寬11.6cm;長11.6cm

估價HKD  20,000-25,000

成交價:65,000HKD

說明來源瑞典藏家卡爾.肯普博士舊藏

方形平底,侈口曲邊。盤心印纏枝花卉紋,通身施乳白色釉,鑲銅口。此類小盤多三彩印花器,白瓷印花者則極少見。參考Carl Kempe另一舊藏,售於倫敦蘇富比,2008年5月14日,編號300。另見一河北曲陽出土印花花口方碟(殘件),著錄於《定瓷雅集:故宮博物院珍藏及出土定窯瓷器薈萃》,故宮博物院,北京,2012年,圖版20。

3002 唐 白釉素香盒 (一對)

尺寸高4cm;直徑6.8cm;高4cm;直徑6.6cm

估價HKD  20,000-25,000

成交價:25,000HKD

說明來源日本藏家舊藏

香盒一對,蓋盒較淺。蓋面與盒身子母口相合。蓋面中心微微隆起,器光素無紋,通體施白釉。整器造型規整,線條硬朗,通體施以白釉,釉色均勻、瑩潤,露胎處純凈潔白。參考玫茵堂舊藏一蓋盒,早年於中國海濱出土,錄於《玫茵堂中國陶瓷》,康蕊君,倫敦,2006年,卷3,編號1433

3003 五代 綠釉印花捲草八棱香盒

尺寸高4.5cm;寬6cm

估價HKD  80,000-100,000

成交價:90,000HKD

說明來源日本藏家舊藏

八棱形瓷盒。盒為八角形,子母口,直壁,腹下部斜直,圈足。蓋盒通體施綠釉,蓋面微隆,蓋面八方形開光及蓋邊各飾八個梯形開光,均印有纏枝花卉卷草紋,模仿同時代銀器圖案。綠釉勻薄潤澤,清新明朗。整器工藝精細,造型優美,釉色明快,相得益彰,傳世少見。

3004 宋 湖田窯青白釉小投壺 (一對)

尺寸高7cm;高6.6cm

估價HKD  50,000-60,000

流拍

說明投壺一對,小件大樣,通體施青白釉,近口沿處飾有貫耳一對,頸部飾多道弦紋,橢圓腹,下部豐滿,圈足。釉色青翠,渾厚滋潤,造型秀麗別緻,古樸大方,形成凝重深沉的質感,這種含蓄沉靜的美更加符合長期受儒家思想熏陶下成長起來的文人士大夫的審美情趣。

3005 南宋 龍泉窯粉青釉小罐

尺寸高5.7cm;直徑5.4cm

估價HKD  50,000-60,000

成交價:50,000HKD

說明來源日本藏家舊藏

罐直口,圓腹,腹部素麵無紋,龍泉窯在浙江省龍泉縣境內,以窯址遺存的樣本可看出,龍泉窯創燒於北宋早期,南宋晚期是龍泉窯的極盛期。器物造型淳樸,胎體厚重,圈足寬闊而矮,敦實穩重,給人以肅穆莊重之感。此罐小器大樣,為元代典型器型。帶原裝荷葉形銀蓋。

3006 北宋 定窯黑釉執壺

尺寸高7.7cm

估價HKD  50,000-60,000

流拍

說明來源日本藏家舊藏

此器侈口,束頸,圓肩,深腹斜收,餅足。器身一側出管狀彎流,另一側置執手。整器施黑釉,肥厚瑩潤,施釉至足,足底無釉。口沿及稜角處釉水自然流淌,見胎體潔白緻密。全器光素無紋,即使只是施以單色黑釉,亦見造型敦實古樸,做工精緻。此執壺器型小巧,頗為少見,定窯以黑釉裝飾並不多見,極為難得。

3007 五代 越窯秘色青釉花口杯

尺寸高6.7cm;直徑10.3cm

估價HKD  80,000-100,000

成交價:230,000HKD

說明 杯口呈花形,曲線流暢,弧線柔和,非常雅秀。杯壁斜鼓腹至底部急收於高圈足,足底外撇成八字喇叭口,底部皆施釉。整器施青釉,釉質滋潤,勻凈細膩,凸處色淡,至花筋處愈顯深沉,如潭深之處,濃淡相宜,明凈潔雅,溫潤如玉,甚為美妙。參考一相類越窯花口杯,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蓄,著載於Stacey Pierson,《Chinese Ceramics》,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倫敦,2009年,圖版69。及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藏唐晚期越窯花口高足杯,著錄於 《Chinese Ceramics》,Stacey Pierson,2009年,編號68。

