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新時代中國金融開放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高端論壇在滬舉行

「新時代中國金融開放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高端論壇在滬舉行

「新時代中國金融開放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高端論壇」會議現場。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9月15日,由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聯合舉辦的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六屆(2018)學術年會、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成立 40 周年系列學術活動主題為「新時代中國金融開放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高端論壇在上海社會科學院舉行。

上海社會科學院院長張道根研究員講話。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上海社會科學院院長張道根研究員,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專職副主席兼秘書長解超在論壇上致辭。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上海市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權衡研究員主持開幕式。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原所長、上海市世界經濟學會會長張幼文研究員作大會總結髮言。

張道根指出,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發生了巨大變化,中國經濟進入調整結構、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如何正確認識與發揮金融的作用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中國已經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階段,需要從更寬廣的視野、更深的理論層面來分析和把握金融問題。金融研究要具有戰略意識。戰略問題把握不清楚,戰術問題也可能會落空。在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階段,需要通過金融開放和改革,來校正實體經濟中存在的問題,解決實體經濟面臨的困難。中國進一步推進金融開放正值國際經貿形勢發生重大變化的關口。馮潤祥認為,金融開放要符合全球經濟發展的最新趨勢,要充分考慮並預見國際變化的複雜性,不能一味地盲目開放。金融開放要有更廣闊的國際視野。同時,擴大金融開放,要充分回應國際社會的期待,主動對標國際標準,把評估的壓力轉化成為推動金融改革開放的動力。不過,從根本上來說,金融開放不是為了開放而開放,而是一定要和國家宏觀戰略和實際需求相配套。

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解超致辭。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解超表示,今後五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也是上海基本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決勝期、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關鍵期、全面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的起步期。上海市社會科學界學術年會是我們聯合會一個非常重要的學術交流平台,年會高端論壇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新起點上,服務加快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服務上海經濟、貿易、航運、科創、金融五大中心的建設與發展,推動建設上海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和卓越的全球城市。

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上海市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權衡研究員主持開幕式。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原所長,上海市世界經濟學會會長張幼文研究員作大會總結。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阮青作專題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教授作專題發言本網記者。查建國/攝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國際部主任馮潤祥作專題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教授,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國際部主任馮潤祥,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阮青,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副院長戴國強教授作主題演講。世界經濟研究所國際投資研究室主任孫立行研究員主持主題演講並交流發言。

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副院長戴國強教授作專題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世界經濟研究所國際投資研究室主任孫立行研究員主持主題演講並交流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金融發展協調處處長崔遠見作專題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華東師範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殷德生教授作專題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上海市經濟學會副秘書長、金融開放研究院院長鄧志超主持討論環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金融發展協調處處長崔遠見,華東師範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殷德生教授等專家學者參與圓桌討論。上海市經濟學會副秘書長、金融開放研究院院長鄧志超主持圓桌討論環節。

金融開放要著眼國家戰略

孫立行表示,隨著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的不斷拓展,我國對外開放逐步從製造業向金融服務業延伸,金融開放已成為我國推動經濟全球化、深度融入世界的新領域。金融開放可分為金融服務業的開放和金融市場開放兩個層面。金融市場的開放路徑是依託金融中心的合作,用最小的制度改革推進境內外金融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提升金融中心服務功能是需要提升金融中心的軟實力,吸納大量人力資源,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加強監管協調,遵循本幣優先原則,防範貨幣錯位風險。上海正在致力於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人民幣國際化、後危機時期國際貨幣體系改革與創新等均會對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產生深刻影響。上海能不能抓住機遇,在國際貨幣體系面臨改革的關鍵時期有所作為,考驗上海的眼光和能力,也是推動上海全面深化改革的「棋先一招」。上海要重視對國際金融資本的吸納、集聚和運用的能力,在創新驅動轉型的過程中更不能忽視金融尤其是國際金融資本的操作力量。

