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用「桃李」來代稱學生

為何用「桃李」來代稱學生

為何用「桃李」來代稱學生

為何用「桃李」來代稱學生

人們常用「桃李滿門、桃李滿天下」來讚美老師培育了眾多的學生。「桃李」,指的就是學生。用桃李指代學生,在古籍中也有很多記載,如唐朝劉禹錫《宣上人遠寄和禮部王侍郎放榜後詩因而繼和》詩:「一日聲名遍天下,滿城桃李屬春官。」唐朝白居易《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詩:「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那麼,為何用「桃李」來代稱學生呢?

為何用「桃李」來代稱學生

原來,「桃李」一詞典出《韓詩外傳?卷七》:「夫春樹桃李,夏得陰其下,秋得食其實。」這裡記載了一段故事。

戰國時代,魏文侯在位時有個臣子叫子質,曾經為官,因罪而向北逃亡。在北方,他遇到了簡主,並向簡主說:「從今以後,我不再栽培人才了。」簡主問他:「這是為什麼呢?」子質說:「大堂上有半數的士人是我栽培的,朝廷上有半數的大夫是我栽培的,邊境的戍邊軍官有半數也是我栽培的。可是,我曾經栽培的人要麼說我的壞話,要麼落井下石。所以我再也不栽培人才了。」

簡主說:你錯了。如果春天種的是桃樹、李樹,夏天就可以在樹蔭下乘涼,秋天就可以採食它們的果實。但如果春天種的是蒺藜,夏天不但不能采它的葉子,到秋天還會長出刺來。從種樹來看,問題出在你所栽培的人身上。現在你所栽培的人,都不是正直的人。所以,君子要先有選擇,然後再栽培他們。」

後來,人們就把「桃李」用來比喻老師所培養的優秀人才,並逐漸也把所栽培的後輩、門生都稱為「桃李」。久而久之,「桃李」也就成為學生的代稱。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學習古籍版本,離不開查看實物、關注古籍網拍、了解市場價格!網拍是低成本、最方便的學習方法:

長按圖片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點滴拍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利用上圖家譜人名等開放數據,十餘項創新作品挖掘歷史人文數據新價值
王古魯東瀛攝書影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