3008 北宋 湖田窯青白釉六孔瓶

尺寸高11.9cm

估價HKD  200,000-250,000

成交價:200,000HKD

說明來源日本藏家舊藏

六管瓶,又稱多管瓶,是流行於宋的一種瓶式,因瓶肩部各面分布著直立的多棱形管而得名。有五管,六管,十管,十五管等多種制式。自北宋起便燒制多管造型的器皿,有的以為是燭台,有的以為是花插。其用途尚難斷定。

瓶豐肩,肩上等距離置有六管,均直口,六管中心築有一傘狀台階,平台上挖有六孔。器身呈以六瓣花形狀,漸下以收,飾菊瓣形圈足。器通體施青白釉,釉色青淡自然,透明光亮,為宋代文人對瓷器追求之典範。此類型多管造型器皿,製作複雜,燒制難度高,保存困難,今之所見,實在難得。

參考一Carl Kempe舊藏,著錄於1964年瑞典斯德哥爾摩出版B.Gyllensv?rd著《Chinese Ceramics in the Carl Kempe Collection》,圖版102;及2002年瑞典烏爾里瑟港遠東博物館出版《Chinese Ceramics in the Carl Kempe Collection》,圖版322,後售於倫敦蘇富比,2008年5月14日,編號310,為本拍品提供重要參考。

3010 隋 邢窯白釉仰鍾杯

尺寸高9cm;直徑12.8cm

估價HKD  50,000-80,000

成交價:110,000HKD

說明來源日本藏家舊藏

此杯口沿頗薄,深腹,腹微斜,餅形圈足,略微外撇。器施白釉,色瑩潔,質溫潤,杯底表面發冰裂紋,玻化程度較高。胎色米白,胎土淘洗頗為精細,燒結細密。邢窯窯址曾出土一件隋代白釉杯可作為此件參考,施白釉,餅形足,惟身形不及此杯高挑,胎土亦較此件疏鬆。見《中國出土瓷器全集三.河北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年,圖版24。

另見一CK舊藏之近例,多次於美國博物館展覽並出版於《Chinese Ceramics in the Carl Kempe Collection》,2002年,瑞典烏爾里瑟港遠東博物館,圖版494,後售於倫敦蘇富比,2008年5月14日,編號202。見Ronald W.Longsdorf收藏近例,隋邢窯或鞏縣窯白瓷大杯二隻,錄於《Early Chinese White Wares》,J.J.Lally & Co.Oriental Art,2015年,編號3。

3011 金 鈞窯玫瑰紫斑撇口盞

尺寸高4.3cm;直徑9.3cm

估價HKD  500,000-600,000

流拍

說明來源日本藏家舊藏

本盞器型小巧,盞口外撇,與常見內斂者不同,置於手中,盈手可玩。盞以天藍釉色後為底色調,上面散著幾道不規則的玫瑰紫色釉,色彩絢麗奪目,富麗典雅。此器尤以釉色勝人,天藍、玫瑰紫釉相互輝映,暈融爛漫,既如暴雨淋牆,斑駁相連,又如雨後青山,雲煙氤氳,古韻十足,正合寂園叟《陶雅》中所說:「鈞窯之紫,汗浸全體,暈成一片」之說。

紫斑釉色靈動如此盞者,為數不多。參考仇焱之舊藏,內壁紫釉濃郁,外壁紫斑分明,售於倫敦蘇富比,1980年12月16日,編號264及265。另見清宮舊藏二例,鈞窯玫瑰紫釉尊及葵花花盆,分別著錄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宋瓷(下)》 ,香港,1996年,圖版14、15。及,《玉潤玄光:宋元名窯瓷器展》,國立故宮博物院,2008年,圖版37。

鈞窯的銅紅釉裝飾始於十一世紀末的北宋晚期。2001年禹州劉家門窯址的發掘中,在北宋晚期地層發現了使用大面積銅紅釉以及用紫斑裝飾的瓷片。這種釉色青中帶紫,宛如藍天中絢麗的彩霞,一改以往青瓷系統中單一的色調,為後世元代釉里紅及明代顏色釉的出現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013 北宋 定窯印花海葡萄螭龍盤

