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燒菜肴,東西南北廚師各不同,誰的做法最正宗?
紅燒是一種中國傳統的烹飪技法,很多廚師朋友都會做。但是紅燒技法,南方、北方的做法卻是有不同之處的,而每一位南廚、北廚,也會有自己的製作心得。本期,我們就來講講南北兩地製作的紅燒菜有何區別。
由於地區差異,同一技法的口味和色澤也不同,例如濟南的紅燒菜,大多是用糖色和醬油調味調色;上海和浙江的紅燒菜,多是用醬油和老抽(一般多選擇雞飯老抽)來調色調味。
工藝流程
原料初加工→改刀→初步熟處理→加入醬油或糖色燒制→大火收汁或者勾芡→淋油→成菜
南北做法差異
不同的地區,製作紅燒菜的方法是不同的,比如紅燒海魚,大連、膠東、寧波的做法差異很大。
自製紅燒汁,複合味濃
調製紅燒汁時,除了加入生抽、老抽、糖色外,還加入了排骨醬、海鮮醬增加鮮味,加入了蜂蜜增加亮度。
具體做法:
鍋內放入清水600克,下入老抽50克,生抽25克,糖色70克,排骨醬15-20克,海鮮醬、蜂蜜各10克,大火燒開後,改用小火慢慢熬至湯汁濃稠,即可出鍋。
調色,不同料用不同醬油
現在,即便是江浙一帶的廚師,在製作紅燒菜時也極少使用老抽和白糖,所以紅燒菜的調色很關鍵。我的經驗是:如果紅燒魚或者江鮮,一般使用美味鮮醬油;如果是紅燒禽畜類原料,則要加六月鮮醬油。
● 不勾芡,減少淋油
讓湯汁自然收芡,這時候淋油的用量就要至少減少一半。
淋油時需要注意一點:如果油多會使芡汁難收汁,同時還會導致芡汁澥掉。正確的淋油方法是將油從鍋邊淋入,隨後旋轉鐵鍋令油沿壁沉底,再稍加旋鍋翻勺裝盤。
這種方法也適用於易散碎的塊狀原料,經攪拌、翻鍋後光澤將更好。淋油後顛翻、攪拌、轉鍋的次數不能多,否則油為芡所包容,便無光澤可言了。
● 甜度減少五成,辣度增加一點
江浙一帶的廚師以前製作紅燒菜,菜肴的甜度都是比較高的,但是隨著食客口味的改變,現在紅燒菜的甜度比以前減少了至少五成。為了讓紅燒菜口味更豐富,很多廚師在炒制小料時,會加入少量的干辣椒或者辣椒醬,淡淡的辣味反而更符合現代食客的口味需求。
● 紅燒菜烹香醋
在製作紅燒魚和紅燒肉時,為了凸顯菜肴的香味,我們會在剛剛燒制原料時或者原料達到兩三成熟時,沿鍋邊淋入少許香醋,以增加菜肴的香味。如果是烹調紅燒魚,在菜肴出鍋前,還要沿著鍋邊再次淋入香醋。
● 紅燒肉3條經驗
很多廚師燒制紅燒肉,經常會遇到脫色或變色的問題。根據多年的烹飪經驗,我認為這個問題可能出在三個方面:
1、醬油的投放時間
醬油最好分兩次加入,第一次是取醬油總量的60%-70%與處理好的肉、糖、黃酒和水一起下鍋,大火燒開後小火燒制,待五花肉燒到七八成(以肉質酥而不爛為十成)時,再根據此時五花肉的顏色,決定放多少量的醬油。
2、肉與主要調料的比例一定要掌握好
影響紅燒肉色澤的因素有很多,除了醬油外,冰糖、黃酒、水與肉的比例也都很關鍵。我們的搭配比例是:五花肉10千克時,需要添加冰糖1千克、黃酒3千克,水則以沒過五花肉為標準。
