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厲害了!唐朝人也曾過聖誕節?世界四大名碑之一「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見證一段塵封歷史

厲害了!唐朝人也曾過聖誕節?世界四大名碑之一「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見證一段塵封歷史


文:鼓浪隱士




陝西省西安市是舉世聞名的歷史名城,城內名勝古迹眾多,向世人述說著秦漢隋唐的崢嶸歲月。碑林是西安重要的文物保護單位,她不僅是全國收藏中國古代文化典籍刻石最早、最多的地方,也是歷代著名書法藝術珍品的薈萃之地,有著巨大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而在西安碑林第二室里立著一通高 279厘米,寬99厘米,名叫「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的著名石碑,她與古埃及的羅塞塔碑、死海東岸摩押希伯來文碑以及北美阿茲特克授時碑並稱為「世界四大名碑」。因此這塊石碑是國寶級文物,每年吸引著大量國內外遊客來此瞻仰。更為重要的是,這塊石碑向世人講述了一段塵封的往事,見證了一個宗教在唐代發現的歷程。




明天啟三年(公元1623年),在西安出土了一塊石碑。其正面寫著「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並頌」,碑文由1780個漢字以及另附數十字敘利亞文組成。碑刻出土後,當地舉人張庚虞由於曾在北京接觸過耶穌會士利瑪竇,通過他了解到一些基督教的知識,於是判斷這段石碑可能與基督教有關,是一方關於古代時期,基督教在華傳播的碑刻。










於是張庚虞將碑文拓片寄給時任太僕寺少卿、被稱為中國天主教三柱石之一的李之藻。經過他的反覆考證,認定這塊石碑,就是講述基督教在唐代傳播的一段往事。李之藻還寫了《景教碑頌》作序說:「今日後,我國士大夫,不得復咎聖教之來何暮矣。讀知千餘年前,已盛行若此乎。」而他與不少士大夫都以「景教後學」自稱。那麼基督教是如何進入中國的?其中又有哪些故事呢?




景教是東方基督教的一支,又被稱為聶斯托利派。聶斯托利(Nestorius,約368-451)為君士坦丁堡牧首(君士坦丁堡與羅馬、耶路撒冷、安提阿、亞歷山大並稱當時基督教五大教區,牧首為東方教會神職,相當於西方教會的主教。目前東正教以及一些東方宗派最高負責人仍稱為「牧首」)。




聶斯托利是敘利亞人,提出「基督二性二位說」,認為聖母瑪利亞只是生育耶穌肉體,而非受予耶穌的神性,對當時教會盛行的「上主之母」提出質疑,建議以「基督之母」稱之。公元428年,聶斯托利出任君士坦丁堡牧首,因著神學爭議,引起亞歷山大主教西里爾(Cyrillus of Alexandria)的強烈反對。










公元431年,以弗所會議(Ecumenical Council of Ephesus)召開後,多個教派的衝突雖被調解,但聶斯托利被革除牧首職務,其教派亦定為異端,他也最終在埃及安息。其實當時東西教會對於聶斯托利的判斷是場誤會。不僅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曾經為聶斯托利鳴不平,1895年聶斯托利晚年的一些著作在敘利亞被發現。在該書中聶斯托利否認以弗所會議的指責,並為自己辯護。他的解釋與當年教會的指控不同,而接近正統的基督論。




1994年11月,羅馬教宗(教皇)若望·保祿二世與東方教會簽署了《共同聲明》,天主教放棄在以弗所會議上對於聶斯脫利的裁定。這就推翻了以往的一些學術觀點,景教並非是基督教的異端,而屬於正統基督教的一支。



聶斯托利死後,他的追隨者繼續秉承他的思想建立教會,他們主要往東方各國發展。在伊斯蘭教崛起前,景教是中東、波斯、中亞等地,頗有影響的宗教。有學者甚至指出,當時亞洲基督徒的數量超過歐洲。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淵建立唐朝。其子李世民雄才大略,在大唐統一戰爭中,先後掃平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等各方勢力,為唐朝統一立下奇功。唐太宗通過「玄武門之變」奪取皇位,開創了燦爛的「貞觀之治」。



李世民不斷開疆拓土,先後將東突厥、吐谷渾、高昌、龜茲等等國家納入大唐的版圖。並在西域建立安西都護府,加強了新疆、中亞地區的統治。此舉再次打通了陸上絲綢之路,使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得以順暢。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來自敘利亞的景教傳教士得以進入中國,傳播基督的福音。




唐貞觀九年(公元635年),來自敘利亞的景教傳教士阿羅本來到長安。唐太宗李世民擁有海納百川的氣度,他本著「示存異方之教」的開放政策,派當朝宰相房玄齡「迎於西郊,待如嘉賓」。










不久,阿羅本得到李世民的接見。景教碑上載:「翻經書殿,問道禁闈。深知正直,特令傳授。」這說明,唐太宗聽了阿羅本的講道後,覺得道理非常好,因此准許景教在中國傳播。此後三年內,陸續有敘利亞、波斯等地的傳教士東來,人數達到21位。  




