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中國農業未來走勢

中國農業未來走勢

中國農業未來走勢是什麼?我們有一個判斷中國農業將進入一個快速加速轉型期。

為什麼會轉型,其它國家怎麼轉,人家走的什麼路徑,我們中國什麼情況,又會走什麼路徑,將來會帶來什麼樣投資機會,對我們產業界帶來哪些影響?

今天的主題,我們一同分析一些國家和地區,像美國、英國、日本、韓國、台灣,總結一下,其實都圍不開三個階段:

第一個以農養工,後面工農自養,後來就是以工補農,標誌著農業現代化進入一個軌道。

以農養工階段其實有幾個標誌,第一個就是農產品(5.60,-0.08,-1.41%)商品化率上升,農業規模不斷擴大,最後農業部門逐漸向勞動力向工業部門轉移,這三個特點。

美國、英國、日本、台灣

我們看下幾個國家和地區的表現,像英國早期的像圈地運動,就是從農民裡面來拿出土地出來,然後發展工業,英國在歷史上廢除穀物條例,就是農產品價格比較低,從農業裡面拿出來價格比較低。美國情況跟英國不一樣,美國主要是通過市場手段逐漸降低農產品價格。

台灣大家知道它區域面積比較小,農業發展是農民鼓勵農民拿錢,從地主那裡買出來,這樣解決幾個問題,第一農業主把錢拿到錢就有資本,就投資本金;第二方面土地改革也使台灣的農民進行一些轉型,所以現在應該說解決他們土地的問題。

蘇聯和我們中國走得路應該差不多,通過剪刀差,掠奪性剝奪農民勞動成果轉移到城裡面去,所以我們長時間農產品價格其實是剝奪農民收益的方式,支持工業發展。

其實第一個階段就是以農補工可以反映幾個方面,第一個方面給土地,土地是農業給工業。第二是原材料,歐盟工業化初級階段,主要是以發展輕工業為主。還有一個是勞動力,從農業部門向工業部門轉移。一個給產品一個給人還要給地,我想我們國家處在這樣一個階段。

美國三個階段,從工業化起步階段和到工業反補農業階段變化,我們看藍色,工農業結構農業份額上,我們看工業化初期的時候美國農業整體占份額64%左右,到第三階段的時候整個農業占整個工農業佔20%,下降很多,看另外一面勞動力,在工業初期的時候美國其實也是64%人從事農業,到第三階段下降25%,這是美國。

日本在19世紀末的時候,工業化起步時農業佔比是比較高的,人口佔比也是比較高,城市人口比例統計數據可以看出來,城市人口在增加,從事農業人口下降,農業份額在整個經濟份額裡面佔比較小。

台灣也是這樣,我們做了一個橫向比較,把中國2010年的數據與美國日本台灣不同時期相當的數據做一些比較,也就意味著目前的中國大陸和美國30年代、日本60年代,台灣70年代差不多。主要是一個是GDP佔比15%以下,第二個是人口佔比30%以下,第三城市化率50%以上,這是一個一檻。

進入這個檻就進入現代農業轉型期,其他國家和地區走過的路,我們國家可能也會,這是一般規律。

也就是說從美國英國日本和台灣,他們從工業化初期到發展現代,沒有繞開這三條路。

中國

我們看中國,城市化率已經突破50%,再一個農村就業人口下降,城市化率也在提升。

第一部分講從現行國家經驗來看所有國家都在走這條路,第一階段就是農業進入工業,農工自養,最後專項以工補農,中國農業現代化轉型加速趨勢。

它有幾個驅動力:第一個就是成本,就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它會促使整體轉型加速,我們看到日本兩邊線一邊是日本,1974年看到整體勞動力佔GDP比重忽然就上來了,這邊圖我們可以看到農業部門最近工資增長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這就說明農業部門工資水平如果增長率提高,他可能會推進整個國家的勞動力報酬水平提升,所以不轉型不行,就是成本在提升。

第二就是土地,都在要土地,工業也要,居住也要,當然農業也要,你看這個價格,大家看價格。

第一個我們看每畝成本在提升,就是稻穀、小麥、玉米大豆整體趨勢土地成本在提升。

第二個我們看居民工業和商業旅遊用地也在價格提升,如果土地成本提升也從某種意義上講農業成本增加,從政策層面制度層面土地將來土地流轉可能會是一個地緣方向,流轉帶來土地議價可能會成為常態,第一方面我們講城鎮,第二我們看消費,這個就是城鎮化率提升以後農民進城以後,勞動力提升以後帶來總量變化第二是結構變化,人均收入提升會帶來這個對農產品需求增加,這是需求對整體會帶來一些影響。