尺寸直徑16.7cm

估價HKD  250,000-300,000

成交價:450,000 HKD

說明來源1.英國藏家約翰.斯帕克斯(John Sparks,1854-1914)舊藏,編號364

2.瑞典藏家卡爾.肯普博士(Dr.Carl Kempe,1884-1967)舊藏,編號383

本盤釉質瑩潔,外壁光素無紋,內壁印花為飾。盤心印花海水螭龍紋,內壁口緣回紋一道,滿壁為纏枝海石榴紋,枝蔓交織,花朵碩大,葉片、花瓣掩仰錯落,姿態有神。盤內所印花之紋飾印紋清晰,繁而不亂,氣韻秀潤,實為定窯瓷匠臻技絕藝之典範代表。

此盤中所印花之海石榴紋飾在宋代瓷器中也極為少見,僅偶見於北宋定窯印花瓷中。晚唐敦煌壁畫中已能見到稱為「海石榴」的圖樣,敦煌圖樣中常將海石榴與飛鳥結合,在定窯印花瓷器中,海石榴常與飛禽、螭龍、奔鹿的纏卷揉合,一同出現在瓷器中。似此盤如此裝飾者並不多見,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北宋印花海石榴紋折沿碟,盤心所印花海石榴紋與本件拍品一致,但不及此件拍品繁瑣,且是單獨出現。倫敦蘇富比,2014年春拍中拍出宋定窯白釉印花石榴龍紋盤,編號57,可與本件拍品相互參照,不同之處彼件盤心印花螭龍穿於石榴花之中,而本件拍品海石榴與螭龍紋分開表現。

定瓷之另一特色,為以金屬包鑲口沿,如鑲銅扣、金銀等名貴材料,亮澤口沿與器面釉色對比分明,秀麗悅目,彰顯定窯特色,史稱「金裝定器」。此盤即保留有原裝銅扣,且系出名門,十分難得。此盤即保留有原裝銅扣,且系出名門,十分難得。盤底內貼「CK」和「John Sparks」收藏標籤。

卡爾.肯普博士(Johan Carl Kempe,1884-1967) 為瑞典19世紀末、20世紀上半葉著名工業家,更是享譽全球的收藏家。他沉迷於中國文物,其金銀器、白瓷和單色瓷的收藏頗為可觀。早在1920年代肯普伉儷便周遊中國,期間收購了250件中國文物,為其收藏之肇始。時至今日,CK標籤的收藏紀錄已經成為中國文物在二十世紀以來流通和研究的重要參考。

3014 北宋 定窯白釉「臨濟」銘凈瓶

尺寸高19.5cm

估價HKD  350,000-400,000

流拍

說明來源日本藏家舊藏

此凈瓶通體施白釉,長頸,腹部長圓,圈足外撇。短流直口,流通於腹部一側。頸處著有釉下劃書二字「臨濟」銘。凈瓶異於常見的日常器物,為佛教所專用,傳世到今天的更是鳳毛麟角,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宋代佛教法器。凈瓶為佛教僧侶「十八物」之一,遊方時可隨身攜帶以儲水或凈手。它淵源於佛國印度,後隨佛教傳入中國、日本、朝鮮等地,梵語音為「捃雅迦」、「軍持」,中國翻譯為凈瓶,唐宋時期流行的的凈瓶造型為管狀細長頸,頸中部突出如圓盤,長圓腹,圈足,肩部上翹短流。

參考一Carl Kempe舊藏,著錄於1964年瑞典斯德哥爾摩出版B.Gyllensv?rd著《Chinese Ceramics in the Carl Kempe Collection》,圖版236;及2002年瑞典烏爾里瑟港遠東博物館出版《Chinese Ceramics in the Carl Kempe Collection》,圖版452,後售於倫敦蘇富比,2008年5月14日,編號206。及根津美術館藏唐白釉凈瓶,著錄於《中國之陶磁.漆.青銅》,根津美術館,2011年,編號23。參考波士頓美術館現存兩例,遼或金黑釉凈瓶及Charles B.Hoyt寶蓄之北宋耀州窯刻花凈瓶,可考宋代或以之凈瓶之原形。

