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傳統的智能與智能的傳統

傳統的智能與智能的傳統

來源:《家族企業》雜誌

(微信公眾號ID:jiazuqiyezazhi)

作者:廖 顯

不久前的周末筆者應邀參加「2018王煜全創新地圖大會」,王煜全提到「各個產業都面臨科技的衝擊,真正的風口是科技」。確實,今天的中國彷彿是一個最熱衷於科技創新,但是又缺少科技創新的國家,從來沒有見過一個國家性的群體會對科技有如此高的熱忱。

王煜全創新地圖大會是海銀資本創始合伙人王煜全對全球科技趨勢進行的年度盤點,這是一場以他個人為主的長達4個小時的演講,以密集的信息為聽眾梳理和展示全球科技創新。

傳統可以是智能的

信息技術是一個行業么?一個通信領域的專家曾告訴我, 「其實你慢慢地會發現,在信息技術領域的專家以後是需要掌握更多行業性知識的,我在2008年時發表過一篇文章《『信息管理』還是『管理信息』?》,主要說明,未來的信息管理學科會更加重視管理性知識,特別是對行業性知識的洞察掌握,以及產業的融合。因為信息技術學科研究的本質其實是每個行業公司的信息流,特別是在數字化時代里,未來的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關係會慢慢從資源競爭過渡到信息的競爭。」

信息技術已經不能歸納為一個行業了,而是每個行業需要的一種核心競爭力,甚至可以這樣理解,在未來的世界裡無論你是做創新的製造,還是沿襲傳統的公司都需要這種能力。比如可口可樂成立於1886年,用一個配方賣了100多年,但是這樣的傳統企業在今天依然需要利用信息技術延續數字化生存,可口可樂最近推出的櫻桃味雪碧便是利用自助軟飲料機收集監測數據,而這種設備可以允許用戶自己個性化地混合自己喜歡的飲料。

可口可樂Freestyle machine可以根據顧客喜好混合出上百種的口味。

另外,可口可樂的社交媒體也擁有約1.05億的Facebook粉絲和3500萬的Twitter粉絲,這些都是可口可樂社交網路數據挖掘的重要渠道。甚至,最近聽說可口可樂希望能通過AI驅動的圖像識別技術來確定廣告提供的最佳方式,而之前可口可樂利用瓶身二維碼進行數字營銷互動圈粉已經成為軟飲行業的經典案例,這些都是老牌企業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數字化轉型的有力證明。Freestyle machine

另外一家做出了驚人數字化突破的老牌傳統飲食行業品牌是麥當勞。1940年麥當勞兄弟開始經營這份美式快餐事業,今天,大家體驗比較深的可能是麥當勞近幾年的變化。從麥當勞店內打造的McCafe,到推出數字化訂單,以及重新加入以黑色為主的高級視覺設計,其實麥當勞的全球大數據團隊是圈內久負盛名的一隻零售業數字化鐵騎。可以這樣講,無論是前端的營銷方式,還是後端的食物製作優化,甚至是衍生的供應鏈,麥當勞都實現了全面的數字化;麥當勞每個店面都可以監測店內的人流量、顧客互動、「得來速」里的流動性、點餐節奏、網點銷售等,視頻、感測器等數據也完全實時地掌握在這個團隊手中,甚至是不同國家或者區域間餐廳的輕微不同,都被當地市場數據分析和優化過。

數字化技術的充分利用使得這樣的老牌生意煥然一新,長期能捕捉年輕人的心,從數據分析、精準營銷、與使用者互動,到完整打造自有生態體系,海量數據改寫了營銷的傳統定義,更扭轉了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甚至最近聽說麥當勞和蝦米音樂聯合打造了一個沉浸式的音樂空間,將美食與音樂完美融合,創建了新的年輕人「引爆點」,並且通過系列使用形成了個性化群體愛好的數字化搜集,更好地加強了品牌對消費的認知。

數字可視化技術領域的藝術家Stephen Von Worley,早在2009年就利用麥當勞門店間距離的數據,繪製出了和美國國土相似形狀的數據可視化模型,帶來了無比強烈的視覺震撼。正如數據所見,麥當勞都集中在人口中心並擁抱高速公路網路。