3、火力的變化
火力要求是先大火,再小火,最後是中小火。大火加熱的時間大概佔到整個烹調時間的20%,小火燒制的時間大概佔到整個烹調時間的70%,中小火燒制的時間大概佔到整個烹調時間的10%。
紅燒江河鮮3竅門
竅門1:熟豬油、菜子油2:1搭配用
不管是烹調江鮮還是河鮮,我們都使用混合油(熟豬油和菜子油按照2:1)的比例混合。之所以放入足量的熟豬油,一是為了增加菜肴的香味,二是增加湯汁的濃稠度。
竅門2:不用小火來加熱
烹調江鮮或河鮮時,我們都是用大火將湯汁燒開,持續大火加熱至原料七八成熟,再改中火燒制,這樣可以讓湯汁更加濃稠。
竅門3、紅燒魚加青尖椒
在烹調紅燒江魚或河魚時,我們有個調味的小竅門,那就是一定要加入一個或兩個厚皮的青尖椒,它可以起到增加菜肴香味的作用。
兩種方法燒海魚,各有千秋
第一種方法:
1、凈海魚表面抹上一層老抽,油炸至其外皮發脆,撈出控油;
2、鍋內放入油,爆香小料,烹黃酒,下入海天草菇老抽、廚邦美味鮮醬油、白糖、米醋和白鬍椒粉,下入炸後的魚,倒入冷水,沒過魚身,大火燒開,改小火燜制魚肉成熟,用濕澱粉勾芡,淋入蔥油即可起菜。
第二種方式:
鍋燒紅,倒入冷油,下入海魚小火煎至兩面金黃,撒入小料爆香,烹黃酒,下入海天草菇老抽、醬油、白糖、米醋和白鬍椒粉,倒入冷水,小火燒制,且要邊燒邊晃動鍋,自然收緊湯汁後不勾芡、不淋油,直接出鍋。
第一種做法燒好的魚顏色紅亮,但是魚肉入味不夠;第二種方法燒好的成品入味透徹,賣相可能就略差一點。
● 米醋必不可少
米醋是寧波紅燒菜製作的秘密武器。一般燒制一份海魚,添加量也只有15克左右,但是它卻可以遮蓋海魚的腥味,繼而產生一種特有的複合香味,讓紅燒後的海魚吃起來不會有膩口感。需要提醒的是,米醋和清水必須一起加入。
● 啤酒製作紅燒肉
五花肉蒸制斷生後改刀;取小香蔥1.5千克、蒜子750克炒香,放入容器內,鋪入五花肉9-10千克,倒入啤酒6升、草菇老抽400克、廚邦美味鮮醬油1.6千克、冰糖1.5勺(八兩勺),用廚用電磁爐的5檔小火燒約2小時即可。
● 燒禽畜用糖色,燒素料和魚不用糖色
以前製作紅燒菜,我們都要用糖色,但是現在,只有在紅燒禽畜肉原料時,我們才會加入糖色。而在紅燒魚或者燒豆腐、茄子、蘿蔔等素料時,我們就不用糖色了。
● 油炸、油煎原料不勾芡
如果需要紅燒的食材在初加工階段是需要油炸或者油煎的,燒制時我們都是自然收芡,而不是勾芡。這是因為油炸和油煎後的食材本身含油量就高,如果再勾芡,做好的紅燒菜吃起來就會比較油膩。
小火紅燒才入味
大連師傅在製作紅燒魚時,魚都是略微腌制後油炸至色澤金黃的。鍋內留底油,炒香小料,再放入幾片五花肉一起炒香,烹醬油,放入二湯、鹽、白糖和魚,一直小火燒制,待魚肉九成熟時,我們再改旺火收濃湯汁,不勾芡,直接淋入蔥油和花椒油即可出鍋。
魚一定不能大火紅燒,否則魚肉入味就不夠充份。
-end-
部分素材來自網路
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