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允許你自我了斷,還不快謝主隆恩?

允許你自我了斷,還不快謝主隆恩?

原標題:允許你自我了斷,還不快謝主隆恩?


遠在漢之前,已有個慣例:君要臣死,不必親自加誅。


刑不上大夫,那麼上頭責罰你,暗示你死,允許你自由選死法,已算是大體面了。


像夫差賜死伍子胥,是派使者送劍過去,逼他自盡。只是伍子胥氣不忿,自盡前說要親眼看越國滅吳,夫差大怒,又親自過去斬了伍子胥首級,處理了他屍體。


這便是自盡與加誅的區別:你老實自盡,就不禍害你屍體,許還留你全屍;你不識相,就讓你死無全屍。

後來勾踐要文種自盡,也只是賜劍,連聲責罰都沒有,但文種就懂了:自盡吧,也沒多說,省得還要屍體受罪。


呂不韋獨攬大權,到???背鍪攏?呂不韋自己遭流放時,嬴政給他敕書:


「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


乍看只是兩句反問,但在詔書里,這是很嚴格的口吻了。呂不韋便明白了,不勞秦王動手,服毒自盡。


哪位會問了:伍子胥和文種若不自盡,呂不韋若不服毒,是什麼下場?


答:您是不了解古代刑罰的變態啊!


商鞅???本i穡?那都是體解車裂――反正就是分屍。


比如漢文帝要殺薄昭,然而薄昭是太后母家血統,沒法直接殺,薄昭又不肯自盡;漢文帝便讓大臣們穿了喪服去給他哭喪,逼薄昭自盡。


後來孫權要殺陸遜,是派人去責罵,所謂:


「累遣中使責讓遜,遜憤恚致卒」

――孫權不停派人去罵陸遜,意思很明白:你怎麼還不死?你怎麼還不死??你怎麼還不死???


所以陸遜所謂憤怒而死,意思也明白得很了。


比較優雅的賜自盡,像《三國志》里,陳壽要給曹魏留臉面,說荀??「以憂薨」,憂慮而死,曹操謚了他個敬候。


――第二年,曹操順心如意當了魏公。


這個「遂」字,用得很巧妙:於是、就、順心如意。荀??憂死,曹操順心如意當了魏公。


《後漢書》里,范曄不用給曹操留面子,就很直白了:


「至濡須,??病留壽春,操饋之食,發視,乃空器也,於是飲葯而卒。」


看,如果你學薄昭般不肯死,催命使者會不停上門來逼你。


你如果如荀??般,看見空盒子就乖乖自殺了,連史書上都會給你留面子,君臣之間不失體面,還有謚號呢。


當然,催命的不止是使者。李廣因為出征失道,眼看要被衛青責罰,即將下獄面對刀筆吏,於是自盡。

哪位會問:刀筆吏有多可怕?比死還可怕?


漢景帝時,周亞夫為丞相,漢景帝已經看他不順眼了。逮住個機會,說周亞夫兒子為了給他陪葬買盔甲、苛待僱工。


漢景帝先遣使詢問,周亞夫拒絕回答――如果這時周亞夫及時自盡,情況會好些。可惜他是個直性子。


於是漢景帝讓廷尉以謀反罪審案:一個丞相當了階下囚,當然沒那麼舒服了。


廷尉:你買盔甲是要謀反吧!


周亞夫:我買盔甲是為了陪葬!


廷尉:你在活著時不謀反,死了也要在地下謀反!


總之,經過各色折磨,周亞夫才知道真沒活路了。


但在獄中,沒有白綾鴆酒長劍,要自盡沒那麼方便了:於是絕食五天,吐血而死。


他一個軍人世家出來的太尉,真正在軍營戰功赫赫,平吳楚七國時賬下大亂都不動如山的將軍,到這時都撐不下去了。這時要死,沒有白綾和長劍用來自裁,只好絕食餓死。那是漫長而痛苦的死法,但他確實沒得選。

當然,除了自盡,還有許多優待。


李秀成投降曾國藩後,寫數萬字自供書。趙烈文記述道:李秀成被曾國藩斬首前,還說


「中堂厚德,銘刻不忘。今世已誤,來生圖報。」


被斬首還感恩?只因為太平天國其他諸位被擒,那都是凌遲。所以天京城破前,太平天國許多重要幹部都及時地病死了――其實是自盡。


而李秀成之死,是被曾國藩「免凌遲。其首傳示各省,而棺殮其軀,亦幸矣」。


喏,所以賜死也分等級排列的:


暗示自盡最優雅,參考荀??。


斥責令自盡稍微嚇人點,參考呂不韋和陸遜。


你無法自盡,必須處刑了,就很痛苦;曹操恨呂布,所以先勒死,再斬首,讓他屍體受兩茬罪。


最痛苦的自然是車裂與凌遲。所以呂不韋趕緊自殺免得車裂,李秀成感激曾國藩免得凌遲。

現代人自然覺得,古代人被責讓就自殺,真是奇怪:那是因為不了解,古代的殘忍統治者有多少暴力,可以對一個人及其親族的肉體施展。


畢竟千古艱難唯一死。能讓那些人精們主動自殺,甚至到後來明清被賜自殺還有謝恩的,那自然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流說 的精彩文章:

古代有文化的人是怎麼罵人的: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TAG:名流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