臨濟宗,禪宗南宗五個主要流派之一,自洪州宗門下分出,始於臨濟義玄(?-867年)大師。義玄從黃蘗希運禪師學法33年,之後往鎮州(今河北正定)滹沱河畔建臨濟院, 廣為弘揚希運禪師所倡啟「般若為本、以空攝有、空有相融」的禪宗新法。這種禪宗新法因義玄在臨濟院舉一家宗風而大張天下,後世遂稱之為「臨濟宗」,而黃蘗禪寺(位於江西宜豐黃檗山)也因之成為臨濟宗祖庭。因其禪風比較剛勁,故而後世與理論較為細密的曹洞宗相比,稱「臨濟將軍,曹洞士民」。

義玄要求弟子和信徒首先必須建立對佛法、解脫和修行的「真正見解」;確立「自信」,相信自己「佛性」與釋迦文佛、達摩老祖無別,無需向外求佛求祖,尋求解脫成佛;主張修行不離日常生活。他亦主張「以心印心,心心不異」,後世有 「心心相印」一說。

3015 宋 白覆輪兔毫盞

尺寸高8.1cm;直徑14.7cm

估價HKD  360,000-400,000

流拍

說明來源1.佳士得巴黎,2014年12月10日,編號86

2.Francisco Capelo收藏

展覽及出版

Francisco Capelo等,《Forms of Pleasure.Chinese Ceramics from Burial to Daily Life》,倫敦,2009年,頁116,圖版41

敞口,自口沿以下直線收縮,圈足。白胎、施褐釉;褐釉施完後,口沿處再施一次白釉,形成「白覆輪」的裝飾手法。施飾隨意,在兩次施釉間形成過度的釉色,顯透出一種自然寫意的氣質。白覆輪的技法可能源自「銀扣」,這種技法,也出現在北方磁州窯系的茶盞中。南方吉州窯的許多技法傳呈自磁州窯,白覆輪盞即為一例。本贑窯茶盞白胎、白覆輪,一般市場大抵歸為「吉贑窯」系。

參考可見國立歷史博物館藏一黑釉白沿盞(展品187號),展覽並著錄於《百代昌吉─黑釉.磁州.吉州窯》,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4年,圖版59。另見一類例,香港蘇富比,2014年11月24日,編號1019。

3016 宋 建窯黑釉大盞

尺寸高8.1cm;直徑19.3cm

估價HKD  400,000-500,000

流拍

說明來源美國藏家舊藏

宋朝品茶風尚之盛,前所未見,蔚然成風,多種瓷製茶具因而出現。黑釉潤亮,托襯點茶擊拂茶水後,所得茶麵細沫,白黑相映,極為耀眼,故而盛行,取代白釉及青釉器茶具。

此盞撇口,收腹,圈足較淺。碗內滿施黑釉,外壁施釉近底,釉層較厚並局部有垂掛,釉面滿布銀灰色的油滴斑,窯變色澤自然,在光亮處觀察,似漆黑夜空中的滿天星斗,美不勝收,實為不可多得的一件宋代建窯之作。參考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作例,錄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兩宋瓷器(下)》,香港,1996年, 圖版204。另見一盌為大衛德爵士舊藏,現存倫敦大英博物館,載於《東洋陶磁大觀》,卷6,東京,1982,圖版44。

3017 南宋 龍泉窯粉青釉蓮瓣紋碗

尺寸高3.5cm;直徑14.2cm

估價HKD  200,000-250,000

流拍

說明來源1.東京繭山龍泉堂舊藏

2.英國Bluett & Sons舊藏

3.Douglas J.K.Wright Limited 舊藏

盤敞口,深腹,弧壁,圓圈足,通體施粉青釉,釉質肥潤,盤外圈刻蓮瓣紋裝飾,蓮瓣圖案細緻生動,排列規整。蓮瓣紋裝飾是宋瓷中最普遍的紋飾之一。此盤造型規整,釉面瑩潤青翠如碧玉再現,蓮瓣紋刀精美。本品曾為東京繭山龍泉堂收藏,來源可考,甚為難得。

參考數例,北京故宮舊藏一龍泉窯蓮瓣紋碗,著錄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宋瓷(下)》 ,香港,1996年,圖版134;及大維德爵士收藏,現藏大英博物館,出版於《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Celadon Wares in the 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 Section 7》,倫敦,1997年,圖版A211。另見一例,售於佳士得香港2011年11月30日,編號3007。及,《玉潤玄光:宋元名窯瓷器展》,國立故宮博物院,2008年,圖版28。

