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辛棄疾|四十年飲冰,難涼熱血

辛棄疾|四十年飲冰,難涼熱血

陽春白雪總好過下里巴人

歡迎關注,與有榮焉

辛棄疾|四十年飲冰,難涼熱血

原創 盤絲洞里的薇薇安

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認識稼軒,是從「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開始的。

寫下這首詞的時候,他已年近五旬。古人常言「五十而知天命」,但在稼軒的身上,並沒有體現出多少老態。

他是個心智堅定且有大抱負的人,即使是經歷了這些年的風雨,也從未將他的一腔熱血給消磨掉。認準了的方向,就算是一路荊棘,他,也絕不會回頭。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這是多麼孤寂又苦悶的夜晚啊,苦悶到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無所事事,虛度時光已經有二十個年頭了,稼軒看著日漸嚴峻的形式,看著朝不保夕的國土,他如何能不著急?

偏偏,他還只能呆在這裡。朝廷並不願意給他活干,縱有天大的能耐,也只能拿這個筆杆子發泄,只能靠著幾壺濁酒,一時醉意,幻想一下自己金戈鐵馬征戰沙場的場景。

大概是喝的太多了,稼軒喃喃,我怎麼好像看到了二十多年前的自己......

辛棄疾|四十年飲冰,難涼熱血

1162年,辛棄疾22歲。這一年,他跟著耿京參加了抗金起義,回到南宋。高宗召見了他,並任命他為天平節度使掌書記。在赴職的路上,他聽聞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所殺,悲憤之下,率領部隊直接找到了張安國,並押著他送到建康城斬首示眾。

此時辛棄疾聲望大漲,人們知道,他們有了個驍勇善戰的英雄,或許過不了多久,在這個人的帶領下,失去的國土,還能再重回大宋。但是沒想到,此後的四十年,甚至直到這個英雄去世,他,都再沒有被重用過。

從出生,辛棄疾的家鄉就被金人佔領了。祖父在金人的朝廷里當個小官,卻常常向他灌輸「抗金復宋」的思想。說是不忠也好,太忠也罷,總之,這讓他從小就有了收回國土、報效祖國的想法。

等到長大了,這便漸漸成為了他的奮鬥目標,不管朝廷待他如何,辛棄疾從來沒有消極怠工,在他近乎被閑置的四十年間,不管南宋朝廷派給他什麼樣的工作,哪怕是非常小的官職,他也會儘力去做好。南宋有困難了,宰相要重新啟用他,他就接旨去為國家拚命,朝中有人彈劾他了,半路罷免了他,辛棄疾也只是回到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等到下一次朝中無人,再讓他扛槍上陣的時候,他還是會一如既往地領旨謝恩。

能上場打仗了,他就高興,被閑置在家,他就苦悶。可惜啊,這一生之中,歡欣愉悅的日子,實在是太少了。

最後一次的啟用,是在公元1207年。這時的稼軒已經68歲,他滿心壯志,奈何自己病重,待到詔令到達時,他只能眼睜睜看著朝中無人,最後含恨而終。據說,在臨終前,他還喊著:「殺賊,殺賊!」

辛棄疾|四十年飲冰,難涼熱血

辛棄疾的一生,可以說是在被拋棄的感嘆與無奈中度過的。如今人們談起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詞,而不是「抗金將領」,我想,這並不是他願意看到的。時勢造英雄,當時的政府並沒有給他施展的一席之地,卻為他提供了藝術創造的大環境。

國恨與家仇,鮮血與淚水,難酬的壯志,亡國浪子漂泊無依的不安,把他壓的喘不過氣來。沒有地方發泄,就只能不斷堆積,堆得多了,便會噴發出來,流於筆下,淌在字裡行間。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他和多少抗金志士一生追尋,一生求索,卻從未被朝廷認真對待。最終,也只是落得個「可憐白髮生」。

辛棄疾|四十年飲冰,難涼熱血

敬啟,文自水墨青花

天涯海角,唯望君安

辛棄疾|四十年飲冰,難涼熱血

今日作者:水墨青花

今日排版:水墨青花

<最樸素的生活和最遙遠的夢想>

夢想打造全世界最文藝的公眾號

辛棄疾|四十年飲冰,難涼熱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