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經常嘆氣是怎麼回事,是不是身體哪裡出了問題?講得非常清楚!

經常嘆氣是怎麼回事,是不是身體哪裡出了問題?講得非常清楚!

身體在各種狀態下,有很多不同的自保反應。嘆氣,是自我保護反應的一種。經常嘆氣,簡單說就是氣虛,氣短。有個詞語,叫做長吁短嘆,就是說嘆氣,它是很短的一種氣。

正常的氣,較好的氣,是從肺吸入,可以到腎。有些練氣功的人,氣甚至可以到足,說明這個人到了踵息的程度。息,就是氣息。如果氣很虛,就容易短,走不了很遠,到不了腎,這個叫做腎不納氣。很多呼吸道疾病,如久咳久喘、肺氣腫、肺功能不全,氣喘氣急,聲音低弱,都屬於腎不納氣。

經常嘆氣,從心理方面看,是心情處於緊張壓抑狀態。有一句話叫做:緊張得透不過氣來,這說明緊張時,人體是缺氣的。透不過去氣來怎麼辦,要深呼吸,或者要放鬆,一放鬆,氣就進來了。最簡單的理解是,人是管道生物,你把一根管子捏得緊緊的,氣自然就進不來。

除了放鬆之外,還可以大笑。中醫可以用情志來調理身體。喜勝悲,以喜可以克悲。經常嘆氣的人,往往都不是開心的,如果能夠有意識的大笑,特別是那種笑起來,肩膀跟著抖動,或者笑到肚子痛的大笑,有很好的療愈效果。這並不是自我安慰,中國古代名醫張子和,用狂言醜態,逗得因喪父而心痛難治的病人大笑,病因此而愈。諾爾曼?庫辛思,在他的書《疾病的分析》中說,大笑療法,以及大劑量的維生素C,治癒了他的強直性脊椎炎。

經常嘆氣,從生理方面看,可以是肺氣不足,可以是肝鬱,也可以是腎不納氣。現在人,多半運動不足,心肺功能低下,如果還曾經患過肺病,則容易肺氣不足,不能將肺氣正常的降下去。為什麼跟肝鬱有關呢,也有多種解釋。最簡單的一種是,人體中氣的循環規律,大致是一個圓運動,左邊主升,右邊主降。肝在右,肺氣要降到腎,需要經過肝。肝如果鬱結不暢,中氣難以通過,也很難到腎。

經常嘆氣是怎麼回事,是不是身體哪裡出了問題?講得非常清楚!

如果肺氣正常,肝也不存在郁的情況,氣可以直接到達腎,那還要看,腎不是能正常納氣。

從中醫來看,肺是腎的母臟,肺氣可生腎水,肺主金,腎主水,這個叫做金生水。具體是什麼原理呢?人體內是水環境,心臟不停跳動,除了產生血壓外,還會有大量熱能,這些熱能,在將體內水液氣化的同時,溫度也會下降,人的體溫因此大致不變。這些氣化的水,會自由上升。五臟中,肺在最高處,肺有金的屬性,自然狀態下是涼的,可以吸納氣態水中的熱水,氣態水放出熱能,變成液態水。液態水是正常的水,所以是金生水。這個過程,是一個物理學過程。

腎為什麼要納肺氣,從西醫來看,是因為腎能分泌促紅細胞生成素,這種激素,能夠促進人體製造新的紅細胞。正常紅細胞,只有120天的生理壽命,所以紅細胞的生產工作,每天每夜都在進行。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結合併運輸氧氣。造血的工作,由骨髓來完成,骨髓造出來的紅細胞,需要運輸到肺部,裝載肺部從空氣中吸收過來的氧氣,載有氧氣的紅細胞,才能正常發揮功能。可以看到,這個過程,確實有納氣的動作。

肺加工出來的氧氣多少,可以影響甚至決定,紅細胞的生產速度和數量。肺是腎的母臟,有其道理。比如高原地區、以及氧氣稀薄的地方,為了確保體內各處的氧氣,都是充足的,必須提高單位時間內氧氣的運輸效率,用來運輸氧氣的紅細胞就會更多,從指標上看,高原地區的人,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濃度,都高於平原地區的人。需要說明的是,這並不意味著高原地區的人,身體更健康。

貧血的人,會頭暈,缺氧的時候,也會頭暈,癥狀為什麼是一樣的,因為就是一碼事。貧血就是缺少紅細胞,缺少紅細胞,自然就會缺氧。如果一開始,肺氣是正常的,但腎調控的紅細胞生產過程,卻出現了問題,導致腎不能正常納氣,發展下去,也會反過來影響肺氣。可以看到,肺氣和腎氣是相互影響的。中醫治療肺病、腎病,往往是肺腎同治療,有時以治肺為主,有時以治腎為主。

如果肺氣不能正常下降,在體內容易鬱結,可能會有胸悶的感覺,身體為了自保,只好將這些氣排出去,也就會嘆氣。嘆一口氣,人就舒服多了。還以管子為例,管子被你捏緊了,但管子一端還在不停的進氣,你手握的地方,是不是會有被擠壓的感覺,這就類似於胸悶,將這些氣排出去了,胸悶自然消失。

經常嘆氣,一方面是氣虛,一方面是氣短,氣短又會加重氣虛。時間長了,往往是肺氣不足、肝鬱和腎不納氣的情況,都會有。你可以試著閉眼靜坐,關注自己的呼吸,前期往往會打很多呵欠和流眼淚,打呵欠和流眼淚,都是肺氣不足的表現,堅持一段時間後,癥狀就會消失,這說明情況得到緩解。此時可以適當運動,運動不但可以增強心肺功能,更能改善你的心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 的精彩文章:

腎主水,心主火,弄懂心腎相交水火既濟,你才知道人體有多奇妙!
他一生研究吃飯,他一生研究喝水,他一生研究呼吸,方法都在這裡

TAG: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