3018 南宋 龍泉窯粉青釉長頸瓶

尺寸高25cm

估價HKD  600,000-700,000

成交價:600,000 HKD

說明拍品口微侈,長直頸,扁圓腹,下承圈足。瓷胎頸部薄,腹底厚重,內外施釉,釉色粉青,勻凈純粹,釉汁玉質感強,器足根處積釉明顯,足尖露胎,瓶形巧拙,敦厚端莊,頗具道骨仙氣,陳設絕佳。此瓶典雅風韻,造型秀美,釉色瑩潤,煥發迷人魅力。

龍泉釉是石灰鹼釉的一種,高溫粘度大,不易流釉,可以施厚釉,而且釉層中含有大量小氣泡和未熔石英顆粒,它們使進入釉層的光線發生強烈散射,從而使其在外觀上獲得一種和普通玻璃釉完全不一樣的視覺效果。見清宮舊藏,出版於《故宮博物院文物珍品全集-兩宋瓷器下》,香港,1996年,頁99。

3019 北宋 定窯白釉雙魚折腰盤

尺寸直徑15cm

估價HKD  150,000-180,000

流拍

說明來源日本藏家舊藏

此件葵口,敞口,平底,弧壁,圈足,口沿露胎無釉處鑲銅口。通體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黃,外壁明顯見到拉坯留下的旋痕以及蘸釉時留下的「淚痕」狀垂釉。盤心正中模印雙魚海浪紋飾,下飾纏枝卷草紋,雙魚似驚躍于海天之間,游刃舒展。模印線條婉轉舒暢,有如春風拂柳,詩意盎然。本品胎、釉、形、紋飾無一不佳,簡潔而優雅,華貴而含蓄,北宋定窯之佳作也。參考故宮博物院藏,定窯白釉刻劃花魚藻紋碗,著錄於《定瓷雅集:故宮博物院珍藏及出土定窯瓷器薈萃》,故宮博物院,北京,2012年,圖版62;大維德爵士舊藏一例,飾單魚紋,現存於倫敦大英博物館,刊於Mary Tregear,《Song Ceramics》,倫敦,1982年,圖版29;及,《玉潤玄光:宋元名窯瓷器展》,國立故宮博物院,2008年,圖版5。

3020 北宋 定窯白釉葵口盤

尺寸直徑17.5cm

估價HKD  150,000-180,000

流拍

說明來源P.H.Plesch 教授伉儷收藏

盤作六齣葵口,口沿鑲嵌銅扣,盤壁微呈弧形,端莊大氣,通體施象牙白釉,光素無紋,清新雅緻。外壁淚痕連連,手感起伏,各種定器特徵俱全。器面瑩亮柔潤,色呈牙白悅目脫俗,久歷千年風霜,朴淳如昔,甚為難得。

參考戴潤齋藏定窯花口盤,光素無紋,後售於紐約蘇富比,2011年3月22日,編號294。另見故宮博物院藏,定窯白釉花口盤,著錄於《定瓷雅集:故宮博物院珍藏及出土定窯瓷器薈萃》,故宮博物院,北京,2012年,圖版73。北宋金石學家呂大臨(1038-1093年)家族墓,曾出土二件定窯白釉素紋花口盤,著錄於《異世同調:陝西省藍田呂氏家族墓地出土文物》,北京,2013年,編號30、31。

3021 北宋 定窯素紋大碗

尺寸高7.9cm;直徑22.4cm

估價HKD  200,000-250,000

成交價:200,000 HKD

說明 此淺盞口沿箍以銅扣,器型規整端莊,內壁外壁均光素無紋。周身施白釉,隱約可見旋削痕迹,無雕無飾,素雅瑩然,雖歷盡千年滄桑,潤澤依舊,盡展素凈之美。外壁淚痕連連,竹絲刷紋明顯,手感起伏,各種定器特徵俱全。器面瑩亮柔潤,色呈牙白悅目脫俗,久歷千年風霜,朴淳如昔,甚為難得。