最後一點就是政策支持,應該說連續這麼多年一號文件都是要支持農業發展。

所以政策支持也推動整個農業轉型,補貼力度也在加大,從事農業企業經營的人,能感覺到政府對農業扶持力度在增加。

其它國家就是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人均土地比較多國家,它的補貼稍微少一些,挪威等他們補貼量比較大,補貼多少跟人均土地面有直接關係。

中國農業選擇走什麼樣的路徑?

美國、日本一個是農業機械化,第二化學革命生物技術革命管理革命,日本大體差不多。

我們看價格,美國整體農產品出口量佔比應該說你看大豆是45%,棉花是79%出口,農產品出口佔比量比較大。

看一下價格,美國小麥玉米價格普遍要低得多,美國人勞動力成本要比中國勞動力成本要高很多,但是他們價格低很多。

其實我們從這裡面看到,這是日本,日本的價格比中國高,日本的蘋果大米都比我們中國要高,而且日本自給率比我們稍微差一點,人均土地資源稀缺程度決定農產品價格。像日本韓國他們壓力比較大。

中國其實壓力比較大,第一人口多,第二人均土地面積減少,我們看一下耕地面積農產品價格比價關係,就是土地在這裡面起了相當大的作用,土地多了這個國家價格就會低,如果土地少價格就會高,所以從這個分析上來講我們國家處在一個人多地少,而且土地在減少這樣趨勢非常明顯。

所以中國肯定保證13億人要端好自己飯碗,肯定對農產品進出口有很大限制,我們發展現代農業保證供給讓我們13億人口有飯吃,在現有土地狀況下怎麼能夠保障,所以發展現代農業也是一個必然趨勢。

中國現代農業未來五大發展趨勢是什麼呢?往下看!

第一大趨勢

規模

因為過去農業是小農經濟,生產規模比較小,效率比較低。

2004年到2010年養豬成本,散養成本明顯高於糧食成本,高1倍多,散養裡面成本有很多沒有計算,勞動力成本,有一些沒有計算,原材料他自己湯湯水水,總體來講散養比規模化養殖成本要高很多。

2007年是一個轉折,2007年養豬還掙錢,到2008年散養養豬比規模養豬掙錢不那麼容易,從這裡面看規模農業從未來發展來講一個是效率比較高一成本比較低,整體效率比較好。

這是飼料,這幾年飼料生意挺好,飼料挺好其中有一個重大原因,商品飼料這幾年量比較大,跟規模化養殖推進有關係。

肉雞,最大是100萬隻以上養雞,2003年和2010年做比較,2003年全國100萬養殖佔3.12%,到2010年為8.55%;一個是奶牛,到2003年的時候,上升為那個時候規模只有2.7%,1000頭以上,2009年8.3%。

現在規模化趨勢非常明顯。中國和美國之間比較更明顯,50萬隻肉雞以上美國佔比67%,中國佔比11.96%,中國大部分2000隻到9萬隻這樣之間,這就說明中國和世界發達國家規模養殖距離還有很大差距。

第二大趨勢

高價

第二個其實就是農業價格未來趨勢肯定是高價,這個農產品價格未來持續上漲,人均土地面積和日本、韓國,人均土地1.24畝比日本要好一點,比世界平均水平還要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3.05,農產品持續價格提升是不可避免的。

中國的農產品種植成本相對來講也是比較高,大豆種植成本為什麼大豆進口這麼多,沒辦法,你種植成本太高,我們成本比巴西高一塊多,比美國高一塊多。怎麼競爭?!

