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蘇聯暴力美學的極致,曾號稱「一艘戰艦就能毀滅一個國家」

蘇聯暴力美學的極致,曾號稱「一艘戰艦就能毀滅一個國家」

原標題:蘇聯暴力美學的極致,曾號稱「一艘戰艦就能毀滅一個國家」


人們常說俄國人歷來「好戰而並不善戰」,雖然不乏卓越將領,但打仗時總給人留下一種戰術欠缺、靠人多的印象。不過,俄國人在軍事上的天賦實在是令人艷羨,尤其是在蘇聯時期,領導們哪天一拍腦袋突然想造滿足某種需求的武器,蘇聯專家們總能拿出設計方案,並將圖紙變為現實。蘇聯人靠自己的努力將祖國在極短的時間內建設成為數一數二的世界頂級軍事強國,要從這個巨無霸中找到一點短板的話,海軍無疑是他們最大的劣勢。


不同於傳統的世界列強,蘇聯在人類歷史上存在的時間短暫,但其海軍的發展仍然分為很多階段,經歷了許多跌宕起伏,強弱不能一概而論。眾所周知,蘇聯擁有極其可怕的戰略縱深,受限於地理因素,蘇聯缺少優質的海上航道。二戰末期,即便是日本敗局已定、蘇聯在北方四島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的前提下,蘇軍依然要親自奪回這個戰略價值重大的咽喉要衝,可見這個陸上大國對海洋同樣有著十分的嚮往。


早在20世紀30年代末期,蘇聯高層就在最高領袖斯大林的直接授意下,提出了一個聽起來震撼人心的海軍復興計劃,被稱為「大艦隊」計劃(也有稱「大海軍」計劃)。在一戰中,沙俄海軍遭受重創,蘇維埃政權建立最初幾年裡,海軍更是孱弱不堪,甚至連艦船的保養都要從德國雇技術人員進行。好在蘇聯人並不故步自封,相反,一群有遠見的領導人和戰略家從一開始就提出了超前的建設計劃。例如,1937年,葉戈羅夫元帥提出,為了適應現代戰爭的需求,蘇聯至少需要建造6艘性能卓越的航空母艦。另有不少海軍將領則熱衷於傳統的「大艦巨炮主義」,一味地追求裝甲厚度、火炮口徑和噸位。



最後,在斯大林的親自批示下,從1938年開始,蘇聯開始落實「第23號工程」,投資興建「蘇聯」級戰列艦的14艘戰艦。僅前4艘戰艦的研發與建造工作,蘇聯就投入了45億盧布,這佔到了1940年國家預算的45%。由於過分追求裝甲厚度,「蘇聯」級當中的部分戰艦滿載排水量超過6.5萬噸,與日軍著名的「大和」號相當。雖然「大艦隊」計劃的成果實用價值飽受爭議,但從蘇聯海軍的發展歷程來看,他們是可以不惜血本的,加上蘇聯人慣有的行事風格,這直接催生了20世紀70~80年代世界海軍史上唯一的、幾乎無法複製的一項奇蹟。

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軍事專家們就提出了未來海軍發展中的一個概念,希望研發一種大型水面艦艇,充當一座「浮動在海面上的導彈武器庫」,能夠隨時提供強大的火力,對陸、海、空都具有極強的打擊能力。這種新的構想被稱為「武庫艦」,從柯林頓政府開始,美軍大肆鼓吹武庫艦在未來海軍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並推出了SC21型武庫艦的研發計劃,根據初步設想,該類戰艦艦長至少要達到244米,排水量超過1.19萬噸,配備包括「戰斧」巡航導彈、「標準」艦對空導彈與「魚叉」反艦導彈等在內的多種導彈,能夠為戰區防禦與對岸火力支援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美軍將武庫艦吹得震天響,但至今為止,美軍戰艦更新換代了一批又一批,卻從未推出過一款能夠被視為武庫艦的戰艦;相反,作為冷戰時的敵人,蘇聯反倒是研發並裝備了一款該類戰艦,這便是1144型巡洋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基洛夫」級巡洋艦。