3022 北宋 鈞窯月白釉撇口盞

尺寸高5.1cm;直徑11.1cm

估價HKD  200,000-250,000

成交價:200,000 HKD

說明來源

1.琳標堂舊藏

2.佳士得香港,2015年6月3日,編號3202

3023 金 鈞窯玫瑰紫斑鬲式爐

尺寸高7.4cm

估價HKD  100,000-120,000

成交價:130,000 HKD

說明 爐撇口寬折沿,頸部較高扁腹下收,肩部起稜線一周。底微下凹,腹下承三素麵足,通體為天藍釉,釉色純凈清新,胎體厚重堅實,內外壁口沿及腹部泛出玫瑰色紫紅斑塊,紅藍相映,暈染有致,分外奪目。鬲式爐仿自商周青銅鬲,青銅鬲本為燒煮的炊具,仿製的鬲式爐,取青銅鬲的圓鼓腹,將空心三足變作實心,去掉雙耳,口沿外折,便成了當時最為流行的香道具。

類似鈞窯鬲式爐,參考北京故宮博物院舊藏,著錄於《鈞瓷雅集:故宮博物院珍藏及出土鈞窯瓷器薈萃》,故宮博物院,北京,2013年,圖版27。及玫茵堂一舊藏,於《玫茵堂中國陶瓷》,康蕊君,倫敦,1994年,卷1,編號391。

3024 北宋 磁州窯白地黑花魚藻紋罐

尺寸高12cm

估價HKD  100,000-120,000

成交價:100,000 HKD

說明 罐盤口,縮頸,圓肩,腹漸收,罐底內收成隱圈足。腹部繪有白地黑花魚藻紋飾,紋飾構圖簡練,寥寥數筆,神采飛揚。色調黑白對比強烈,體現了磁州窯黑地白花裝飾的主要特色。紋飾繪畫用筆簡練,線條明快,圖案結構自由,所描繪的游魚和水中搖擺的水草,形式自如活潑,富於生活氣息。

飾魚藻紋之磁州窯小口瓶甚罕見。參考安宅收藏之北宋或金磁州窯白地黑花魚藻紋小口瓶,出版於《世界陶磁全集》,卷13:遼金元 ,三上次男,東京,1981年,編號246。後售於佳士得紐約,2018年3月22日。另見一例,著錄於《世界陶磁全集》卷12,1977年,東京,237頁,編號247。及波士頓美術館舊藏之磁州窯魚藻紋雙系罐,著錄於《Oriental Ceramics, The World"s Great Collections》,東京,1980年,卷10,編號29。

3025 北宋 磁州窯剔花蔓草紋罐

寸高9.4cm

估價HKD  80,000-100,000

流拍

說明 罐圓唇,縮頸,圓肩,腹漸收,罐底內收成隱圈足。肩飾蓮瓣紋一周,腹剔刻蔓草紋,蔓草紋之空隙間地成黑色。本品胎體厚實,釉色呈象牙白色,底部與內壁無釉,其腹部以白釉剔花工藝刻畫出白色纏枝花卉紋,線條粗放遒勁,枝葉舒展,花葉碩大,一氣呵成,生動自然,豪無刻意造作氣象。刀法俐落,紋飾布局合理,繁而不亂,可見匠人高超的藝術水準。

磁州窯瓷器的基本特徵,是在器物胚胎上施化妝土,進而用剔、刻、劃、繪等技法進行裝飾,以達到美化的目的。此罐施用白地剔黑花工藝,先在器坯上施一層白化妝土,待半干時再滿施或只在裝飾部位施黑色料漿,隨後划出花紋輪廓,並剔去輪廓以外的色料長,其剔刻以不超過化妝土層為度,再用尖狀篦形工具划出花蕊,葉筋等細部,最後罩透明釉入窯燒成。

3026 12世紀 高麗時期 青瓷梅瓶

尺寸高10.6cm

估價HKD  120,000-150,000

流拍

說明梅瓶小唇口外翻式,短頸,豐肩,器身由粗至細逐漸內收,底足無釉,整器施梅子青釉,釉層肥厚。通體素色,無任何紋飾,造型秀麗規整,簡潔肅穆。釉色清新淡雅,不失端莊典雅,古韻十足。

3027 12世紀 高麗時期 青瓷盞托

尺寸高5.3cm;寬14.7cm

估價HKD  100,000-150,000

流拍

說明盞呈碗形,侈口,弧腹,平足。托呈圓形。全器滿施青釉,色澤滋潤,釉厚下淌。高麗青瓷向為高麗上層人士所鍾愛,高麗詩人李奎報賦詩讚賞高麗青瓷:「影影綽綽如青玉,玲瓏剔透如水晶」,「緻密的玉如嫩膚,觸手猶如撫玉膚」。

