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解如目,行如足,解行並重;解即行,行即解,解行不二

解如目,行如足,解行並重;解即行,行即解,解行不二

解如目,行如足,解行並重;解即行,行即解,解行不二

個人學習心得,僅供參考,請以佛菩薩經論和祖師大德開示為準!

佛法修學講信、解、行、證,其中解指解悟,相當於理論;行指行持,相當於實踐,解和行都很重要,理論指導實踐,實踐驗證理論。譬如我們要駕車去北京,首先要熟悉路徑,知道在哪個方向,是走高速還是國道,沿途有哪些岔口,哪裡有加油站和維修點等等,這些都要心中有數才不會偏離目標,以及中途受挫。知道了這些,然後就要動身,光想不動是到不了的,需要有相當的駕駛技術,還要有良好的車輛以及足夠的燃油,並要堅持朝目標開,不能半途而廢,才能最終到達目的地。

修行的過程與此相似,首先要明白為什麼修行,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斷煩惱,了生死,出輪迴,明心見性,凈土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目標確定之後,就要考慮修什麼法門,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看自己適合哪個法門,就用哪個,只要是佛說的法,不管禪凈密教律,只要相應,並堅持不懈,都能了生死。

有句話叫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我覺得說師父領對門,更恰當一些。因為如果師父不是明心見性,雖然他也真心實意想領,但由於他本身也懵懵懂懂,如果再缺乏觀機能力,本來適合參禪的,他叫你念佛;本來適合念佛的,他叫你修密,這就危險了。沒有一個法門適合所有人,否則佛也不用說那麼多了,凈土法門三根普被,但有人就是不信,那就是不適合,就不能硬要他念佛,而需要改修其它法門。

選准法門之後,就要一門深入,不能朝三暮四,見異思遷。好比燒一鍋水,不管用柴,還是用煤,還是用電,都能燒開水,看自己手邊有啥就用啥,但都貴在堅持,如果沒等燒二分鐘就停,用啥也燒不開鍋。又比如打井,選准地址,就一直打,一直打,總有一天能出水,如果這打兩下,那打兩下,一輩子也出不來水。

以上說的是解和行的辯證關係,另外還有一層含義,解就是行,行就是解。我們在聽經聞法看開示的過程中,心開意解,煩惱頓除,這就是行,而且是真行;在日常生活中,如法修持,真心做主,智慧流露,這就是解,而且是真解,所以說解行不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常新語 的精彩文章:

高僧大德關於忍辱的開示
網路學佛有利有弊,不要被網路所用,而要善用網路

TAG:平常新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