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唐太宗特許阿羅本在長安義寧坊興建教堂一所,初稱「波斯寺」,後更名為「羅馬寺」、「大秦寺」。唐朝政府還提供經費支持,所敕詔書上有「道無常名,聖無常體,隨方設教,密濟群生。」的說法,可見唐王朝對於景教傳播的支持。




唐高宗李治即位後,繼續延續太宗皇帝對景教的扶持政策,封阿羅本為鎮國大法主。允許他在全國各地,建立景教寺。景教因此得到更大的發展。景教碑上就有「於諸州,各置景寺,法流十道,寺滿百城」的記載,足見當時興旺的盛況。










景教來華的傳教士當中,有不少人掌握中東地區的科學文化知識。尤其是醫療技術上,更是令人稱奇。景教碑上記載到「病者療而起之。」曾經到中東地區旅行的杜環,在《經行記》上也寫到:「大秦善醫眼及痢,或未病先見,或開腦出蟲。」由於景教傳教士擁有一些技術,因此得到唐朝政府的重用。比如秦鶴鳴長期擔任宮廷御醫,而且他因為曾經治癒唐高宗的疾病,而被寫進了中國歷史書籍。




任何外來宗教要想在中國發展,都必須做到中國化,無論佛教、伊斯蘭教莫不如此。阿羅本及景教傳教士將《聖經》、讚美詩翻譯成中文。為了讓中國人更明白教義,他們借用了不少佛教、道教的辭彙(也有學者認為,景教辭彙是敘利亞文的音譯,而非來自佛道兩教,此問題涉及語言學,不在本文討論內)。



比如:三一妙身(三位一體)、慈父阿羅訶(天父耶和華)、彌施訶普尊大聖子(彌賽亞聖子耶穌)、慈喜羔(神的羔羊)、三常(信望愛)等等。由於史料匱乏及譯本失傳,當時是否翻譯了全本《聖經》已無從考查。但我們仍能從敦煌發現的景教文獻知道一點當年的漢譯經文。比如:「若左手布施,勿令右覺。」(馬太福音六章三節)「樑柱著自己眼裡,倒向餘人說言汝眼裡有物。」(馬太福音七章四節)等。











景教也把聖誕節帶入了中國。很多人不清楚的是,國人過聖誕並非當代才有,早在唐朝時期中國就有聖誕節了。景教碑上記載了「代宗文武皇帝恢張聖運,從事無為,每於降誕之辰,錫天香以告成功,頒御饌以光景眾。」這是跟聖誕節有關的一件事,是到目前為止,關於唐代聖誕節的重要例證。翻譯成白話就是,唐代宗李豫強烈支持景教的發展,每年聖誕節都會賜給景教寺禮拜用的香和御膳,表達了對基督徒的慶賀。這裡所說的「天香」,乃是主禮的神父(主教)拿著吊爐,裡面裝著焚燒的乳香,圍繞教堂四周或祭台,向上主獻祭。這種禮拜儀式,目前在天主教、東正教以及一些東方小宗派中的彌撒中仍可看到。



公元845年,唐武宗會昌年間,沉迷道教的武宗,聽信趙歸真等道士的讒言,加上他為了政治、經濟等因素,採取打壓佛教的發展的政策,發動一場聲勢浩大的滅佛運動,被佛教稱為「會昌法難」。為中國佛教歷史上「三武一宗」事件之一。




儘管滅佛運動主要針對的是佛教,但很顯然是在清理一切外來宗教。包括景教在內其他外來宗教(祆教、摩尼教等)都受到沉重打擊,在北方地區發展大不如前。而在景教活躍發展的廣州,根據一些阿拉伯史學家記載,在乾符七年(879年),黃巢暴動攻下廣州,屠殺了12萬(一說20萬)胡人,遇難者中就包括了不少景教徒。











經過會昌滅佛以及黃巢廣州大屠殺,景教在中國內地的發展告一段落,目前考古發掘,並無法證實從唐末到元初中國內地有景教徒活動的遺迹。直到元代,蒙古鐵騎將歐亞大陸連為一體,中東、中亞以及蒙古等地的景教徒才再次進入中國活動。




設立於唐建中二年(781年)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向世人述說著唐代時期,基督教在中國發展的歷程。見證了一段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話。這不僅是阿羅本等傳教士篳路藍縷開創基督教傳播的見證,也體現了盛唐博大、進取、包容的氣魄。




因此,國寶級文物「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對於研究中外交流史、盛唐歷史、中國基督史等等有著非常重要的學術價值。




作者:

鼓浪隱士,魚羊秘史特邀作者。


版權聲明:

本文由「魚羊秘史」原創製作,並享有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羊史記 的精彩文章:

她是封建時代最好命的女人,沒有之一
民間傳奇:發生在洪武十九年秋的一樁荒野血案

TAG:魚羊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