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誰不是一邊喪入骨髓,一邊努力生活?

誰不是一邊喪入骨髓,一邊努力生活?

            


點擊

每日一讀

訂閱 

最震撼心靈的閱讀!






01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負能量有了一個響亮的新名字,「喪文化」。




更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喪文化竟然悄無聲息地席捲了我的所有社交軟體。




輕至鮮為人知的ins,深至微博賬號,更甚者招搖過市的在微信朋友圈大行其道。




不僅如此,說起這個「喪文化」,它簡直是推動新媒體工作的新型燃料。




不僅可以引發爆炸式的集體共鳴,還可以通過營銷喪文化擦出不一樣的火花。




在網路的渲染之下,喪文化簡直可以與中國上世紀八十年代玩搖滾的崔健並肩齊行。



說起喪文化,百度詞條這樣解釋道:




「喪文化是指目前流行於青年群體當中的帶有頹廢 、絕望 、悲觀等情緒和色彩的語言、文字或圖畫,它是青年亞文化的一種新形式。」




聽起來十分的難以理解,實際上就是一種帶有負能量和自我解嘲的情緒抒發。



作為一個曾經深受喪文化包裹的人,我是清楚的明白這些語言、文字和圖畫的背後是一個身處困境卻帶有幽默感的青年。




雖然這些言語是以「負能量」的外衣包裹,可是其內涵卻是苦中作樂的歡愉。




一開始喪文化只是屬於少部分人的特性,但是

由於其深入骨髓又一針見血的指出了生活背後鮮血淋漓的真相,

一時間,人們都深陷喪文化中無法自拔。卻忘記了喪文化的初衷應該是苦中作樂,而不是自討苦吃。



02




對生活失去信心和希望,從而產生的集體焦慮現象,其實是整個社會環境改變帶來的結果。




互聯網成為了一個負面情緒的宣洩口。




在網路的渲染下,簡單粗暴的營銷反而能夠引起他們的共鳴,喚起他們的情感共振。




喪文化發揮出了最大的誇張和戲劇性效果,但卻是我最不想看到的。




人們找到了生活痛苦的共鳴,卻忘記了努力生活帶來的歡愉。




曾經在微博上看到過一個女孩的微博賬號,女孩患有深度憂鬱症。




她每時每刻都在和這個病魔作鬥爭,這個鬥爭最痛苦的就是精神上的折磨。




病魔告訴她生活是痛苦的,只有自殺才可以結束這種痛苦。



終於有一天,女孩沒有戰勝它,女孩發了一條微博後,就再也沒有發過任何消息了。




女孩說:「我有抑鬱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沒什麼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離開。拜拜啦。」




關注女孩的人有很多,從那以後,每天都會有人在這條微博下面留言。而

內容大多都是生活不如意等言論。




隔著手機屏幕,我每天都能感受到來自不同人的「喪」。這種情緒太感染人了。




有一天,我發現有一個女孩每天都會在下面評論:「生活好苦。」




但是有一天,她突然不發了,我開始有一點擔心。




在事隔幾天後,她再一次留言了,她說:「草莓很甜。」




我一顆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03




在電影《奇蹟男孩》中,男孩因為病痛和醫療手術而面目全非,他因此受到了無數的霸凌和嘲笑。




但是男孩的身邊人無一不在鼓勵他,給予他力量和信心,讓他堅持。




男孩以為自己是全世界最痛苦的人,但是他沒有想到的是,身體健全,沒有病痛的姐姐也生活在痛苦之中。




姐姐自弟弟出生後就缺乏父母親的關注,她一邊照顧自己,一邊幫家長分擔家事。




姐姐告訴弟弟:




「你不是唯一一個有問題的人,也許你深受病痛折磨,可是這也讓你如此特殊,不會被人忽略,不會平凡的度過一生。」




至此,我才明白,在這個世界上,有誰不是一邊喪入骨髓,一邊卻又努力生活呢?




喪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不僅要看到生活的喪,更要學會喪的初心是苦中作樂。




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要學習怎樣有責任、有禮貌的在公眾場合抒發自己的喪情緒。




也要擁有一顆明辨是非的心,能夠不被網路效果所迷惑,讓它影響我們的心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一讀 的精彩文章:

中年男人到底做錯了什麼?
做一個不好相處的人

TAG:每日一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