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有唐太宗,宋有宋太宗,為何沒有明太宗?全因子孫太任性
原標題:唐有唐太宗,宋有宋太宗,為何沒有明太宗?全因子孫太任性
唐有唐太宗,宋有宋太宗,為何沒有明太宗?全因子孫太任性
山東濟南上山廣告傳媒分享:
廣告片拍攝製作、宣傳片拍攝製作、形象片拍攝製作、紀錄片拍攝製作、微電影拍攝製作、動畫製作、平面設計、形象整合,藝術節承辦,網路直播,短視頻製作等多個領域。
明朝十六位皇帝都是有各自的廟號,如:明太祖,明太宗,明仁宗,明英宗,明孝宗等等。這些廟號其實可以說是皇家幾千年以來的傳統了,每一位被供奉在廟中的皇帝都是擁有稱呼的名號,這就是所謂的廟號。當然又由於接位後的皇帝子孫都是要給自己的祖輩們說說好話,或者憑藉自己的主觀意見來去評價自己的祖輩們,這時謚號往往會多得有些膨脹了,所以最後廟號往往會取代了謚號來作為對帝王蓋棺定論的作用。
就比如:明朝的每個皇帝都會對著朱元璋的謚號增一些溢美之辭,到了嘉靖年間,這個謚號就變得非常冗長了,成為「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但是大家還是喜歡稱呼朱元璋的廟號為明太祖或是太祖皇帝。
當然對於廟號的介紹就到到此為止了,但是不知道諸位是否發現開頭介紹明朝十六弟的廟號時,混入了一個大家貌似從未建國的廟號:明太宗。如果是唐太宗,宋太宗,大家都很熟悉。但是關於這個「明太宗」,大家或許聽之甚少吧,但是說起他的另一個廟號明成祖,大家想必就知道是誰了。可大家或許也會有疑問,難道一個皇帝能擁有兩個廟號嗎?
這個明朝皇帝其實並沒有擁有兩個廟號,一開始他一直都是用著的是明太宗這個廟號。就像唐朝有唐太宗,宋朝有宋太宗一樣,只不過是因為明朝後代皇帝子孫的一些變革,於是明太宗這個廟號就沒有了。
當然關於明成祖,大家還是非常熟悉的,朱棣——明朝開國太祖朱元璋的四兒子。在位時雄才偉略,四方來朝,駕崩後,廟號就是太宗。當然雖然後世人都是稱呼著明成祖,但是在歷史書籍中如《明實錄》中就是沒有《成祖實錄》的,關於朱棣的記載還是要翻看《太宗實錄》的。儘管史書中是記載的明太宗,但是後世人為何會稱呼他為明成祖呢?其實這還要說到他那任性的後代子孫——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是明朝的第11位皇帝,本名朱厚熜。因為他的哥哥明武宗死後沒有兒子,所以最後只好讓朱厚熜來當這個皇帝了。但是朱厚熜認為皇帝就需要有自己的看法,而那些大臣都要支持,和努力證明自己的看法是對的,所以嘉靖帝和這些大臣也是進行了一場權力之爭,他想要將朝中的權利都統一到自己的手中,所以之後便是由此引發了當時比較有名的大禮議之爭。
而這場爭鬥就是由嘉靖帝和首輔大臣楊廷和為主的兩方為主,就只是圍繞著「嘉靖帝是否要認自己堂哥明武宗的父母為父母」。楊廷和便是認為嘉靖要改認父母的,但是嘉靖帝卻是堅持不改。當然若是對這些歷朝歷代的皇帝有所了解的,大家應該知道,其實嘉靖帝哪是因為改認父母的事情啊,他只是想通過這件事情來更好的鞏固自己的權利
最終結果還是在意料之中的,嘉靖帝獲勝了,他贏得了辯論賽的冠軍。他不僅將自己的生父和生母供奉在了廟中,同時還為他們添上了尊號。他通過這件事情真正的將權利穩穩地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當然這和「明太宗」變為「明成祖」又有什麼關係呢?不知大家是否發現朱棣和朱厚熜還是有些相像的,畢竟他們都不是正統的、按照明太祖訓的那樣「嫡長子」繼承皇位。所以他在太廟正殿中就將朱棣的牌位放到了和明太祖朱元璋一樣的高度,並且將朱棣的太宗名稱改為了成祖。
所以後人們都是習慣稱呼朱棣為明成祖了。


※清朝滅亡後旗人主動剪辮,漢人反倒死活不肯,實情令人唏噓悲哀
TAG:麻煩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