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西藏最著名的聖山,為什麼連印度人都服?

西藏最著名的聖山,為什麼連印度人都服?

(⊙_⊙)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NO.708-前往岡仁波齊

作者:趙百靈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酸奶泡

岡仁波齊的聖山之名由來已久。無論是誕生於青藏高原的西藏本土宗教,還是來自印度的南亞宗教,都多多少少提到了這座高山,並且在宗教傳說中為之設置了一個聖山的地位。如今,不僅是這些宗教的虔誠信徒,連不信教的人,也會遠道而去膜拜這座聖山,並且觀察當地信眾的精神生活。

這裡最不缺的就是山

但在高山林立的青藏高原,岡仁波齊似乎並不那麼突出。但為什麼高原文明和南方的印度河、恆河文明都要把它納入聖山的序列呢?

世界中心的聖山

對於很多亞洲宗教來說,岡仁波齊是很重要的一座山峰。

信眾人數眾多的印度教徒,就特別看重岡仁波齊。相傳印度教的主神濕婆神,就喜歡在喜馬拉雅山上的卡拉薩山修鍊苦行,以獲得來自遠古的知識。這座卡拉薩山,其實就是岡仁波齊峰。

卡拉薩山上的濕婆大神

佛教也不會輕視岡仁波齊。在佛經中,剛才提到的印度教濕婆神被稱為大自在天,是佛教里的頂級神明。他所在的岡仁波齊也就成了佛教聖山。而到了吐蕃人完善了藏傳佛教體系之後,岡仁波齊又被僧侶們認為是佛陀化身之一勝樂金剛的住所,其地位可想而知。

勝樂金剛與金剛亥母

同樣源自於印度北方的耆那教也把岡仁波齊作為自己的聖山。耆那教里有24祖這個歷史難以考證的群體,說這24位聖人是一個挨一個繼承著把教義傳播開來的。而這24位祖師爺里的第一位瑞斯哈巴那剎(Rishabhanatha)就是在岡仁波齊山上得道的。

印度作為一個宗教萬花筒

北方的岡仁波齊估計給印度人帶來了無窮的宗教靈感

至於發源於西藏本土的宗教苯教(現在已經非常式微了),對岡仁波齊的喜愛就更加溢於言表了。別的宗教還只是安排自己的主神在岡仁波齊居住或是修行,苯教是直接把岡仁波齊認作宗教來源的。如今藏傳佛教盛行的轉山轉湖儀式,也來自苯教的原始修行方法。

然而仔細觀察岡仁波齊峰,你會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在高山林立的青藏高原上,岡仁波齊並不那麼引人注目,說是聖山多少有些奇怪。

「石磨的把手」

它的形狀被藏民稱為是「石磨的把手」,也有人稱為東方金字塔的,其實就是為了形容它的敦厚。金字塔一樣厚重的形狀,比起直插雲霄的堅挺山峰,神聖感其實不足。

另外,岡仁波齊的海拔為6638米,在它所屬的岡底斯山脈諸峰中也僅僅排名第二,比最高峰羅波峰矮了將近400米。在青藏高原,這個差距已經可以在中間插入很多其他山峰了,更何況即使是羅波峰的高度也沒法和喜馬拉雅諸峰相比。

光是旁邊的鄰居納木那尼就比他高很多

更不用提東南方的喜馬拉雅山脈諸峰

這麼一座不那麼讓人驚嘆的山峰,為什麼會成為整個南亞的精神中心呢?

大亞洲中轉站

在形狀和高度上都不佔優勢的岡仁波齊峰,按自身條件來看原本很難成為多個宗教的宗教聖地。但特殊的地理位置,給了岡仁波齊特殊的優勢,讓它坐上了宗教界頭把交椅。

聖山岡仁波齊和與之搭配的聖湖瑪旁雍錯、拉昂錯,位於今天西藏西部的阿里地區。

曾經的那曲地區、山南地區等都已變為「市」

而阿里地區仍是阿里地區

這個阿里地區有時候也被人稱作四河地區,因為這裡的人類據點主要是以下四條河的河谷地帶:獅泉河(森格藏布)、象泉河(朗欽藏布)、孔雀河(馬甲藏布)和馬泉河(當卻藏布)。其實更準確地來說是前三條河組成的三河地區構成了阿里地區的主體。

出現在這裡的古文明,是一個鼎鼎大名的王朝——象雄王朝。正是他們基本確立了西藏本土苯教的教義和儀軌。

岡仁波齊正好位於

獅泉、象泉、孔雀、馬泉四河上游的中間位置

從地理位置上就可以看到,對於生活在阿里地區的象雄人來說,無論行走到哪裡,岡仁波齊都會巍巍地出現在他們面前。天長日久,人們就就會對這座靠近自己生活區的山峰產生巨大的尊崇感。他們給岡仁波齊賦予宗教發源地的特殊身份,也就不那麼令人奇怪了。

但象雄人信奉的苯教神山,想要變成其他亞洲宗教的神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阿里地區特殊的區位條件給了它這個機會。

在神山面前走來走去

阿里核心區的幾條河流,不僅給了當地人豐富的水資源和順暢的內部通道(雖然由於海拔過高,這裡的人口規模仍然不夠大)還給了阿里令人羨慕的通往外界的通道。

為了前往印度洋海岸

即將鑽入南方茫茫大山之中

孔雀河藏語名為馬甲藏布,在青藏高原上開出了一條相當直接的河谷通道,在經過了尼泊爾和印度之後,歸入了印度洋。象泉河的走向稍顯複雜,先是向西行進,繼而轉向南,曲里拐彎了相當一陣之後,也是從印度進入了印度洋。