從今年進口量來講我們大多數農產品,像大米、玉米、小麥這些我們控制比較嚴,大豆控制沒辦法只能進口,白糖、棉花進口稍微多一點。

第三大趨勢

品牌

第三大趨勢就是品牌,市場安全的食品,什麼是安全,什麼人種的什麼加工的,將來可能是趨勢。

現在就是說如果有一些有機企業做安全食品,持續做安全食品將來比較大,如果大企業都不想這樣做可能是問題了,當然這個品牌農業未來機會比較多的。

第四大趨勢

生物農業

第四大趨勢就是生物農業。日本基本上化肥不用了,每年他們都有一些嚴格要求,現在日本要求是比較高,歐洲要求比較高,比美國都要,因為美國是規模化農業,日本和歐洲對生物技術在肥料在農業上要求非常高,中國也是,其實食品安全包括糧食保障,生物技術運用將會加大,這是化肥使用。

第五大趨勢

裝備

最後一個趨勢就是裝備。以色列是土地資源也非常匱乏,土地整體農作物生長環境比較惡劣國家,其實做很好,美國大規模農業生產也是靠裝備,有一些區域裡面仍然使用低水平小規模的小農機,所以我覺得未來裝備農業可能會是一個比較大,現代農業裡面是發展趨勢。

農業創業是未來行業中的爆髮式機會

這五大趨勢可能會對相關產業有哪些影響?

將來投資農業裝備業會有一個機會。

第二生物技術,農資產業,例如,化肥、肥料、種子,包括養殖和種植生物技術廣泛使用。

第三農業化服務體系逐漸完善,在澳大利亞一個農場一個農民可以養3000頭牛,是由於他有很多都是通過專業化分工來解決,運輸不用管,你的草專門打草公司,賣也有專門人經營解決,專業化服務體系可能會有一個比較大發展,現在目前中國在收割從北到南,這樣專業化服務體系專業服務公司越來越多。

第四農業一體化企業越來越多,過去做飼料、養殖、屠宰甚至食品,現在食品倒過來要做養殖、屠宰,農業產業化裡面有問題,無論做不做必須面對融入。

下一個趨勢就是多業態農業經營模式出現,尤其大城市周邊像觀光農業、休閑農業,在城市周邊這種趨勢還是比較明顯,尤其是有一些高效農業,多業態經營模式慢慢會出現。

最後一個高科技服務發展,因為科技對現代農業推動力量非常關鍵,會有一大批高科技背景企業,應該湧現推進農業現代化。

中國農業走現代化之路是必然趨勢,而且中國目前這種趨勢非常明顯,速度在加快,這個速度加快過程當中帶來一些挑戰。

這種挑戰,過去我們從小農經濟這樣結構轉型現代農業過程當中怎麼辦,很多企業面臨轉型問題。

農業的投資機會是產業裡面機會最多的

中國農業轉型過程當中有相當多的機會,其實整個農業裡面投資機會所有產業裡面機會最多,在這樣轉型時期就會湧現出一些新的商業模式新的技術,一些好的企業,一些新的行業甚至新的行業。

給大家舉個例子例如現在食品安全是問題,現在食品安全檢測,很多企業專門做食品安全檢測,而且農產品流通物流這裡蘊藏巨大商業機會。關鍵機會要懂,農業錢很多,但是錢很多錢在什麼地方,什麼樣人能真正掙到錢。

很顯然,天天在家打麻將肯定是不可能掙到錢的。市場各個行業都是串聯連帶的,就比如生物鏈一樣,即使是害蟲,也不能把它滅絕掉,不然生物鏈就會紊亂,導致整個崩塌掉。

其實如果不會分析市場行情可以用最笨的方法,跟著國家步調走,國家政府肯定是要壯大的,他們自然就有分析團隊也好,什麼研究專家也好,有這樣的人去分析市場行情,如果說需要哪個產業,哪個行業要開始發展了,肯定在相關文件中有體現,不用多,只要你每個禮拜能關注兩次政府下達的重要文件認真看一遍,注意以下用詞「大力發展」「大力推進」「大力倡導」,這樣的字眼,或者你有一定新聞敏感度之後就會自然而然的下意識知道文件中的奧秘。

像今年大力倡導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新你不會,創業總是會的吧,不是說開個公司有百名員工才叫創業的,你開個小賣店也叫創業,做網路代購也叫創業,當然,前提是要跟住時代的步伐,別都入冬了你才開始賣涼鞋,那肯定是不行的。

說了這麼多也不知道都少個人看了,當然,大錢不是給所有人去賺的,好文也不是所有人都能體會的出來。希望能看到這裡的同胞們,有創業想法的,打算幹事兒的,不甘平庸寂寞的,就去做吧。「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么」,可能別的行業小編幫不了你,農業的,或者你要是想成立合作社,這方面的是可以諮詢我的,我一定儘力幫助。

本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士快樂養殖 的精彩文章:

今日最新豬價信息
這些蔬菜適合懶人種,割了之後馬上長新的出來,比韭菜還厲害

TAG:博士快樂養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