1962年10月,加勒比海一帶爆發了震驚世界的古巴導彈危機,在這場危險的對峙中,蘇聯人意識到自己的海軍與美軍仍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在遠洋作戰能力上,蘇軍更是略遜一籌。適逢赫魯曉夫於1964年被迫下台,崇尚軍力發展的勃列日涅夫與海軍高層得勢,蘇聯高層立刻提出了一個規模宏大的遠洋艦隊建造計劃。


在最初的計劃中,蘇聯著名武器設計專家庫賓斯基提出了一款8000噸級巡洋艦的建造計劃,卻被勃列日涅夫當局一改再改,最終定格為2.4萬噸。1970年,該型艦的設計方案通過審核,1973年6月,蘇聯SY-189海軍造船廠開始第一階段的研發工作;1977年12月,1144型巡洋艦首艦艦體完工下水,1980年12月30日,1144.1工程首個成果——「基洛夫」號巡洋艦在經過試航後於北方艦隊正式服役。


歷史上,關於「基洛夫」的傳說有很多,該艦達2.43萬噸,總長252米,寬28.5米,吃水9.1米,最大航速為30節,配置各式各樣的武器,數目憾人,僅導彈就逼近500枚。據稱,1艘「基洛夫」攜帶的武器就足以摧毀一個中小型國家;2艘「基洛夫」火力全開,可以在10分鐘內摧毀一個美軍小型航母編隊。由於核動力推進,「基洛夫」理論上具備無限航程,該艦形體巨大,外觀宏偉,十分震撼。



在20世紀80年代,「基洛夫」堪稱誤解的存在。首先,該艦雖然名義上是巡洋艦,但美國堅持認為排水量在當時僅次於航母的「基洛夫」最起碼應該是戰列巡洋艦。在世界海軍淘汰戰列艦、逐漸告別戰列巡洋艦的時代,「基洛夫」的出現有點倒行逆施的感覺,因此被稱為「戰巡的復活」。其次,「基洛夫」雖然艦體巨大,甚至被詬病隱蔽性差,容易暴露,但該艦的水下減噪技術堪稱驚艷。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此十分擔憂,甚至說:「如果你看到海面上出現船浪,但雷達屏幕上卻什麼都看不到,那『恭喜』你,你找到了海雕(蘇聯人給「基洛夫」起的綽號)。」當時有這樣一種說法:「基洛夫」根本不用隱蔽,誰發現了它,接下來就會遭受它疾風暴雨般的摧殘。


1144型戰列艦共有4艘,分別為「基洛夫」號(後更名為「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伏龍芝」號(後更名為「更名為拉扎列夫海軍上將」號)、「加里寧」號(後更名為「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以及「尤里·安德羅波夫」號(後更名為「彼得大帝」號)。每一艘在偏重上都有所不同,越到後期,戰艦針對隱蔽性差的缺點,越是提升了防空能力。在該型艦縱橫於大洋之上的時代里,蘇聯海軍被認為達到了全盛;戰艦本身也被視為蘇聯人天賦異稟的軍事才華的結晶,也是蘇聯暴力美學的完美體現。


「基洛夫」驕傲的日子裡,沒有誰敢說能夠輕鬆戰勝它,然而時過境遷,雖然如今仍然有一艘1144型巡洋艦在俄羅斯海軍之中服役,還充當著無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但它早已顯得老態龍鍾了。專家認為,雖然「彼得大帝」號全身上下掛滿的武器仍然令人忌憚,但它的許多技術已經落後於時代,已經毫無疑問地步入黃昏了。「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是蘇聯光輝時代的最後一點殘影,夕陽落在戰艦銹跡斑斑的外殼上,對比如今俄羅斯略顯窘迫的處境,這樣的結果實在是令人感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審度 的精彩文章:

斯大林時代流傳的幾個傳聞,透過細節,足見斯大林人品的偉大
此人政治水平很低,手段簡單殘暴,為何能贏得斯大林絕對信任?

TAG: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