孔雀河入恆河,從印度東海岸入印度洋

而獅泉、象泉向西入印度河,從西海岸入印度洋

這些河谷的寬度都不大,走向也相當複雜,但對於青藏高原南麓來說,這已經是了不得的通道了。如果沒有這些河谷,商旅至少要翻越各種海拔2000米左右的拗口才能在西藏和印度之間往來,溝通成本非常高。而有了這些河谷,西藏到印度之間的物流成本就可以低下來了,古代青藏和印度之間的商貿溝通,都要走這條路。

不過尼泊爾這一段的重重峽谷還是非常難走的

而在東側,馬泉河一路向東奔流,最終匯入南方的雅魯藏布江。繼續向東,就能抵達日喀則,並進而通過尼木峽谷到達更發達的拉薩。阿里核心地區和西藏中心的聯繫也就這樣建立了。

四通八達的阿里地區

如此一來,阿里成為了從前藏後藏到印度河流域的必經之地,在整個南亞的商業、軍事、政治中扮演著無與倫比的中轉作用。這不僅讓當時的象雄王朝有足夠的資源發展僧侶團體,也能讓自己的宗教思想伴隨著漫漫的商路影響周邊各地。

漫漫轉經路

而受到影響的南亞和前後藏先民,也因為象雄人的極力推薦,對自己甚至從未見過的岡仁波齊峰產生了極度的尊崇,在宗教信仰中為它都留了一個相當重要的副主神位置。

青藏與南亞共享的神山

如何探訪聖山

其實形容岡仁波齊是交通要道邊上的山峰可能會讓人誤以為參拜岡仁波齊的路是一條坦途。如果和攀登珠峰比,那這段路確實相對輕鬆,但如果和在平原丘陵地帶跋涉相比,這一段路就很驚險了。但這並不是最大的問題,真正的挑戰是高原地區的缺氧屬性。

高原地區含氧量低,在這裡行駛無疑是對車輛的巨大考驗。進氣裝置吸氣到氣缸的氧氣不足,會造成燃燒不充分,影響發動機動力,因此動力響應會比在平原上更慢,提速性能不如在平原地區。

後視鏡里的世界

越來越近的征途

告別丙察察,Jeep大指揮官900小時不間斷環中國耐久品質長測來到青藏高原,在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區的40%高原環境下對自己的「大心臟」來了一次考驗。

我的大心臟 承受力很強

拉薩通往日喀則的鋪裝路面長達358公里,最高海拔近5千米,大指揮官在這樣的高原地區動力表現優秀,相比平原地區的官方數據並無很大差別。

這是因為9AT的動力銜接與平順性能很好地緩解高原帶來的遲滯與動力損失,再加上氣缸蓋集成式排氣歧管和獨立冷卻ERG技術,使得大指揮官的進排氣技術也有黑科技的加持,讓大指揮官這麼一款7座SUV車型也可以獲得理想的提速性能,開起來像在平原地區那般順暢。

身在高原

開車也有德芙般的絲滑感

初段爆發力的感受更好,開起來更輕快,上手更輕鬆。全新Jeep大指揮官的渦輪介入較早,即使在高原地區動力有所下滑,但表現依然強悍。配合缸內中置燃油直噴技術,集成式水冷中冷器,雙渦管增壓器技術,讓大指揮官在起步階段就勝人一籌。

氣定神閑 泰然自若

輕點油門便能獲得不錯的動力響應,即便在時速100再給油依然有勁,動力在5000米高原並沒有受到影響。其實是全新2.0TGME-T4發動機強大技術實力的體現。

這款發動機是FCA全新主力機型,首次將單渦輪雙渦管增壓技術、中置缸內直噴技術、水冷式中冷器等8大領先技術集成在一台發動機,不僅獲得了高達195kW的峰值功率,以及高達400N?m峰值扭矩,更是配合久經沙場的ZF進口9AT,提供適應各種路況和環境下的最佳動力與效能。

走在這裡

有種獨孤求敗的趕腳

Jeep大指揮官900小時不間斷環中國耐久品質長測,顯示了大指揮官在高原上仍能擁有強勁順暢的動力。其背後,是搭載了8大黑科技的2.0T發動機和9速變速器。大指揮官能在海拔5200米動力不減依舊暢快呼吸,驗證了為何Jeep大指揮官能在60款中型SUV中口碑第一,其動力表現尤其讓人點贊。

這種路也不在話下

因為我強啊

在這段「令人窒息」的高原路段,全新Jeep大指揮官憑藉其2.0T+9AT的黃金動力組合經受住了考驗,還在與同行其他品牌同級別車性能對比中獲得了不小的優勢。這樣優異的表現不僅是因為動力科技水準上的領先,也是400多萬公里實測下來工程師對車輛動力總成精心調校的結果。

這山間的路 我都走過

這段行程結束後,全新Jeep大指揮官將前往溫度高達45攝氏度以上的新疆吐魯番進行下一階段的「魔鬼測試」,在嚴酷的高熱環境下,將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

敬請期待。

前路漫漫

征途不斷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球知識局 的精彩文章:

德國、美國、日本,論放假也不怎麼像發達國家呀 | 地球知識局
如何在月球上吃五仁月餅?

TAG:地球知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