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蘇軾這首詩拋出一個人生終極問題,你如何作答:人生到處知何似?

蘇軾這首詩拋出一個人生終極問題,你如何作答:人生到處知何似?

宋仁宗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十二月,蘇軾赴任陝西路鳳翔府簽判,路過河南澠池。蘇軾弟弟蘇轍送哥哥至鄭州,然後返回京城開封,但眷眷手足之情難遣,就寫了《懷澠池寄子瞻兄》寄贈。詩是這樣寫的:

相攜話別鄭原上,共道長途怕雪泥。歸騎還尋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為縣吏民知否?舊宿僧房壁共題。遙想獨游佳味少,無方騅馬但鳴嘶。

同樣的,蘇軾也寫了一首詩回復自己弟弟,這便是廣為人知的 《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上人困蹇驢嘶。

蘇轍在詩中感慨,這些經歷真是充滿了偶然。如果說與澠池沒有緣份,為何總是與它發生關聯?如果說與澠池有緣份,為何又無法駐足時間稍長些?而由這些感慨,蘇軾更進一步對人生髮表了一段議論。

在蘇軾眼裡,人生充滿了偶然。不僅具體的生活行無定蹤,整個人生也充滿了不可知。對一個人來說,為了謀生,為了讀書,為了應舉,為了做官,東奔西走。像什麼呢?象一隻鴻雁,鴻雁或是到南方過冬,或是回北方,來來去去,年復一年。飛鴻的腳爪踏在雪泥之上,無非偶然留下指抓的痕迹,轉眼它又飛走了。對於鴻雁留下的指抓,它哪裡能夠記清,況且,痕迹很快就消失了。鴻飛雪化,一切又都不復存在。

這首詩除了深含的哲理,藝術上也很有特色,是單行入律。律詩三四句本來要求對仗,意思兩兩相對。有些詩人故意打破這個限制,文字是對仗的,但是意思不是兩兩相對。崔顥的《黃鶴樓》詩開頭四句也是單行入律。蘇軾打破了原來的束縛,順著自己要發揮的議論直寫下去,把他感悟的人生哲理圓滿透達地表達出來,行文如行雲流水。不是格律限制了我,而是我來驅使格律。這正是蘇軾成為大文豪的本色所在。

下面四句既是暗中回應了「雪泥鴻爪」世事無常、人生偶然的意思,也回答了蘇轍的「舊宿僧房壁共題」的懷舊。

蘇軾蘇轍兄弟二人曾經留宿澠池的寺院,並在寺院牆壁題詩。但是,如今老和尚已經去世了,只留下一座藏骨灰的新塔;當日提的詩句,也因為牆壁損壞,再也找不到了。雪泥鴻爪、老僧新塔、壞壁舊題的意象,令人悵惘人生的來去無定,深情眷念往事的舊跡無痕。

那麼,在冥冥中到底有沒有一種力量在支配著這種行為呢?如果說,人生是由無數個坐標點所組成的,那麼,這些坐標點有沒有規律可循?青年蘇軾對人生髮出了這樣的疑問和感喟。但是,人生有著不可知性,並不意味著人生是肓目的;過去的東西雖已消逝,但並不意味著它不曾存在。

這也令人想起後世印度詩人泰戈爾的很有名的一句詩:「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迹,而我早已飛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酒琴棋書畫花 的精彩文章:

元稹這句詩,你真的讀懂了嗎:貧賤夫妻百事哀

TAG:詩酒琴棋書畫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