交通銀行離岸中心市場部總監景建國作專題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交通銀行離岸中心市場部總監景建國表示,當前我國正由貿易和資本項下的「雙順差」狀態,向「貿易項下順差,資本項下逆差」的平衡狀態進行調整。我國政府鼓勵企業高水平「走出去」,同時大力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和產業的全球布局。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首要條件是要尊重國際慣例,核心我們是要把外資銀行好的經營理念和好的產品引進來。為了支持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將上海要做成「一帶一路」投融資中心,可以開放人民幣的離岸業務。積極利用中資銀行離岸銀行業務,能夠幫助我國企業更好地使用好低成本的跨境資本,配合外管部門積極引入境外資金的政策,為我國企業走向海外、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應對外匯儲備過快下降等方面起到「多重的積極效果」。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室主任周宇研究員作專題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室主任周宇研究員認為,新時代的金融開放應該是全面的金融開放,是指廣度和深度的全面開放。當下我們致力於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是因為上海匯聚了大量大型的外資企業,且受到外資金融機構的信任,金融業開放對上海大有裨益。但我們的金融開放還存在諸多問題,實際開放程度遠遠低於形式上的開放程度。未來仍然需要認真完成全國金融工作會議部署的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這三大任務。

高度重視防範金融風險

當前,金融開放和金融中心建設有著巨大的發展機遇,但也面臨著創新帶來的風險。因此,在推動金融開放的過程中應高度重視防範金融風險。

張幼文提出,在推動金融開放的過程中必須要釐清三個領域:貨幣開放、金融服務業開放和金融市場開放。在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金融市場的開放存在財富流失的風險。同時,我們有一定的經驗和法規來監督管理傳統金融,但現有的法規和監管方式還無法適應許多新的金融行為,尤其是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各種新的發展態勢。

戴國強表示,無論是貫徹落實中央提出的「六個穩」要求,還是滿足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實際需要,都必須加強對金融消費者的保護。國際金融中心是資金的集聚中心,如果金融消費者保護做得不好,就難以聚集大的投資者,難以形成資金的集聚。建立金融消費者的保護制度,應儘快出台專門立法。金融機構必須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公平對待金融消費者,確保金融機構的宣傳和銷售資料以及業務流程沒有誤導消費者。對於長期金融產品或者服務,在金融機構與消費者簽約之後,應當設置一定時間的冷靜期。同時,還應當設法提升金融消費者的金融信息安全意識。

金融風險不僅來自於內部,也來自於外部。連平認為,金融開放涉及金融行業、金融市場、資本和金融賬戶開放、匯率形成機制、中國對外投融資體制改革和人民幣國際化這六個方面。但是,這六個方面的開放和改革並非必須同時推進。在條件沒有完全成熟時,資本和金融賬戶不能完全開放,對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在外部環境惡化和內部結構轉換的關鍵時期,我們對很多重要領域的改革要有非常好的把控,才能增強改革的主動性和可控性。

提高金融中心的基礎能力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到現在已經走過了20多年的歷程。崔遠見表示,根據中央部署,到2020年,上海要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和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

阮青表示,長三角是我們國家的金融重鎮,當下長三角和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面臨著挑戰和機遇。我們要推進上海的長三角區域合作工作,將長三角地區打造為配置全球資源的亞太門戶,從國家金融深化、經濟發展來說整個金融發展還是有很大的合作空間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要紮根於長三角這個沃土,這裡市場體系完備,實體經濟環境雄厚,市場營商環境良好,積累了大量優秀的企業和投資者,具備了金融中心、金融業進一步發展的天時地利人和。未來要更加關注新經濟發展、原油期貨市場、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防範金融風險,推動長三角三省一市再合作。

崔遠見認為,未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應更加註重打造品牌,通過品牌建設來進一步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影響力、話語權和定價權。要更加註重改革創新,在把更多的新技術引入金融領域的同時,深化金融體制機制改革。要更加註重提升金融市場功能,不斷豐富人民幣市場工具和產品,不斷拓寬人民幣市場的廣度和深度,把更多的發行人、投資者吸引到上海參與市場建設及交易。要更加註重開放,在推進資本項目的開放、擴大人民幣的跨境使用、擴大金融服務業的開放等方面進行探索。要更加註重營商環境建設,提升法律、信用、稅收、監管、風險防範等方面的能力,大力培養金融人才。

殷德生認為,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過程中,不僅要考慮人民幣的國際化問題,也要充分考慮人民幣迴流問題。如果人民幣迴流機制不暢通,那麼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功能也會受到制約。我們不僅需要降低人民幣迴流的門檻,提供迴流的機制和渠道,更要解決迴流後的去向問題,也就是要加大微觀金融產品的創新,通過建立金融產品創新機制,使得外資金融機構持有的人民幣具有迴流的基礎。

原標題:金融開放需符合全球經濟發展的最新趨勢---「新時代中國金融開放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高端論壇在滬舉行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劉星 排版編輯:劉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2018年新刊評價工作說明
2018「青年漢學家研修計劃」結業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