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孫德勝面對日軍包圍還硬上,有人說他太蠢,其實這才是最好歸宿

孫德勝面對日軍包圍還硬上,有人說他太蠢,其實這才是最好歸宿

近年來,我國陸續上映一些抗日主題的電視劇和電影,我們看到裡面的情節,肯定會很興奮,因為大多數這些電視劇和電影,裡面的抗日戰士肯定會把日本鬼子打得落花流水,但熟悉歷史的人其實都知道,真正的抗日戰爭中,日軍可沒有那麼容易對付,往往我們這邊死四、五個人,日軍才死一個人,由此可見戰爭的慘烈,而在那麼多抗日題材的電視劇中,估計《亮劍》是大家評分最高的一部了,雖然裡面很多內容也是不符實,但整體來說,《亮劍》還是很值得一看的,而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亮劍》裡面劇情刻畫抗戰英雄做得很好。

如果是《亮劍》資深劇迷的人,肯定是很熟悉裡面的情節,其中人們最遺憾的情節估計就是孫德勝帶領自己的騎兵引誘敵人,最後在敵人包圍中死去的那一幕了,當時劇情一出,所有人都紛紛感嘆孫德勝為什麼這麼蠢,被包圍還不走!而下面我要講的就是當年孫德勝的這一做法,讀懂的人肯定會受益的。

首先重溫一下那個情節,一開始的時候,獨立團和日軍在互相對抗,可是後來日軍找到了機會,並對獨立團的人展開了包圍,孫德勝這時站了出來,他為了掩護獨立團的人撤退,自己帶著騎兵連的一眾戰士,跑到了另一邊吸引敵軍火力,在吸引敵軍過程中,騎兵連已經倒下了許多戰士,另外許多人也受了傷,速度也降了下來,因此日軍也成功追擊了上來,並且把他們都包圍了起來,本來他們可以集中攻打一路,然後逃跑的,可是孫德勝卻命令眾人拔出自己的刀,與敵人拼殺,最後孫德勝他們也是全軍覆沒。

許多人對孫德勝他們這一做法感到不理解,其實這才是《亮劍》的精髓所在,所謂「亮劍」,顧名思義就是亮出自己的寶劍,深一點的含義就是李雲龍在劇中經常說的,「逢敵必亮劍,血濺七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表現了一種視死如歸,無畏犧牲的精神,其實就算是突圍成功,騎兵連也不見得能順利逃脫,還不如執起手中武器和敵人來一場殊死搏鬥,這樣犧牲讓自己死而無憾,同時也能激勵其他部隊的戰鬥士氣。這種亮劍精神就是我們抗戰之所以成功的秘籍。遇到困難時期不要退縮,就算是絕境,也要讓自己「死」得其所,讓人對你感到敬佩,如果有如此精神,我們有何愁不成功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子祥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蒙古建國初,有超十萬漢人滯留在此,他們的下場如何?
華人在海外建立此國,曾要併入中國版圖遭乾隆拒絕,如今備受掣肘

TAG:子祥說歷史 |