甚至,更加老牌的家族企業美國衛浴製造企業──科勒──也早已沉浸在數字化、智能化所帶來的紅利當中。創立於1873年的科勒,是美國迄今為止最龐大的家族企業之一,在世界範圍內擁有50家工廠和2萬多名僱員。其主營的衛浴製造過程中存在著大量的粉塵,是一種極度不適合人工進行製造的環境,因此,科勒選擇了使用Fanuc的機器人在製造過程中提供從噴釉、打磨、裝配到上下料等工序的一系列智能製造的行業整體解決方案,讓製造走向無人化、網路化、柔性化的智能生產,從而實現了智能製造的後端。

在消費者端,科勒與微軟合作,進行了全新的物聯網體驗升級,科勒正在使用Microsoft Azure物聯網(IoT)解決方案構建下一代智能廚房和浴室產品。這家擁有145年歷史的威斯康星州公司正在從浴缸和廁所製造商轉變為智能家居革命的數字化領導者。其新型智能燈具可以為房主和企業提供更方便的生活,同時提供有助於科勒不斷改進產品以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的數據。

當一系列的智能化介入科勒的衛浴系統,用戶再也不會磕磕絆絆地走進一間冰冷的浴室。

在你睡覺的時候,智能浴室會檢查天氣並按照你喜歡的方式設置浴室溫度;並且它能夠知道你什麼時候醒來,會在鬧鐘響起幾分鐘後開始洗澡,水被設定為用戶喜歡的溫度,當感覺你進入房間時,面前的鏡子會慢慢變亮,馬桶座和暖腳器是預熱的,當你踏入淋浴間時,個人音樂播放列表會填滿空間,當你從淋浴間走到梳妝台時,它會讓鏡子把燈轉到化妝模式,然後給你一天的天氣預告、頭條新聞和交通報告。

「傳統」與「老牌」並不是排斥科技創新的借口,智能也不僅僅只是風口,以上企業都為你做出了表率。

智能其實也是傳統的

現今人工智慧所帶來的數字化變革,將會加深數字化對於每個行業的影響。無論你是否堅持傳統,或者是否是一個老牌企業,在數字化的趨勢和浪潮下,用戶與資本都會被帶走,並且這兩個部分是任何商業的核心,新的用戶交互方式的出現,新的商業模式的變革,新的核心競爭力的形成,都將重新塑造出新的產業格局和新的商業物種。

人工智慧帶來的產業變革,終將讓我們進入一個更加依靠知識積累來獲取競爭優勢的世界。

在這樣的世界裡,工廠里的機器人更多擅長於重複性的機械動作,在辦公室里的機器人更多擅長於問答式的顧問諮詢,甚至在工作流程上更多的執行工作也將被自動化機器人所替代;在這個數字化世界裡,我們需要更加集中思考作為人的特點以及優勢,而把非核心的部分交給機器人處理。在這個數字化世界裡,我們如果要生存,就必須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數字元號,並且長期維護它,保持它的活力,因為它是數字化生存的代表;在這個數字化世界裡,你慢慢會發現,機器人背後的你,就是它的上帝。

前不久,我作為導師加入到了王煜全的 「前哨科技特訓營」,在課程分享中我再次強調了人工智慧的生態作用,另外,我也分享了我對個人機器人製造的一些心得。不得不說,今天的企業已經快速進入了機器人的競爭時代。

在通信領域,我們對標的是諾基亞的MIKA,它的全稱是Multi-purpose Intuitive Knowledge Assistant,翻譯成中文就是多用途直覺知識助手,旨在提供自動化幫助,節省時間並解放高技能工人,使他們專註於關鍵任務。

諾基亞對網路運營中心內部工作方法的分析表明,MIKA的應用可以通過互動式用戶界面向工程師提供對信息和建議的訪問,從而每天向工程師「回饋」超過一小時的生產時間,通過為工程師提供更快的關鍵信息訪問,提高電信運營商的效率。

MIKA──由諾基亞AVA認知服務平台提供支持,並以諾基亞的服務專業知識為基礎──將提供語音自動協助,以減少搜索信息資源所花費的時間,使運營商能夠專註於關鍵業務,而不會被技術網路環境的多功能複雜性分散注意力。這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我相信不久的將來,每個企業都會面臨這樣新的挑戰,也就是你突然發現,你的對手已經開始智能了,並且擁有了一個「機器人」的數字世界符號,無論它是否真正做到了顛覆,至少對方已經一隻腳跨入了智能世界,而你還在門外。

什麼樣的人才能成為合格的機器人父親?

