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滿族故鄉的秋天

滿族故鄉的秋天

作者老豬871

亂套了的秋色—滿族故鄉

今年十一,因盤錦地區有活動,相約幾個朋友,於9月29日就離京了。晚上到達目的地,30號參加了必須的活動,十一一早,就奔本溪老邊溝方向駛去。因為路上的景區不斷,幾經克制,還是在關門山景區,停留了一個多小時,等最終到達老邊溝的時候,已經快六點了。

等我們聯繫好住所之後,還沒等吃晚飯,就直奔景區腹地而去,到了那裡一看,簡直真是應了那句:美得一塌糊塗。本來我們在關門山景區,已經初窺了遼東的景色,雖然僅僅是一個多小時,但是再回到車上議論關門山景色時,說這裡拍的片子簡直是糖水片的極致,已經到了齁死人的程度,可一到了老邊溝,天門山真又可謂小巫見大巫了。

有人誇讚婺源的秋色是打亂的調色盤,而面對老邊溝,絕對可以說這裡是倒在地上的顏料缸。這麼說絕對不是過譽之詞。這裡的景色,如同東北的老白乾,雖然比起茅台竹葉青,似乎少一些清香甜潤,但是卻是那樣的醇正,那樣的豐滿,那樣的強烈,那樣的狂野。

第二天一早。我們坐上頭班計程車,早早走到了景區的盡頭,然後折返回來拍攝。下車之後,沉浸品味,盡情欣賞,讓鏡頭撲捉著無可挑剔的秋色,讓眼睛告訴心靈這就是人間的世外桃源。

這個景區稱老邊溝,溝,也就是兩山之間的峽谷。關鍵是天公作美,在我們來的前幾天,接連不斷的下了幾場秋雨,這真是天賜恩典,一方面是山中的小溪流水更續潺潺歡暢,一方面是洗凈了樹葉上的塵埃,使得各種枝葉的顏色異常飽滿強烈。還有一點,因為下了雨,一場秋雨一場寒,加速了枝葉變紅的步伐。不管怎麼說,一步三換景,舉起鏡頭就是大片。

我們查了資料:本溪老邊溝風景區,位於本溪滿族自治縣東營坊鄉南營坊村,距縣城小市65公里,景區面積22.8平方公里,由擁硌河、石陣坡和萬象谷三大瀏覽區組成。這裡是一個美麗而富饒、古老而時尚、神奇而多彩的人間仙境。她因綿綿的群山而美,因潺潺的流水而秀,更因「層林盡染,五彩花山」的楓葉而名揚天下。當中午光照過於強烈的時候,雖然我們戀戀不捨,但是將近十公里的路程,再加上不停地尋找機位,上躥下跳,也累的夠嗆就回到宿營地。

我們所住的營地,是由景區自辦的木板房,條件不錯,舒適衛生,而且管理也很到位,所以吃飯也就在那裡就便了。飯後茶餘和老闆娘聊了起來:老邊溝屬於滿族自治縣,而當我問她是不是滿族人時,她說這的本地人都是滿族人,而當我問起她是不是八旗時,她說她不知道,因為這裡的滿族人,多是因為這裡是滿族自治縣,所以這裡的本地人也就都是滿族人了,至於是不是八旗,她是不知道的。

路上我們幾個朋友又聊起此事,有人提議,說老豬你是滿族八旗,有機會還是寫點這方面的文字,普及點這方面的知識。我現上轎現扎耳朵眼,查了一下相關的資料:中國現在有11個滿族自治縣,分布在河北,遼寧,吉林,內蒙等地。而據我所知,我們北京人一提到滿族,就是八旗子弟,可和現在所見滿族自治縣的狀況不太一樣,因為自己沒有這方面的知識,所以也只能把自己知道的點滴傳聞,碼在這裡,僅作拋磚引玉。望名師給與指點。

滿族八旗:八旗的建立 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各部的戰爭中,取得節節勝利。隨著勢力擴大,人口增多,他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建立黃、白、紅、藍四旗,稱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旗皆純色。四十三年,努爾哈赤為適應滿族社會發展的需要,在原有牛錄製的基礎上,創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編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鑲,亦作廂)。旗幟除四正色旗外,黃、白、藍均鑲以紅,紅鑲以白。把後金管轄下的所有人都編在旗內。其制規定:每300人為1牛錄,設牛錄額真1人;5 牛錄為1甲喇,設甲喇額真1人;5甲喇為1固山,設固山額真1人。據史籍記載,當時編有滿洲牛錄308個,蒙古牛錄76個,漢軍牛錄16個,共400個。此時所編設的八旗,即後來的滿洲八旗。清太宗時,又建立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旗制與滿洲八旗同。八旗由皇帝、諸王、貝勒控制,旗制終清未改。

關於上三旗,下五旗。有人說八旗沒有排序,但也有人說是有排序的。我個人所知,正黃和鑲黃以及正白是由皇帝直接統領的上三旗,而另外五旗則是由各級王爺統領的,所以還是應該有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

北京城自滿清入城之後,確實是按照八旗分封了不同的領地。這是有據可查的,為了旗民分治,也是為不擾民,各地滿族都是單有自己的滿城,北京的內城(就是老的東城和西城)為滿城。而且滿族還執行了把漢族人遷出皇城的政策,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在一段歷史時期,北京城內城裡住的基本是滿族人,而且也應該是隨軍打仗進入北京的滿族八旗人。

後面所說有關滿族八旗的隻言片語,是因到了老邊溝觸景生情,才引出這個話題,但是很深,很難,完全是拋磚引玉,期待諸位賜教。

戊戌 國慶

京東 雲深閣

滿族文化網編輯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荷蘭滿族建立聯誼組織,開展滿族文化傳承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