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現實中的鬼門關,就在廣西的這個地方!十人去,九不還!

現實中的鬼門關,就在廣西的這個地方!十人去,九不還!

1.在我國神話傳說裡面,鬼門關是通往地府的一個必經關隘。世人常聽說「鬼門關前走一遭」的說法,卻不知現實中也有鬼門關,而這個「鬼門關」就在今天的廣西。

鬼門關,位於今玉林市玉州區與北流市交界處的天門山,兩側為海拔170米的泥盆紀(距今4億年)灰岩形成的嶂林,中為10多米寬的隘口,地勢十分險要。鬼門關曾一度是通往欽州、合浦、海南、越南的幹道。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南段,人們從中原前往欽、廉、雷、瓊和交趾,鬼門關就是一條必經通道。歷史上,有許多歷史名人曾從這鬼門關通過。

2.有關鬼門關的最早文字記載,應是五代後晉趙瑩、劉昀在《舊唐書?地理志》一書中記錄的文字:「北流縣南三十里,有兩石相對,其間闊三十步,俗號『鬼門關』。」

由於「鬼門關」地處亞熱帶,環境潮濕不已,瘴氣滋生,蚊蟲鼠蟻繁多。夜裡又常有白霧籠罩,鴉雀悲鳴。這種惡劣的環境對中原人來說,無疑是通往地府的絕路。

所以從漢朝的皇帝開始,就喜歡把鬼門關作為朝廷謫配罪徒、流放遭貶斥大臣的重要之地。到了唐代起,「鬼門關」就已經出現在無數的吟詠之列,「鬼門關」因此和「天涯海角」並駕齊驅,揚名天下。

據說,使「鬼門關」真正揚名天下的是唐朝宰相李德裕所作的那首詩:「一去一萬里,千知千不還,崖州在何處,生度鬼門關」。因為在朝廷爭鬥中失勢,李德裕被貶到了海南,途中他打從這鬼門關而過。但他活著過了鬼門關,最後卻死在了崖州,再也沒能回中原。

3.在歷代被貶謫經過鬼門關的名人中,不得不提及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蘇東坡被貶和被赦都從鬼門關經過。但前後兩次的心境大不相同。

從鬼門關回來後,蘇東坡詩興大發,揮毫寫下了數幾首與「鬼門關」有關的詩句,如「自過鬼門關外天,命從人瓮頭船」「養奮應知天理數,鬼門出後即為人」「天涯已慣逢人日,歸路猶欣過鬼門」等。他抵達北流後,據說當時全城的老百姓都趕來一睹蘇學士的風采,蘇東坡還在縣官和眾鄉紳的陪同下觀賞了北流河的「圭水秋波」。後來人們為了紀念此事,在其登筏北歸的地方,建了一座「景蘇樓」,並將東坡乘筏北歸的形象雋刻入石,鑲在山牆,以萬世景仰。該石像至今保存完好,成為北流的一道人文景觀。

4.「鬼門關」並非一直都是這個稱呼,它經歷了鬼門關(唐宋)-魁星關(元)-桂門關(明)-天門關(明清)一系列變化,如今則沿用舊制,仍叫天門關。但以前被流放的「逆臣」或許怎麼也不會想到,今天的「鬼門關」因其獨特的地理優勢,構造出了一張張四通八達的交通網:成為溝通梧州、廣州、香港、深圳、北海、合浦的重要峽口,可怖的「鬼門關」早已在廣西人民的手中變成了通途大道。

明代優秀的地理學家徐霞客,記錄在《徐霞客旅行》:「鬼門在北流十里關閉,懸崖在山谷中,兩個山峰相對,穿過它,所謂"鬼門關,十個人去,九個還沒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理感悟 的精彩文章:

西伯利亞「挖屍人」,挖出來的95%都被銷往中國!
全球最詭異的24大詛咒!接觸過的人都死了……

TAG:哲理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