你會發現,在這個世界裡,有很多正在創造各式各樣機器人的工程師,甚至還有很多「工廠」專門批量、廉價的打造機器人。當然,還有一些屬於機器人的佈道者,告訴你的是理念,但是缺乏打造個性化機器人的經驗。這個世界現在很複雜,每個人都希望貼上「機器人」的標籤,甚至帶著舊時代的意識繼續新時代的事業,不僅僅做機器人的方式很傳統,就連銷售機器人的方式也是傳統的方式,所以慢慢你會發現,「機器人」變成了一個產品,而且是普通的產品,只是它叫做「機器人」。甚至,買了它的客戶,還會在後面用鞭子抽打著它,嫌棄它不好用。我不太願意看到這樣的情況出現。

其實,在這個數字化的世界裡,找個機器人的「父親」是比找個機器人更重要的。

首先這位 「父親」不能是純粹的工程師,或者是專註研發性的人才,因為這類人往往能「生出」機器人,但是教育不好它;但是,你也不能找個業務專家作為機器人的「父親」,因為他太看重錢,不會理解和重視孩子的長期發展。你需要找到的「父親」應該是一位好老師,他理解機器人的出生之道,並且也深刻理解業務的價值創造本質,最關鍵的,他應該是一位有著深厚領悟力的教育者,明白機器人的不同階段應該採用合作培養模式而使其不會夭折。

培養一個機器人真的很難,難點在於你需要不斷堅持自己的教育理念,特別是在技術創新與業務價值呈現之間需要找到完美的平衡點。我在剛開始做機器人的時候,一直在堅持UX──用戶體驗設計,並且為此付出了極度的耐心;直到一天在一次內部的「知識就是力量」的全球技術廠商分享大會上,埃森哲的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在演講的開篇分享了「AI就是新的UI」時,我彷彿找到了知音。

創新者往往是孤獨的,現在我的項目已經進入了「平原」階段,攻堅與證明已經完畢,我才有時間來享受和總結之前的得與失,為什麼要做一個機器人,可能對於一個企業來講,這是開啟數字智能時代的一個偉大里程碑;而在這個作品之後,慢慢的你會發現所有的業務彷彿都可以放在這個機器人的後面。

它變成了你與客戶之間的唯一入口,而這種入口的智能程度與否將直接決定你的「機器人」是否值得存活。

創建機器人跟教育一個小孩不太一樣,因為,如果小孩淘氣,成績不好,你還可以幫他轉學,而如果機器人與人的第一次交互體驗不好,你會發現,你的機器人會被終身打入冷宮,該用戶極少會再次使用它。因此,對於個人來講,一旦創造出一個有效的機器人,你就會有望成為業界出名的「機器人教育之父」。

在傳統行業,我們仍然可以發現智能創新的影子,而在智能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看見傳統製造方法,說這些,僅僅是為了打消大家對於傳統與智能的誤解,傳統的生意也需要智能來升級,並且智能化也不是看起來那麼「新」、那麼具有破壞性,反而好的智能都是順應傳統的。

這是一個傳統的社會,還是一個先進的機器呢?

(作者是華為全球技術服務人工智慧轉型主任構架師,資深數據創新顧問。本文詳見於【《家族企業》雜誌2018年9月刊】 未經本刊授權,不得轉載;經本刊授權轉載的,請註明來源。)

—END—

2018第五屆中國家族企業傳承主題論壇

暨中歐第七屆中國家族傳承論壇

幸福與財富

12月9日-10日 | 中國·深圳

年度經典巨獻

與您榮耀共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族企業雜誌 的精彩文章:

當我們跟消費者談「忠誠」的時候,到底是在談什麼?
休假髮電郵如何破壞你的公司文化

TAG:家族企業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