3028 北宋 湖田窯青白釉圓盞托

尺寸高4.5cm;寬14.7cm

估價HKD  20,000-25,000

成交價:20,000 HKD

說明來源日本藏家舊藏

葵口外折,外沿起弦紋一周,托盤斜腹外鼓,中心托起半寸,托心頂部再收一層,起弦紋一圈用作與杯底圈足緊扣,托盤內腹可見輪施釉彩堆積痕迹,濃淡相宜。托盤高圈足,內斂八字形,亦成六齣花瓣狀,每瓣陰刻兩條弦紋,其內開光處鏤空雕如意紋,圈足內部中心有一孔,可知圈足為粘燒而成。通體施青白釉,釉質滋潤,是典型的模仿青白玉效果的瓷器,在北宋十分流行,素有假玉器之稱。

3029 北宋 湖田窯影青花口盞托

尺寸高8cm;寬14.7cm

估價HKD  50,000-80,000

流拍

說明來源日本奈良藏家舊藏

盞托呈六瓣花形,中起托杯,足外撇,上下通空,為典型的宋式造型之前身。通體影青釉,胎質精細、薄透而又堅硬,釉色白中閃青、晶瑩如玉,叩聲清越。六瓣花形纖柔嬌媚,與滋潤的釉色渾然一氣,盡顯青瓷優雅。造型美觀大方,比例勻稱,釉色瑩潤,聲響清脆,「天然去雕飾」,完全靠著形體和釉色以及整體的溫潤含蓄來表現內在美、含蓄美,符合中國傳統的哲學概念,也被當時的社會所公認並推崇,實為宋代影青釉中的上品。

3030 五代 邢窯白瓷盞托

尺寸高7cm

估價HKD  50,000-80,000

流拍

說明來源日本藏家舊藏

盞及盞托為宋人飲茶之器,盞托為茶盞的附屬品,宋遼壁畫或茶畫中所繪的茶盞與茶托,都是成組成套相伴使用的。本品為盞托,為五代典型的盞托形制之一。盞唇口,微敞,深直腹,盞托侈口微外卷,盤面平闊略下凹。盞及托胎質細膩堅實,器壁薄而規整,弧線柔和,輕盈可愛。通體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勻凈細膩,表面呈現玻璃般柔亮光澤。通體光素無紋,溫潤如玉,更顯素雅。此器為邢窯佳器,存世少見。

3031 明早期 處州龍泉青釉印花牡丹紋卧足碗

作者--尺寸高4cm;直徑8.2cm

估價HKD  120,000-150,000

流拍

說明 此碗為敦式,直口,深弧腹、下承圈足,造型敦實端莊,氣息古拙渾厚。通體施青釉,釉色沉穩溫潤,玉質感強,翠色怡人。碗胎體厚重,造型端正。外壁口沿印一圈回紋,內壁碗心以模印手法,裝飾纏枝牡丹紋。花葉布置繁密,印花手法嫻熟,紋飾清晰立體,青釉呈色沉穩均勻,釉面肥厚溫潤,

明初處州龍泉官窯承命為朝廷燒造需用器皿,期間所出多為大盤大碗、瓶、執壺等,大部分用於出洋賞賜海外國家,一部分傳統器皿則貢至宮廷服務於帝王生活,成為御用器皿,傳世數量不多,拍品即為其中之一,甚是珍貴。

3032 明早期 處州龍泉窯粉青釉撇口碗

尺寸高9.6cm;直徑20.7cm

估價HKD  20,000-30,000

成交價:50,000 HKD

說明碗口微撇,弧腹,小圈足,造型周正大氣。通體施青釉,釉質肥厚瑩潤,澄碧如水。內外壁皆光素無紋,釉質肥潤沉靜,釉色淡雅古樸,玉質感強。造型整正規矩,渾厚飽滿,口闊腹圓,全器整體渾厚淳樸,又不失秀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玩收藏愛好 的精彩文章:

怎樣成為藝術品鑒賞、收藏與投資的「專業選手」?值得借鑒的乾貨分享
瓷器鑒賞小知識:「淡筆道吃胎」

TAG:古玩收藏愛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